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媒體以“80后”概括當下年輕一代,但將這種籠統劃分提升為藝術創作的理論號召則不免本末倒置。因為藝術的核心價值是創造力的體現,也是人類個性天賦和獨立精神的表現載體,任何抄襲性模仿都是毫無價值的重復行為。一些所謂“80后”將“大頭娃娃”作為集體認同的圖騰符號,這種自我標榜和互相抄襲的行為,無異于“視覺亂倫”。
外界以“卡通一代”、“果凍一代”、“獨生一代”、“80后”概括年輕一代,不管這種歸納有多么籠統粗淺,關鍵在于“70后”、“80后”主動迎合這一空洞口號,并通過“卡通味”、“果凍色”、“娃娃頭”等視覺符號進行自我標榜。此外,不排除媒體造勢、商業包裝、理論吹捧、大眾起哄的外部作用。“80后”作為一個時代的文化現象,興許具有一定社會象征意義,但要將“大頭娃娃”作為一代人的藝術主體則毫無實質意義。何況那些符號圖式本身就沒有原創性可言,全然是七拼八湊的借鑒組合。難怪,有人入木三分的形容“果凍一代”:吃進的是果凍、拉出的還是果凍(1)。
事實上,抄襲跟風已是中國文化的歷史惰性,也是社會文化創造力匱乏的必然表現。不僅年輕一代如此,老一輩藝術家同樣是抄襲成性,所謂“藝術大師”不外是開風格之先河者兼自我抄襲的復制者。中國后期文明之所以呆滯不前,主要在于審美的僵化、思想的貧困、社會的保守。不光社會不尊重個體的獨立人格,學校也不注重孩子的個性成長;成人后就習慣于隨波逐流、盲從茍且;“獨生一代”生活在教育產業化、文藝愚樂化、價值功利化、信息高速化的時代里,容易形成趣味、價值、思想互滲的同一化。在一個信息發達的時代,應該比以往更注重文化的多樣化與包容性,否則社會開放意味著一場文化災難;正如在一個封閉時代,為了促進社會交往而必須消滅方言,可在資訊開放而發達的時代,需要保護文化個性和尊重方言,目的在于防止文化過于單一化的內在危機。之所以,“80后”在外部環境的作用下,很容易形成集體統一化的風格特征,這在以往時代就是想做都難以辦到的。
毫無疑問,“大頭娃娃”在年輕人當中風靡一時,顯然離不開理論造勢與媒體渲染。一個不能忽視的事實,中國當代藝術的理論研究與學術批評都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大部分有影響力批評家的理論水平仍局限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包括整個人文領域都出現類似滯后現象,基本停留在上個世紀末知識精英化時代。對“80后”藝術的批評判斷也沿襲了“85”期間的理論邏輯,忽視了時代語境的嚴重差異。另外,加之商業浪潮的推波助瀾,藝術批評過于服從資本秩序的金錢邏輯,喪失了學術的嚴肅性和批評的獨立性。就藝術的真情度而言,今日的“80后”與“85”一代人存在巨大區別,這顯然有時代大環境的因素,包括今天的“85”一代人也散失了年輕時代的藝術真情度和文化使命感,并都服從浮躁的商業環境,成批復制早期的“藝術成果”,甚至雇人代勞批量生產。媒體與批評、畫家與商人對此全然心照不宣,并炮制出一些當代藝術的明星大腕。基于相同的荒唐邏輯,以為那些“娃娃頭”、“卡通味”、“果凍色”的空洞符號將帶來功成名就和財源滾滾,結果是一場“80后”的理論破產,并制造出類似“大頭娃娃”藝術垃圾品。
現在該是全面反思“80后”精神破產的時候了。除了理論批評界、藝術媒體、畫廊商人之外,年輕一代更需要認識到:藝術不止是個體情感與獨立思考的體現,更是歷史進步的精神動力,而且它離不開藝術家開拓進取的智慧創造力。一代人不可能個個都是優秀藝術家,同樣不是每個藝術家都能功成名就。總之,任何盲從跟風者都是他人的藝術附庸,充其量不是低級藝人而已;凡是一名真正的藝術家,起碼能夠堅持個性張力、獨立思考、創新精神。大歷史之所以不會停滯萎縮,其內在動力來自人類的創新智慧和開拓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