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 新華社記者 劉衛兵 攝
2020年5月21日至27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和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召開。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對文化藝術的需求越來越高。“文化自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第四個自信”。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文化問題,自黨的十八大以來,多次提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等關于文化的重要論述。在備受關注的2020年全國兩會上,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文化藝術界的代表們提案將關注哪些議題呢?
美育立德樹人,提升全民素質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協主席、北京美協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
范迪安:關于加強"美育學"學科建設的提案
“做好美育工作,要堅持立德樹人,扎根時代生活,遵循美育特點,弘揚中華美育精神,讓祖國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長。”習近平總書記2018年給中央美術學院老教授的重要回信精神,在美術界、教育界和理論界等都引發強烈反響。人們充分認識到,美育在培養高端藝術人才、提升全民審美素養、塑造青年一代美好心靈、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必須著力加強的重要工作。
但是,目前我們的美育工作距離社會需求和人們的期待還有一定距離。尤其是在學校美育工作中,還存在著以藝術教育代替美育、以知識性和技能性的指標考核代替以美育人的陶冶過程等功利化、簡單化傾向。其主要原因就是目前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美育專業人才培養尚處空白,美育專業教師極度缺乏。在現有美育工作隊伍中,除了“藝術學”專業人員外,主要是“美學”專業和“文藝學”專業人員。這幾個專業所涉及的美育理論和實踐方法,應該說還不足以適應做好新時代美育工作的要求。所以,在高等教育體系中加強“美育學”學科建設,成為一項十分迫切的戰略任務。
1、充分認識“美育學”作為一門綜合交叉學科的專業特點。除了美育的基本理論范疇、中西方美育實踐及美育思想史等知識體系外,“美育學”還涉及美學、文藝學、教育學、社會學、管理學、傳播學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等學科的知識體系與方法論。推動美育的發展,需要建立科學完整的美育所需知識結構,只有通過學科建設來整合相關專業知識體系,形成學科的定位,才能培養出專業型、復合型的美育人才,使新時代美育發揮出應有的重要作用。
2、建議在“藝術學”門類中設立“美育學”學科,下設藝術美育、學校美育、社會美育、美育學理論四個專業方向。“藝術美育”主要培養面向專業藝術人員開展美育實踐的師資;“學校美育”主要培養面向綜合性大學生和中小學生開展美育實踐與管理的師資;“社會美育”主要培養面向社會各界的美術館博物館公共美育、設計與生活美育、美育的交流傳播等方面的人才;“美育學理論”主要培養研究中外美育史論、弘揚中華美育精神、美育基本理論與實踐方法論等問題的人才。
3、通過“美育學”學科建設,推動美育師資隊伍建設和美育理論研究。在加強新時代美育工作的新形勢下,全國各級各類學校美育專業教師的需求量非常巨大,而已有的美育教師也急需美育專題培訓,才能補齊學科知識短板,提升美育專業素養。學科建設更有助于重大美育理論問題的深入研究,如弘揚中華美育精神的理論內涵與實踐路徑、面向學校與社會不同群體的美的鑒賞力與創造力的提升研究、優秀中國傳統文化和中華美學在新時代美育中的傳承發展等,都是推動中國人民美起來、中華民族強起來的時代課題,尤其是在優秀傳統文化基礎上建設具有中國文化內涵的"美育學"學科,有助于增強文化自信,彰顯中國教育發展的特色。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協副主席、浙江省文聯主席、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
許江:加強社區美育建設
在充分感受到藝術教育和社會美育的重要意義后,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認為社區美育作為打通社會美育的“最后一公里”,應當得到全社會的高度重視,他建議我們應該結合當前疫情帶來的社會、人們交流方式的變革,提議從線下和線上兩種方式來推動社會美育的發展。
普及藝術教育,美術館、博物館成為社會中的核心角色,受眾可通過參觀藝術博物館的多元化展覽,全方位地欣賞展品,從而得到應有的藝術審美熏陶和基本的藝術教育。
馮遠: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
馮遠:扎實推進和營造全民讀書、全民學習氣氛
馮遠指出,隨著我國脫貧攻堅戰役取得重大成果,全國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接近完成和城市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解決了國民溫飽和生活基本保障后,全面提升國民文化素質,增強人文素質將成為今后相當一段時期的重要任務。
針對國民平均閱讀量普遍較低的現象,馮遠建議教育、文旅等部門聯手,將目前提倡的“全民讀書”“書香中國”等號召,逐步列入機關公務員、國企干部職工、院校、部隊、社區及新農村居民的年度考評項目當中,輔之以各類群眾性表彰激勵活動,扎實推進和營造全民讀書、全民學習的氣氛,培育全民
文化扶貧,攻堅決勝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家畫院常務副院長盧禹舜
