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至25日,近現代中國藝壇最重要作品之一 ─ 張大千潑墨巨制《巨荷》六連屏于中環置地遮打的蘇富比旗艦藝廊展出。
張大千《巨荷》六連屏,可視為畫家進軍國際畫壇的宣言。寫于一九六〇年,取珍藏丈二乾隆內庫紙六張、明末清初之吳天章墨,并為其專門興建大畫室,不惜工本制成。畫高三米六,寬八米,屬畫家傳世尺幅最大之作。畫中翠荷漫湖接天,隨風招展,見澎湃、飄蕩之動勢,彰顯其筆下豪邁奔放的氣魄。
一九六一年中,本幅首展于巴黎塞努奇亞洲藝術博物館《巨荷 ─ 張大千筆下巨制》,大獲成功,轟動西方藝壇,大千經此更自謂“成名世界”。展覽邀約遂紛至沓來,同年年底參加巴西圣保羅“雙年藝展”、一九六三年復亮相于紐約赫希爾艾德勒畫廊舉辦之首場美國個展,再創佳績,由美國《讀者文摘》社以十四萬美金創紀錄之巨資購入。一九八二年,于紐約蘇富比釋出,轉入“補拙齋”收藏,未再示人。歷經歐洲、南北美洲巡展,至今六十載,方首度亮相亞洲。
“畫家從構思至創作之過程,由身邊友好留下不少珍貴的第一手照片和文字紀錄,讓觀眾深入了解畫家創作心思,反映作品之特殊意義與重要性。”——蘇富比中國書畫部主管葉卓敏
畫家創作巨幅潑墨荷花通景屏之整個過程,特委托攝影記者、好友王之一,一一拍攝記錄,王氏日后在《我的朋友張大千》書中,即細述親睹畫家繪此六屏之經過:
“一天下午,大千先生卷起短衫的衣袖,將磨好的墨汁,一碗一碗的倒在紙上,看來十分可怕,我在旁看得提心吊膽,無法想象如何處理,墨潑完以后,將畫室門鎖上,不許任何人入內走動,讓它自然風干,這些工作也不過半個多鐘頭,大千先生即下樓捧了一個蓋碗茶杯獨自飲起茶來了,他不講話,閉目深思,看得出心思很沉重,原來他在計劃如何處理他剛才潑下的那些墨團團。……這樣一連幾天,仍舊看不出什么眉目,只看見新地毯上東一塊墨漬,西一堆顏料水漬,大千先生毫不在意這些,只顧在那些宣紙上比畫。數日后,張夫人和葆蘿將墨團團的宣紙一張一張抬到畫桌上,大千先生又用毛筆將每個墨團團連接起來,又加上荷花一朵一朵點綴上去,又將六張宣紙拼在一起,果然是一幅構圖完整的巨荷圖。……
巨荷圖完成了,大家松了一口氣。張夫人說:『下次再畫這樣的大畫,最好能訂做一架磨墨的機器吧!看起你一碗一碗的倒下去,一點也不心痛,那里知道磨墨人的辛苦,磨得兩手發酸,心里發毛,這個罪也真不好受。』……
完成后,大千先生又恢復往日的神情,繼續擺龍門陣。我從旁觀察他老人家,體重至少減輕五公斤,胡子也白了不少。不過,他愉快的心情,補償了這些天的辛苦。”
張大千好友、資深新聞工作者黃天才在《張大千的后半生》一書中,亦有記述畫家對本幅售出后之感悟:
“大千接著向我解釋,說他畫《巨荷圖》,目的并不在賣錢,主要是想在海外多向外國人介紹中國傳統水墨畫;畫這么大一幅畫,是要引起西方人注意及重視。《巨荷圖》已經在歐洲、南、北美洲展覽過,都很轟動,得到好評,他很高興……中國傳統水墨在西方藝壇算是揚眉吐氣了……”
張大千 《巨荷》六連屏,設色潑墨紙本 立軸 一九六○年作,款識:蜀人張大千筆,358 x 793.4 厘米
展覽:
巴黎,賽努奇亞洲藝術博物館,《巨荷 ─ 張大千筆下巨制》,一九六一年五月十七至六月十九日
巴西,圣保羅近代藝術館,《第六屆“雙年藝展”》,一九六一年九至十二月
紐約,赫希爾艾德勒畫廊,《張大千畫展》,一九六三年十月二十二至十一月二日
蘇富比旗艦藝廊
開放時間:
周一至周六 | 上午 11 時至晚上 7 時
周日及公眾假期 | 上午 11 時至晚上 6 時
地址:中環干諾道中 8 號置地遮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