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文字做成雕塑不是劉永剛的獨創,外國人也有把字母設計為立體藝術品的。但把經過“改造”的漢字,或者說以漢字為素材,做成一座座巨大的雕塑品,而且連成宏大的雕塑群,應該說是劉永剛的創舉。他能有如此的氣魄,從繪畫創作邁出這一大步,有其必然的內在原因。他對藝術的理解,似乎從形而下的層面跳越到一個很高的新境界。藝術之所以成為藝術,它不僅是現實生活的直接反映,它是把現實中的精神用藝術手段加以形象化,給人以力感和美感,給人以想象和啟迪。藝術家有廣泛選擇題材的自由,更有充分創建個性風格的自由,但他擁有的自由也會受到諸多方面的制約。這種制約除了來自觀眾的審美和接受水平外,更來自它自身的條件:知識和技能的儲備狀況,視野和修養的準備程度。藝術創作和科學實驗一樣,在新的課題前面,人們可以大膽假設、預想,但最終的成果在許多方面卻要受制于他己掌握的知識和己具備的素養,盡管也可能有諸多的偶然因素會發揮作用。在藝術領域,不可想象一個沒有充分知識儲備和文化涵養的人,可以為所欲為地施展自己的才能;也不可想象,沒有在長期實踐中獲得經驗的人,可以在藝術創新上一舉獲得成功。
劉永剛在上個世紀80年代己經馳名于畫壇。他在第七屆全國美展獲奨的作品《北薩拉的牧羊女》,不僅已經顯示出他杰出的藝術才華,而且還表明他在藝術上求新、求變革的愿望。這件作品中的人物以至整個畫面境界是靜穆而崇高。從表面上看,這件帶有古典寫實意味的油畫與現在他創作的以“愛擁”為主題的文字雕塑迥然不同,但細細觀察和思量卻可以發現,兩者之間卻有內在的聯系,那就是都追求一種宏大而嚴謹的古典精神,追求表現一種穩定而堅實的力量。只是媒材與題材變化了,藝術氣魄更宏大了,藝術境界提升了。變化的原因來自于諸多方面:作者在德國游學的經驗以及所受到的影響,他對藝術創造的新體悟,等等。劉永剛十分贊賞德國現代畫家馬克斯?貝克曼(Max Beckmann,1884-1950)的藝術,贊賞他藝術中的寓意性,贊賞他關注潛藏于表面事物下面的深層含義。劉永剛從貝克曼的藝術中受到啟發,結合自己的生命體驗和藝術經驗,包括他受到的漢蒙兩種文化的教育,以及他對漢字形象的理解,終于走向以“愛擁”為主題的雕塑創造。從結構嚴密的象形漢字出發,但又不是具體漢字的再現,而是經過加工和發揮,使漢字雕塑的造型切合“愛擁”的主題:宇宙間兩種基本力量—陰陽的對立與統一。劉永剛在處理這一系列雕塑作品時,機智、妥善地解決了雕塑結構的收斂與擴張、整體形象塑造與細部刻畫的課題,他用墨玉石作為材料以加強作品在色澤上取得單純而豐富的表現效果。
以“愛擁”為主題的雕塑介于具像與抽象之間,它們沒有刻畫具體的人的形象,但它們傳達了人性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感情力量,而又不止于男女之間的愛。面對這些作品,不同文化層次的觀眾可以獲得不同的藝術感受,這一點當然是劉永剛所期待的。他似乎要讓觀眾在觀賞作品的過程中,在看懂與看不懂之間與作品對話與交流,從而得到某種精神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