盧禹舜:加強美術在精準扶貧中的重要作用
十九大明確了中國扶貧脫貧進入攻堅克難的重要階段,2020年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過去的幾年,我們在扶貧助貧方面的成績有目共睹,同樣,越來越多的實踐和經驗也證明,必須對傳統的“灌水式”“輸血式”扶貧模式進行更為科學的更新換代,在精準調研的基礎上探尋更為精細化、因地制宜和與時俱進的扶貧思路與舉措。文化扶貧與物質扶貧互為表里、相輔相成,文化扶貧也是從根本上改變貧困地區落后狀態,最終實現全面小康的重要保障。其中,美術作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傳承和表達中國文化精神的最形象、最有審美感染力的載體,作為最廣泛地與群眾生活交集,與科技、產業互動的藝術形式以及時代精神和審美理想最重要的視覺表達方式,既有條件也理應以更加適應貧困地區實際、更加貼近貧困地區人民生活、更加豐富多樣有效的形式,更好地發揮美術在“扶志”“扶智”“種文化”“助審美”“培根鑄魂”方面的審美認識和教育功能,更好地強化“文化+”“藝術+”或“+文化”“+藝術”的增殖效果,為貧困地區物質和文化的雙重脫貧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或支持。
一、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
近幾年,無論是政策的引導激勵還是各美術院校、團體協會以及各藝術館、美術館,包括藝術家個人組織的活動;無論是重大美術創作工程或藝術扶貧工程的實施,還是美術教育支教實踐或培訓的加強,包括與文化旅游企事業單位產學研合作的“非遺扶貧”“旅游扶貧”相應舉措等。美術在藝術扶貧、文化扶貧中的社會作用正逐年加強,不僅為貧困地區改善了基礎文化藝術設施和環境,而且為貧困地區補充和培訓了藝術師資與人才,并對提升貧困地區人民群眾審美素養和生活幸福感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但與此同時,也還存在一定的問題。
(一)部分美術院校、社團機構組織的相關社會實踐活動時間較短,缺乏整體設計和計劃,流于表面化和形式化。
(二)扶貧脫貧題材美術創作還有進一步提高的空間。一些作品存在同質化、人物或情感空洞化,立意或構思平面化、缺乏藝術個性等問題,在創作與時代相匹配的精品力作方面還有進一步加強的空間。
(三)藝術支教實踐或培訓活動的數量、質量、內容、形式等距離貧困地區群眾實際需求還有一定差距。
(四)雖然很多地方做了有益、成功的嘗試,但總體上,方式、手段較為單一,在對貧困地區充分調研、精準分類基礎上,實施因地制宜、與時俱進的舉措方面還有可改善的空間。
二、造成這些問題的部分因素
(一)對貧困地區缺乏深入調研和細致了解,導致盲目跟風或從眾地選擇某種扶貧、助貧方式。
(二)缺乏內在主動的熱情和自發的動力,導致為完成任務而作為,使得活動流于表面化或形式化。
(三)一些藝術家貼近生活、扎根人民,深入貧困地區寫生、創作的時間、情感和心理準備不夠充分,對生活最本質的發現和把握、從寫生與創作實踐中獲得的沉淀與思考以及對素材的認真提煉、消化和加工相對不足。
(四)因襲性經驗和觀念的慣性形成的阻力或惰性,導致在不斷學習、拓寬思路和創新形式等方面做得還不夠。
三、為加強美術在精準扶貧中的重要作用,我建議:
(一)從藝術創作方面,面向全社會藝術家設立專項課題基金和人民藝術家激勵獎勵制度,設計并實施公正、嚴格、科學、合理的篩選驗收和評選機制與標準,激發和鼓勵藝術家深入貧困地區,立足于生活實際,以人民為中心,遵循藝術創作規律,創作出反映時代生活與變遷,表達人民心聲與精神的能夠立得住、傳得下的優秀作品。
(二)從藝術教育方面,充分調研貧困地區的實際需求和可培育空間,有意識地因地制宜、分類分層、整合資源、分工協作,鼓勵跨學校、跨社團、跨機構地聯合開展貧困地區教育或培訓項目,科學合理探求和利用最便利、有效,兼顧短長期和階段性目標的教育或培訓項目,并在經驗中不斷總結和優化,使貧困地區逐漸增強“造血”功能。成功的案例可以作為應用型或實踐類課題立項推廣。
(三)從藝術設計方面,在全面精準調研的基礎上,依托、挖掘、保護和開發利用當地特色優勢或民間文化資源,參考我國城鎮化建設及特色小鎮、美麗鄉村等建設目標,聯合相關專家和設計團隊,研發行之有效、可持續發展的的設計方案。通過點對點的設計,對現有社會資源進行創造性重組,創造新的“品牌+產品”“文化+IP”的創新系統,做到既精細化又差異化、個體化。
(四)如果調研不夠充分,設計和實施公共文化扶貧、藝術產業扶貧、文化惠民扶貧以及藝術人才扶貧等項目時,則可制定多套備選方案、在實施方式方法的靈活創新上多下功夫,并在籌備與實施的過程中進行相應的調整或補充。
范迪安:用藝術創造的實踐參與“決戰決勝”的偉大斗爭
決戰脫貧攻堅和決勝全面小康是新形勢下的“中國時間”和“中國主題”,也是中國文藝創作的時代主題。“決戰決勝”的目標和任務彰顯了中華民族不畏艱險、排除萬難、朝向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定信念,閃耀著民族精神、時代精神的光彩。生逢這樣的時代之中,我深感作為文藝家應該積極投身時代洪流,把握時代提供的機遇,通過藝術實踐,參與到“決戰決勝”的偉大斗爭中。
基于此,我認為藝術家進行藝術創作:一是要關注現實、深入生活、貼近人民。只有深入生活,才能獲得真情實感,找到藝術表現的視角,形成藝術創作的構思。“決戰決勝”不僅需要雄厚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我們要讓優秀的藝術作品在凝聚磅礴精神的力量中發揮積極作用。二是要用藝術才智服務社會,從美麗鄉村建設到建設美麗中國,都需要藝術的營造裝點和提升,我們要瞄準人民所需、現實所需,把藝術創意設計的著力點更多地導向振興鄉村經濟、活化文化遺產、改善人居環境等方面,讓藝術創意設計在“決戰決勝”中起到活力作用。
科技助力藝術,打破有限時空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劉玉珠
