文/澗戶 觀念攝影近二十年來,多通過后現代藝術的方式,運用拼貼、挪用等方式,結合現代化媒介進行創作,它們為今天的藝術家創造了新的可能性,使創作變得更加主觀和主動。抓住歷史的切片,通過科技與媒介的力量進行虛擬的生成,正是傅文俊長期以來所關注并進行創作的方式。傅文俊的作品是在時間與空間軸上進行的自由創作。在他的觀念攝影創作中,常常通過在不同時、空中的游走,喚醒觀者對于當下的重新解讀。在當代的影像創作中,傅文俊自覺地運用電腦技術、攝影技術,將之組合起來構成新的視覺方式。他主動構成、創造著一個合成的結果,現實在被合成的過程中,成就了一種理想或想象。他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看待事物的視角與方式,提示我們如何看待過去已經發生的事實與正在進行的當下。這種平行化、超越時空的并置構成了一種具有“共時性”意味的效果。而“共時”本身即是一種態度。 在傅文俊的新作《圖騰》系列中,這種“共時性”以一種更為自由的方式呈現了出來。通過運用后期photoshop合成與虛幻環境再造的手法,藝術家使新近的數字技術與遠古的人類記憶達成另類的合謀。首先,《圖騰》系列作品可視為攝影與新媒體數字領域的跨界嘗試,其具有豐富想象性與神秘性的視覺世界,往往使人想起《阿凡達》中的特效場景。經過抽取的畫面顏色形成統一的色調,熒光般的效果造成一種不實的科幻感。他通常呈現予人的是一個反相的世界,這里的色彩與明暗異于日常經驗,這使人物站立時的暗色陰影反變為畫面中高亮的部分,其中不僅沒有對于“不真實”的回避,反而強化了后現代式的拼貼效果。經過精心分析的人物衣飾構成了一種時空上的距離感,為畫面帶來吸引力。 在營造這一新鮮視覺的同時,藝術家在另一方面,對于圖騰的文化含義進行了彰顯,并通過此進而探討文化權力話語的命題。追溯圖騰的歷史,我們將發現它與血緣、歸屬的密切相關性。作為人類群體最初的原始信仰與堅持,圖騰里根植著對于祖先及萬物的崇敬,巖壁上的動物形象是狩獵者出于征服的欲望、還是依附與庇護的需要,尚無定論。然而它所具有的文化、社會生活上的含義,卻具有廣義的延伸性。而藝術家正是將這一主題置換于當下的語境,以這種新的合成方式進行表述。一般來看,圖騰所生存于其中的原始文明往往被視為一個遠古的概念(無論是史前的壁畫、巖畫,還是十九世紀之后的大洋洲、非洲雕塑,西方社會對其“原始性”的認知幾乎沒有太多不同)。因而,“原始”(Primitive)這一概念,更多是通過與西方現代文明形成參照式對立而存在的,與后者所對應的是,原始文明帶有女性化、種族邊緣性和階級的被殖民化等特質。然而,略有諷刺意味的是,圖騰這一事物本身所內涵的潛在文化隱喻,卻與當今社會、文化、歷史與生活遙相呼應。圖騰崇拜即使在今天也能夠得到具體而強烈的體現,值得注意的是,在作品中藝術家更多地,是對圖騰自身文化含義的關注,他巧妙地對其進行彰顯,將之化為探討當下的切入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