劉玉珠:服務當下與未來,大力發展博物館“云展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古為今用、以古鑒今,善于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發展現實文化有機統一起來、緊密結合起來,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繼承,堅持有鑒別的對待、有揚棄的繼承,努力實現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暨“假期云考古”活動以“線上會議+直播”方式舉辦。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的首次觸網以及“假期云考古”讓廣大網友感受到了中華文明的燦爛輝煌和考古工作的魅力,成為“五一”期間文化活動的新亮點,在央視新聞、新華云直播、騰訊微視、新浪微博等諸多媒體平臺支持下,話題閱讀量達到2.35億,直播觀看2800萬。領隊匯報、專家提問、網友互動、媒體關注,呈現了全民參與的文化遺產“云共享”盛況,也揭示了文化遺產“云上”展示傳播的發展前景。
劉玉珠認為,博物館“云展覽”依托數字網絡和融媒技術,將文物和展覽搬上云,多維度展示傳播絢麗多姿的文化遺產,是當下和未來創新融合文博線上線下服務,更好滿足公眾需求,推動文物資源活起來的重要方式和途徑。
疫情期間,博物館“云展覽”的便捷安全性凸顯,服務不打烊、展覽不落幕、精彩不打折,成為大家喜聞樂見的文化產品。劉玉珠表示,面對公眾的需求,以及數字網絡、融媒體傳播等技術的不斷賦能,博物館“云展覽”將進一步發揮優勢稟賦,迎來變革。
對此,劉玉珠認為,一是盤活存量,擺脫時空局限增益展覽效能。二是擴大增量,生產傳播反饋全鏈互動。三是聚合海量信息資源,融合創新線上線下服務。四是激發變量,推動文物價值更好轉化。
目前,大力發展博物館“云展覽”已具備一定基礎。劉玉珠表示,為推動博物館“云展覽”更好發展,還需要從這幾個方面持續發力:
一是要加強博物館“云展覽”的總體設計和頂層規劃,在智慧城市、智慧社區等規劃建設中,將博物館“云展覽”作為重要內容納入。
二是要加大經費投入,推動博物館“云展覽”建設,支持博物館傳統展覽資源數字化、“云展覽”知識生產與傳播等工作,讓優質展覽和文物資源的“上云”常態化、機制化,擴大博物館展覽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三是要加大科技支撐,支持“云展覽”相關共性、關鍵技術研究,重點突破博物館傳統展覽數字化采集,“云展覽”知識生產與呈現、知識獲取與按需傳播、個性化定制與交互式體驗等方面的技術瓶頸。
四是要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推動博物館與融媒體平臺、信息技術企業合作,加強高端、復合人才培養,推動博物館資源開放共享,共同建設“云展覽”體系。
五是要探索“云展覽”質量反饋評價機制,通過整合網友、專家、媒體等反饋渠道,建立不同層次和性質的“云展覽”評價體系和推廣矩陣,對于具有較高藝術性觀賞性或線上線下有效融合的優質“云展覽”項目,加大推廣普及,引導業態良性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著名影視演員 張凱麗
張凱麗:5G時代應建立“手機藝術”門類
伴隨5G時代的來臨,“手機藝術”應該同廣播藝術、電影藝術一樣成為一個藝術門類,甚至可以構建“手機藝術學”,從而促進以手機為平臺衍生的藝術形式及傳播的健康發展,為社會主義文藝增添新的活力。在5G技術的支撐下,互聯網技術如虎添翼,人類早已進入手機時代,手機微電影、手機攝影、手機文學、手機短視頻等從手機衍生出的藝術形式已經在很深的程度上介入了大眾生活。有必要逐步建立起“手機藝術”這一概念,為大眾的精神生活、社會的文化產業發展增添一股清新的空氣。
全國政協常委、國家民族畫院院長 王林旭
王林旭:大力推進在線教育,促進鄉村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在線教育擺脫了地域限制,各種教育資源通過網絡跨越了空間距離的限制,使學校教育成為可以超出校園,向更廣泛的地區輻射的開放式教育。學校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科優勢和教育資源優勢,把優秀的教師、教學成果通過網絡傳播到四面八方,通過對教育資源的共享、共用,從而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在線教育不僅開拓了新的教育模式,促進了教育多元化發展,而且為廣大農村特別是邊遠農村地區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提供了新方案,創造了新機遇。
當前在農村地區開展大規模在線教育還面臨著許多挑戰。鄉村網絡設施建設和運行保障能力不足,適合農村地區的優質數字教育資源不足,鄉村師資力量不足、教師網絡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不足等突出問題亟待破解。為此,我建議:一、汲取寶貴經驗,完善政策措施,建立在線教育公共服務體系。二、滿足發展需求,增加資金投入,提高鄉村網絡基礎保障水平。三、整合優質資源,提高教學質量,實現鄉村在線教育均衡發展。四、尊重客觀規律,解決后顧之憂,打造一專多能師資隊伍。
全國政協委員、山東畫院院長 孔維克
孔維克:科技發展與傳統文化深度融合發展
充分認識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的必要性。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居于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動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發展,不僅有利于豐富文化樣式業態、滿足人們多樣化文化需求、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有利于我國掌握文化發展主動權、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
文化與科技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先進文化理念是科技創新的思想源泉,科技創新是推動文化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杠桿。結合我國傳統文化的優秀內涵實現現代科技人文精神的溯源,中國之治科技精神的研究與凝練,具有國家戰略的高度和重要的學術性研究價值。
推動中國文化更好走出去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協分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 徐里
徐里:增強對外文化交流的有效性和影響力
“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去年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上的講話獲得與會者的強烈反響和廣泛認同,是我們做好文化交流工作的重要指南。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中華文化走出去的有關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論述: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向世界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不斷增強當代中華文化的海外影響力與傳播力,業已成為當代文化工作者的歷史使命和重要責任。
當前,國際文化版圖已發生深刻變化,各國文化交流的頻次、廣度與深度不斷加強,交流方式、方法更加多元、豐富。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中華文化海外傳播與影響不斷增強,從國家層面到地方層面乃至個人藝術家,每年舉辦電影、戲劇、音樂、美術等文化活動不計其數,可謂遍地開花,百花競放。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熱衷于展示而不重視效果、質量,海外鍍金、虛假宣傳等情況時有出現,開幕熱鬧一時、展覽無人問津,晚會、音樂會多為贈票,海外華人捧場,難以當地走進主流人群等現象并不少見,如何提升當代中華文化走出去的質量,在相同的國際語境下如何提升文化交流的有效性,實現從走出去到走進去的歷史轉變,值得深思與認真規劃。鑒于此,提出如下建議:
1、做好頂層設計,加快國家文化戰略智庫建設。現在國家相關機構、社會團體等,對中國當代文化的整體發展依然缺少一個戰略性思考,缺一個頂層設計。各種對外文化活動不可謂不多,但牽頭部門多而雜,組織松散,多是短期、應景活動,缺乏長期戰略思考和細致規劃。建議盡快成立一個由相關的政府機構、文化機構、專家學者組成的國家文化智庫,對中國文化如何走出去、走進去,給方案、定措施、出路徑、列時間表。為國家文化走出去做一個整體規劃,做一個10年、20年、50年的規劃。特別是集中力量在國際重大文化活動和重要節展賽事平臺上,統籌各方力量,精心組織規劃,形成合力,把真正代表當代中華文化發展成就,展示新時代核心價值觀的文化成果展示出來,傳播出去。文化交流項目要考慮國際語境問題,不能迎合,要切實提高文化交流的有效性。
2、走進主流場館,走近主流群體。建議文化主管部門,對外文化交流機構,抓住組織重大紀念活動、重要國際會議、重要國際論壇等有利時機,利用國際重大賽事、藝術節、國際影視展等相關活動,深化議題設置,開展人文交流。特別是注重交流質量,戲劇表演,音樂晚會,美術攝影展覽一定要進入當地主流重要場館展示、演出,并且不斷創新對外交流的話語表達方式,研究國外不同受眾的習慣和特點,了解他們的文化傳統、價值取向、接受心理,以國外受眾易于接受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講好中國故事,增強吸引力感染力,吸引更多當地主流群體的目光與關注。同時,積極加強與當地主流媒體的溝通合作,充分發揮華僑華人、留學生、華人社團、華文媒體、駐外新聞出版影視機構作用,切實增強活動的傳播力和輻射范圍。
3、加強對外交流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建議文化相關主管部門,通過組織海外研修培訓,留學人才有效激勵引導等方式,建立一支政治過硬,專業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對外文化交流人才隊伍,努力培養和造就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策展與藝術經紀團隊。同時,立足全國高校、社科機構,借助民間智庫研究力量,建設一批對外話語體系創新研究基地。加強翻譯人才特別是中譯外人才培養,建設高水平翻譯家隊伍,加強與外國翻譯機構合作,吸引更多優秀外國翻譯人才參與中國話語譯介,確保中華文化準確、生動、鮮活地傳播出去。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 劉萬鳴
劉萬鳴:擴大國內大博物館出國辦展自主權,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
近年來,我國各級各類博物館努力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讓文物活起來的指示精神,深入挖掘國內文物資源,廣泛開展國際合作,陸續引進、輸出了大批精品展覽,在促進世界文明交流互鑒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我國博物館在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
一是對外引進輸出展覽結構不平衡。
文物資源已經成為中外人文交流的金色名片。據報道,2011年至2017年,全國博物館舉辦出入境展覽近500個,其中出境展覽累計333個,入境展覽累計145個,出境展較多。但調查2018、2019年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和31家省級綜合性博物館官網展覽情況,2018年33家博物館出國展覽11個、入境展覽61個,2019年33家博物館出國展覽12個、入境展覽34個,差距懸殊。從出入境展覽巡展情況看,入境展覽一般會在國內多地巡展,而出境展覽巡展較少。如2017年我國出境展覽47個,其中巡展展覽僅4個,占比8.5%;同年入境展覽29個,其中巡展展覽7個,占比24.1%。入境展覽數量雖少,但巡展率高,出境展中因高質量巡展數及比例較低,未能做到“一展多地”“一地多次”,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較為有限。
二是我國博物館牽頭聯合舉辦的出境展覽較少,對外文化傳播合力不足。
近幾年,境外文化機構積極在華聯合辦展,但國內博物館由于審批程序繁瑣,聯合出境辦展較少。在國內博物館聯合舉辦的展覽中,具有較高策展能力的國家級大館自主聯合策劃的展覽少之又少。以河南博物院為例,在2008—2017年的10年里,河南博物院參與舉辦出境展覽22個,由河南博物院牽頭舉辦的只有1個,其余的出境展覽由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和河南省文物局牽頭舉辦。又如陜西省因單獨設立了陜西文物交流中心,其出境辦展自主權較大,牽頭舉辦出國展覽較多,打造了以秦兵馬俑為代表的展覽名片。可見,由于受各方面審批限制,我國博物館舉辦境外展覽聯合協作活力不夠,對外文化傳播能力不足。
三是中國古代歷史文物出境展覽多,中國近現代歷史文化出境展覽少。
近年來,我國博物館出境展覽雖然內容日益豐富、設計日趨精良,但展覽輸出結構仍不平衡。中國古代文物展仍為主流,反映中國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對外展覽則少,缺少對于中國文化整體形象的集中展示。如2016年我國出境展有23項是古代類,近現代類只有3項。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世界文明交流互鑒,明確提出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促進文明交流互鑒,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針對國內博物館對外交流辦展中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加強對外交流展覽的政策引導,簡化大型綜合性博物館出國辦展審批程序。
加強對外展覽的頂層設計,引導國內博物館從國家文化戰略大局出發,分主題、有側重做到系統而全面展示中華文化,避免“千展一面”。適當修訂文物出境展覽管理規定,簡化對國家級大館聯合地方館辦展的審批程序,簡化申報材料,實行國家文物局一次審批,給予對外出國辦展政策、經費、人才等配套支持。
二是放寬大型綜合性博物館聯合辦展限制。
積極支持國內博物館密切合作,賦予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等幾所策展實力較強的大型綜合性博物館,聯合對外交流辦展的權力,使之可以方便組織各級各類文博機構聯合舉辦對外展覽。鼓勵通過館際聯合,深耕國外文化市場,促成共同引進、共同輸出、多國巡展的規模效應,推動文明交流互鑒。
三是優化展覽格局,打造中國博物館展覽品牌。
深入發掘我國歷史文化資源,平衡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三種文化關系,主動推介國內博物館精品展覽,拓展辦展思路,創新展覽形式,鼓勵博物館加強境外巡展策劃,打造一批中國博物館展覽品牌,講好中國故事,為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構建更優藝術生態,促進藝術更好發展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協副主席 吳為山
吳為山:制定美術館藏品定級標準
其中美術館的藏品作為美術館賴以生存的重要基礎,雖然近年來美術館的藏品數量快速增加,但與之形成反差的是,至今尚無出臺統一的美術館藏品定級標準,這給美術館藏品的科學保護和規范管理帶來諸多困難。
為此,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建議:盡快研究制定全國統一的美術館藏品定級標準;在美術館藏品的級別劃分上,可將藏品分為珍貴藏品和一般藏品,定級的標準則應著重考慮“作者”和“作品”兩個核心指標項;美術館藏品定級需要慎重對待,可組織相關專家根據美術館實際情況,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對美術館藏品特性深入分析,研究,提出美術館藏品的定級原則和定級標準。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學藝術創作院院長
朱樂耕:呼吁減輕藝術品交易稅賦,促進文化產業大力發展
當下,人類社會就正在由工業社會轉向信息社會,也就是從資本社會轉向知識社會,在這樣的轉型中,文化產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從而藝術品交易也開始作為一項產業受到人們的關注。
我認為,在這樣的過程中,中國的文化產業將會遇到許多新的發展機會:
第一,從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來看,人們將會在自己的文化生活中注入更多的藝術成分,也因此,中國的藝術產業將會迎來寶貴的發展機遇。
第二,當前,人類社會正在從資本社會進入知識社會,知識社會的最大特征就是文創產業的快速發展,2018年中國文創產業的GDP占比是4.48%,但在美國卻達到了30%左右,所以這樣的數字也一直預示著未來我國在這方面將有巨大的發展空間,而藝術是所有文創產業的發動機。
第三,時尚產業是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彼岸,時尚產業的內核是藝術,只有通過藝術促進設計才能構建出一個品牌的魅力。
第四,藝術不僅是一項經濟的引擎,也是中國與世界人心相通的橋梁,國家需要通過藝術向世界展示中國的開放性、生命力和創造性,藝術品的交流是最不容易引起敵意并能達到心心相印、情感交流的效果的,疫情以后藝術交流應成為國家展示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方式。
針對以上的思考,為了解疫情期間中國藝術品交易行業的發展,我到798藝術區做過3次調研,通過調研我了解到:798藝術區從2002年開始到現在,共有520家以藝術類為主的機構入駐;組織、舉辦過國際化的展覽和文化交流活動超過了4000場。截止到現在,已有133位外國元首訪問798,去年到訪的人數統計數字是955萬,已成為世界上最有活力的藝術區之一,是北京市一張重要的文化名片,也是在藝術領域里受到國際廣泛認可尊重的世界性品牌。
從疫情以后的798發展來看,當下由于游客的減少、經濟的停滯,當然是有困難,但大家相信這是暫時的,對未來的前景還是非常有信心的。大家非常期待通過798藝術產業的發展,吸引許多高端的產業依附進來,在此基礎上推動城市的藝術產業,并以此為引擎,把北京打造成最具文化氣質、最富有創造力的時尚之地,成為推動中國制造為中國創造的中心之地。
通過考察發現,現在藝術品交易行業遇到的最大瓶頸就是稅收的問題,當前在畫廊交易藝術品的稅收高達13%,還要加上其他的各種附加稅,最后要達到14%,但在香港完成同樣的交易只需要3%的稅收,所以,中國整個的藝術行業都往香港跑,這也是為什么北京、上海藝博會開不起來的原因,也是中國的藝術品交易行業難以發展,許多畫廊開不下去的最重要因素。這些因素嚴重制約了中國藝術產業的發展。
另外,在考察中,大家還反映,國外藝術品到中國展覽中間還會遇到一個臨時進出口的關稅問題,也就是在展覽期間,要扣一筆稅金在海關抵押,展覽完后再將這筆錢還回來,因為高級別的展覽金額很高,展覽方往往由于扣押的錢款太多(動輒幾億人民幣),時間太長(半年左右),而放棄展覽和交流的機會,非常嚴重的影響了國與國之間高層次的藝術交流。
根據以上的調查,我提出建議如下:
第一,為了通過藝術品交易行業的發展,拉動疫情以后我國的文化產業、時尚產業、旅游產業的發展,是否可以參考國際或香港的藝術品稅收政策,只征收3%的稅收,海關的進出口在沒有交易前不扣押金。
第二,如果覺得全面減稅有困難,是否可以先將798作為一個藝術特區的試點,這里設立一個保稅區作為探索性的實驗,如果可行,再進行下一步的推廣。
第三,希望接到我的建議以后,國家稅務總局和海關可以派專人親自到798(因為這里的畫廊比較集中)聽取意見,因為這關系到國家文化藝術未來發展的重大戰略。未來的世界競爭不僅是經濟的競爭,也是價值觀和文化軟實力和創新能力的競爭,如果我們的藝術產業發展上不去,其影響的不僅是經濟的發展,而是整個國家軟實力以及對外形象的發展。希望得到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油畫院院長 楊飛云
楊飛云:設立建設國家文化藝術核心圈及文旅中心帶
“改革開放以來文化藝術場所的建設得到快速發展,北京作為政治與文化中心,以長安街為橫軸線,眾多文化場館建筑輻射發展,逐步形成了一個個向東拓展分部的文化熱點區域。”楊飛云表示。
“今天首都文化展館在建設數量、規模水準、展示手段等方面都已達世界領先水平。”楊飛云指出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然而,國家文化職能機構與民間社會文化服務機構共同繁榮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場館重復建設、硬件條件與展品等級質量不匹配、品牌影響力不足等問題。”
他認為,需要依循從中央對首都的戰略規劃格局與國際一流文化都市的標準,對已有的文化藝術場所進行整合和提升,并適時注入時代觀念和社會責任,以加快把首都‘四個中心 ’的目標規劃落到實處。
基于此,楊飛云提出了具體建議:“在北京長安街沿線設立‘國家文化藝術核心圈和文旅中心帶’,充分利用、依托現有文化藝術場所打造國家頂級文旅名片;并以此契機進一步提升現有文化藝術場館的品質及美學內涵,加快完善現有文化場所的社會功能。”
楊飛云強調以上建議的實現,將“促進文化藝術的時代作用和國際影響力,最終為我國邁向世界文化藝術強國做出重大貢獻。”
保護搶救傳統文化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 潘魯生
潘魯生:因地制宜促進鄉村文化振興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攻堅已經到了決戰決勝的關鍵時期,越到緊要關頭越要堅定信心、真抓實干”,習近平總書記深入田間地頭看產業發展、走進社區家庭傾聽百姓心聲,引領人民增強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完善“造血”能力,鞏固脫貧成果,確保脫貧質量,持續推進鄉村振興。
在田野調研過程中我們也深刻感受到,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鄉村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新時代,國家下大力氣加強鄉村文化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當前,深入推進鄉村文化振興,我們要進一步培根鑄魂,切實發揮文化的影響力、帶動力和生長力,為鄉村振興創造主體條件,服務促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全面振興。建議如下:
一、培育建設鄉村文化“自我供給”系統。
鄉村文化建設并非將城市文化移植到鄉村,以新代舊、同質化發展。而是在文化轉型變遷過程中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自信守護優秀的鄉土文化之根,持續發揮其文化的凝聚力、發掘其文化的創造力,從而實現文明的振興與復興。因此,要進一步從鄉村文化的基礎和特色出發,適應鄉村人口對美好文化生活的需求,建設鄉村文化“自我供給”系統,提高文化建設與服務的適應性,傳承和發展鄉村文化。
建議:
(一)培養發展鄉土文化骨干,重視發揮鄉土文化骨干的領頭作用,給予相應的激勵。
(二)在鄉村傳統的基礎上發展鄉村集體文化活動,如傳統節日、廟會、秧歌等有歷史基礎的文化活動,通過公共文化活動增強凝聚力和認同感。
(三)加強村史村志編寫與修訂,追本溯源并關注變遷,在書寫過程中加強意識形態建設和鄉村凝聚力。
二、完善貧困地區鄉村信息服務與反饋機制。
我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鄉村發展存在差異,有關文化政策的制定與實施不能“一刀切”,要利用信息化技術及數字鄉村建設的成果建立健全鄉村文化服務的民意反饋機制,使政策措施建立在基層需求的基礎上,發揮人文化成的長遠作用。
建議:
(一)建立“文化民意征集信箱”。完善文化服務措施制定與實施的征求意見環節和民意環節,將老百姓作為文化建設的主體,征集關于鄉村文化建設發展的需求和意見,做到因地制宜,避免水土不服。
(二)設立鄉村信息文化普及員崗位。針對鄉村進入信息社會的發展現實和趨勢,加強有關文化服務,包括開展鄉村信息技術培訓,普及提高農民移動互聯終端使用能力;服務助農網站建設,為直播推介特色農產品、線上咨詢“秒回”、網絡訂單火速發貨等提供技術支持。
(三)加強鄉村文化服務APP建設。采用“互聯網+文化供給”,增強文化供給的倍加效應。在微信及鄉村專題APP提供適合農村人口需求的文化信息和服務。
三、實施鄉村特色產業“文化賦能計劃”。
鄉村文化建設不是一個割裂的版塊,要發揮資源整合、潛力提升的綜合作用。針對目前鄉村特色文化產業發展創新能力不強、難以形成集群、與農業產業鏈關聯性弱等問題,亟待從源頭上加強文化賦能。
建議:
(一)加強鄉村文化產業策劃服務。針對目前鄉村特色文化產業鏈不長、增值空間不大及存在“同質化”問題,加強有針對性的策劃服務,促進鄉村特色文化產業與農業形成嫁接鏈條,提高全產業鏈的產品開發意識,促進產業協同發展。
(二)健全鄉村特色文化產業行業組織。加強行業組織管理,應對鄉村特色文化產業碎片化、難以形成規模、難以形成集群、難以形成品牌的問題,提高發展效能。(三)健全鄉村特色文化產業文化創新服務機制。目前“大學生村官”、“第一書記”等措施主要集中在鄉村治理領域,鄉村特色文化產業亟需人才和文化支持,從而增強創新能力、提升經營理念,具體可加強高校、研究機構、文化公益服務組織與鄉村的對接支持與服務,實現文化深度開發,使鄉村百姓在特色產業發展中受益,改善資本驅動型投資模式中鄉村百姓處于產業鏈低端、發展能力弱的情況。
四、建立鄉村“文化小康”評價系統。
鄉村振興是一個系統工程,避免富了口袋窮了腦袋,改善物質獲得感與文化獲得感的不均衡的現象,加強文化建設是關鍵。建立“文化小康”評價系統,有助于將文化納入政府工作和考核指標體系,成為黨和政府把握基層情況及各部門相互協調的重要工作,使文化建設更易于評價和提升。
建議:
(一)建立鄉村幸福指數評價體系。文化建設的效果如何評價,鄉村百姓是主體,要綜合考評鄉村群眾的幸福指數,包括教育投入、文化消費、人際關系和諧以及就業、收入、保障、居住、安全、醫療等方面的心態狀況等,制定科學、合理、可評價、可操作的標準,分析把握成為決策的有效參考。
(二)完善鄉村公共文化服務評價體系。建議將分析把握鄉村傳統文化資源與公共文化服務的對接情況、有關鄉村治理的規定和辦法與鄉村文化傳統的適配度等納入評價系統。比如鄉村傳統工藝等一方面被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搶救和保護,另一方面有可能因為風俗習慣的有關規定而進一步喪失發展的空間和載體,完善有關評價機制和內容有助于避免可能存在的不一致及影響。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楊曉陽
楊曉陽:美麗鄉村要落到實處,就要倡導“一村一品”
作為一名有社會責任感的藝術家,楊曉陽一直關心美麗鄉村的建設。他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城市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從大城市、中小城市到城鄉結合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千城一面’的現象。好在中國的廣大農村還保留著大量的傳統建筑和古村落,這些都是中國文化的寶貴財富。然而,中央部署建設美麗鄉村的同時,我們卻發現鄉村各地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刀切’的現象。如不重視保留傳統村落的傳統文化,必會令最后的這些中國建筑文化的元素消失殆盡。”
對此,楊曉陽表示:“美麗鄉村要落到實處,就要倡導‘一村一品’。中國的鄉村文化是在不同歷史階段發展而形成的。不同人群、不同環境,根據實用和美觀這兩個要求,來建造自己的生存空間。如果一股風地把所有農村都修成標準化,我認為歷史上的文化精華、理想美感就會被破壞掉。”
“民間藝術是民族藝術的根系和土壤,民族藝術是民間藝術的樹冠和花朵。每一個村子的審美特色都是民間藝術與文化傳統的體現,民間傳統藝術是民族藝術的根基與土壤。典型的國家保護文物,像故宮是民族藝術的樹冠和花朵;而民族藝術的根基與土壤就存在于一村一鎮當中。”楊曉陽指出,“只有一村一鎮的藝術受到重視,大眾教育才能貫穿其間。如果再不采取緊急措施搶救,中國民間的建筑藝術在最廣大的人民群眾中將喪失最后的陣地。”
“我們是農業國家,村鎮文化是我們的立足點。留住心、留住傳統、留住美感、留住我們中華民族這些獨特的本源文化,是中華文化持續發展的基礎。所以,美麗鄉村建設,不能將所有的農村都搞成一個模樣,要倡導‘一村一品’,將中國文化的根系留下來。”楊曉陽強調道。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篆刻藝術院院長 駱芃芃
駱芃芃:盡快搶救、保護與收藏年邁藝術家的作品和藏品
駱芃芃指出,我國八十五歲以上卓有成績的藝術家一百多位,他們已步入暮年。他們是改革開放以來成長起來的優秀的藝術家,也是新中國成就的建設者和見證人。他們學術精深、藝術杰出、人生卓越,作品和藏品是我們國家寶貴的文化財富!
駱芃芃認為,他們熱愛祖國,不愿把自己一生最美好的作品拍賣流失,也不愿留給不解其意的后人繼承或變賣,渴望捐獻給國家。他們希望自己的藝術生命有一個合理的延續。所以,目前亟待有一個國家權威機制定的政策,對他們的作品和藏品有一個妥善的接納辦法,這件事本身也是對他們一生從藝的一種肯定。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協副主席、魯迅美術學院院長 李象群
李象群:建議保護城市標志性大型經典雕塑
李象群認為,近年來,世界城市雕塑高速發展,作為城市公共藝術的重要構件,城市雕塑成為展現城市歷史文化及人文精神的重要載體,各個國家和地區都把發展城市雕塑作為提升城市文化品味與綜合競爭力的重要載體。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提升和“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國內外城市間的文化藝術交流也越來越頻繁,中國城市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不斷擴大,中華文明和中國文化藝術在世界范圍內被廣泛認同,中國城市雕塑在“文化自信”的背景下被更多的關注和認同,在世界上影響力不斷擴大。
李象群指出,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中國現實主義大型組雕為世界所關注,影響深遠,擁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和藝術價值。祖國各地在紅色文化的引領下誕生了以《人民英雄紀念碑》《北京農展館大型組雕——人民公社萬歲》《沈陽中山廣場大型群雕——毛澤東思想勝利萬歲》《哈爾濱防洪紀念碑》為代表的一批極具時代性和藝術性的地標性城市雕塑作品,作為重要的城市文化遺產,積淀和凝聚著深厚豐富的文化內涵,是反映時代精神的有力物證,是城市歷史和文明的豐碑,蘊含了城市文化的重要內涵和深厚底蘊。這些城市雕塑文化遺產經過歷史的滄桑存留在城市的空間中,與人們的生活相融合,在人們心中已經成為了城市的標志。李象群說:“受限于年代制作工藝材質所限,作品多采用鋼筋混凝土和玻璃鋼等材質,在考察中我們發現《北京農展館大型組雕——人民公社萬歲》《沈陽中山廣場大型群雕——毛澤東思想勝利萬歲》《哈爾濱防洪紀念碑》鋼筋混凝土結構和玻璃鋼材質開裂及鋼架已成粉末狀,作品面臨垮塌風險。”
李象群表示,保護城市文化遺產,讓城市雕塑的藝術生命力延續是每個城市和藝術工作者共同的責任和使命。為此,他建議 :將《沈陽中山廣場大型群雕——毛澤東思想勝利萬歲》《哈爾濱防洪紀念碑》用鑄銅材料一比一翻制、《北京農展館大型組雕——人民公社萬歲》用石質材料一比一刻制,用永久性的材料恢復作品原貌,讓其成為可以永久保存的藝術精品。
面對疫情,發揮藝術的獨特作用
潘魯生:啟動“后疫情產品升級計劃”,發展生產促進就業
潘魯生建議,一是發展防疫智能“無人系統”設計,包括公共空間“無人車”等消毒設備、醫療系統智能看護設備、智能語音無觸摸交互設備等,以防疫智能技術設計為抓手,提高設計產能,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二是發展防疫產品“常態設計”,加強疫情防控相關的常態設備設計,比如日常防疫用品廢棄物的常態化處置設備、公共場所空氣消毒殺菌設備、飲用水的水質監測及醫療污水處置設備等,將以往專業領域的產品設計日常民用領域拓展。
三是發展健康生活方式相關的產品設計,倡導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理念,鼓勵綠色可持續設計,促進綠色消費、綠色出行、綠色生活產品設計和更新迭代,加強綠色、環保、科技的原創設計,改善生活方式,促進新興產業發展和就業。
吳洪亮:全國政協委員、北京畫院院長
吳洪亮:危難之下需要充分發揮藝術的心理療愈功能
在21世紀的今天,人類通過不懈努力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然無法完全擺脫尤瓦爾·赫拉利在《未來簡史》中所提到的三大威脅:饑荒、瘟疫和戰爭。這次新冠疫情所造成的全球性危機就是瘟疫的卷土重來。所幸的是在應對此次疫情的過程中,中國政府不僅在很短的時間內控制了其在國內的蔓延,取得階段性成果,而且積極幫助國際社會,提供醫療和物資等國際援助,以大國的責任感和人類共同體的意識支持其他國家一起共渡危難。
然而,疫情的影響是深遠的。不僅危害到人們的生命與身體健康,也會涉及心理健康。苦難的經歷或目睹他人的苦難都可能對很多人造成嚴重的心理影響。例如:焦慮、抑郁和憤怒情緒升高,積極情緒和生活滿意度降低,嚴重的甚至會發生創傷后應激障礙。這些影響也確實隨著這次疫情發生以及時間的推移逐漸顯現,比如對在抗疫前線的醫護人員造成的心理創傷;中小學復學后,由于心理問題陸續造成的未成年人極端事件;部分人群因疫情的影響產生焦慮和抑郁癥狀加重等狀況。對此國家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數次在講話中提及并強調心理干預及疏導的重要性,國務院、國家衛健委相繼出臺與精神衛生、心理健康、社會工作相關的文件。5月13日,國家衛健委、民政部、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同印發《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主要功能障礙康復治療方案》已經明確提出將符合條件的心理治療按規定納入醫保支付范圍。中國心理學會、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清華大學心理學系、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部以及其他許多專業機構立刻組織專家、咨詢師和志愿者,開通數百條心理咨詢熱線、策劃線上大眾心理健康公益講座、展開面向醫護人員和患者的心理援助等等工作。
面對基數龐大的受影響人群,可以拓展更多守護大眾心理健康的途徑,心理學的研究已經證明,藝術是輔助心理創傷治療的有效方式。首先,藝術是很好的情緒抒發手段,尤其是對心理發展還不完善的兒童來說,在治療的過程中,他們可能無法準確地理解或者表述自己的感受,繪畫、攝影、拼貼等直觀的圖像方式不僅可以幫助孩子們傳達想法,也能讓咨詢師更好地理解和判斷他們的狀態。心理學家就曾在汶川地震之后用繪畫的方式為災區兒童進行心理治療。此外,中華民族漫長的歷史中曾有很多苦難的經歷,從而積累下大批具有心理療愈價值的藝術作品與經驗,這些沉淀在民族記憶中的藝術形式能給人們帶來文化的歸屬與慰藉。
其實在抗擊疫情之初,美術界就已經積極地投入到相關創作中,也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成果,然而某些過于符號化、形象化、場景化的創作,雖起到一定的積極影響,但輻射范圍及產生的效果有限。面對各種危難,藝術恐怕應該起到更重要甚至更直接的作用。因而,我們需要有一套成體系的方式介入,充分發揮藝術的療愈功能。
對此,本人有以下四點建議:
第一,在中小學課程中增加如繪畫心理治療的相關內容,讓青少年學會通過藝術的表達方式來抒發、轉換情緒,增強青少年的心理韌性;
第二,在大學通識課中開設有關藝術心理學的課程;在藝術院校的創作課程中,增強藝術心理學的比重;加強藝術心理學及相關學科的跨界研究,促進其成果的廣泛運用;
第三,對疫情等災害影響嚴重地區的公共空間形象進行深度規劃,將某些簡單的口號化、條幅式的宣傳轉變為利于傳播的藝術方式。鼓勵藝術家為公共空間創作具有心理療愈元素的藝術作品,深度服務更廣泛的人群;
第四,結合最新科技成果,開發應用程序、可穿戴設備,鏈接線上的心理自助評估與干預平臺,融入具有積極元素的優秀藝術創作,幫助大眾以藝術為導向調整生活狀態,建構從個體到群體的心理健康實時守護。
(本文綜合自新華網等媒體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