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何鏡堂: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院長。
“直到今天,我才可以稍微松口氣,但我想,中國館還要經(jīng)得起時間的檢驗。”29日晚7時,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總設計師何鏡堂院士,在上海獨家接受本報記者專訪(上圖)。
冠軍方案曾險遭淘汰
談及中國館,何鏡堂的第一反應是轉(zhuǎn)過身打開行李箱,端出中國館效果模型,興致勃勃向記者作介紹。
“2007年4月25日,國家決定在全球華人中征集中國館的設計方案。當時我一聽到這個消息,非常高興,同時感覺作為一名中國建筑師的歷史責任非常重。我當時想,中國館一定要有中國特色,世博會又是總結人類科技文化發(fā)展成就的一個會,所以這個館必須與時俱進——于是我們團隊對中國館的總定位歸為八個字:中國特色、時代精神。”
何鏡堂還透露說,一開始共有344個方案請專家組評,“東方之冠”由于效果圖比較朦朧,結果落選;可20進8入圍的方案中也沒有特別突出的,組委會又去翻那些被淘汰的方案。最后,評委希望同時起用“東方之冠”和清華大學的方案,問何鏡堂是否可以跟清華聯(lián)合設計,由他帶領團隊。“這是一支非常出色的團隊——集中了京、滬、穗三地建筑界的精英,分工明確,有很好的合作精神,這也開創(chuàng)了中國建筑師合作的先例。”何鏡堂自豪地說。
用10個月決定穿什么“衣服”
今天,莊嚴華美、層疊出挑的“東方之冠”已成為上海世博會標志性建筑,無論外形和內(nèi)涵都獲得廣泛認同。不過何鏡堂也坦言:“曾經(jīng)很有思想負擔,擔心搞不好被大家罵很慘。”
何鏡堂說,最初想把中國館設計成“中國紅”,可何為“中國紅”?何鏡堂心里不踏實,“紅色在大型建筑中非常難用好”。大約10個月的時間,何鏡堂和他的團隊都在操心中國館該穿什么“衣服”。何鏡堂告訴記者,他還特地去買了盒中華牌香煙,差點用了“中華牌香煙盒紅”。后來專門成立了一個由建筑、光學、材料、規(guī)劃、燈光、顏色等方方面面專家組成的委員會進行反復討論。現(xiàn)在人們看到的中國館外衣的紅,其實是由四種紅組成,遠看和近看可以呈現(xiàn)不同效果,空間和層次感非常好。
“當我們的工作與全社會的需求一致時,就會激發(fā)出巨大的能量。中國館可以說是舉全民之力建成的。”對這一點,何鏡堂無比感慨。
【對話】
“它能鎮(zhèn)得住人”
記者:中國的文化符號很多,包括漢字、京劇、出土文物,您的團隊最后選擇了斗拱,這有什么寓意嗎?
何鏡堂:它有四根粗大的方柱,托起斗狀的主體建筑,層層疊加,秩序井然,越抱越緊,看似零碎的部件,卻有難以估量的承載力,可以托起千鈞重量。以前光看圖紙感受還不強烈。現(xiàn)在看這個建筑很雄偉,又標志著中國的文化。很多人進去后有一種場所感染力:經(jīng)過百年屈辱,我們國家站起來了,有種民族振興感,它能鎮(zhèn)得住人。而且前來參加世博會的外國人一望便知它是中國的。
記者:您如何看待一些爭議的聲音?您認為它會成為上海的新地標嗎?
何鏡堂:對于任何一個建筑,誰都可以提意見。建筑沒有100分,沒有最好的建筑,只有相對適宜的建筑。這三年,中標前中標后,非議和肯定都有,我和我的團隊都被一種壓力和幸福包圍著。事實上一個好的建筑,可以給人多方位的觀察和理解,引發(fā)豐富的聯(lián)想。但在以往中國參加的多次世博會里,都未留下像樣的中國館,最近幾屆給人的印象就是加點琉璃瓦,掛幾個大燈籠,建筑意象缺乏創(chuàng)新。此次上海世博會的中國館,既有傳統(tǒng)又有創(chuàng)新,至于能否成為地標建筑,我想還是留待時間來檢驗吧。
記者:您如何評價“東方之冠“對于社會的影響?
何鏡堂:我認為中國館給了中國文化一種自信,它的標志性、力學美感和文化內(nèi)涵都將大大提升中國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時它給中國建筑師帶來了自信,在中國一些大城市,很多新建筑都出自國外建筑師之手,像“鳥巢“、央視總部大樓。中國館向世界證實了中國建筑師的實力和水平。
記者:中國館還有哪些亮點?
何鏡堂:現(xiàn)在中央美術學院的團隊在為布展做最后的沖刺,包括園林綠化、VIP廳、咖啡廳的建設等等。中國館前面是“九州清晏“的大型城市花園,園林是一大亮點。27000平方米的屋頂平臺,由8個被水環(huán)繞的島嶼組成,運用了太陽能、雨水收集等節(jié)能環(huán)保技術,同時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屋頂花園。站在69.9米高的觀景平臺上,遠可眺望黃浦江和上海城市輪廓,近可俯瞰世博園區(qū),今后還會成為上海市民一處休閑場所。層層出挑的倒梯形設計的中國館本身還是一個天然的巨大的“遮陽傘“,六七月份正熱的時候,參觀者可以聚集在這里乘涼。
記者:可以想象中國館開放后面臨的人流壓力,設計是如何考慮人流疏散的?
何鏡堂:中國館四面均有出入口,4根立柱里每個放置了3部電梯,人們進來后直達49米高的核心展區(qū),欣賞反映當代城市化進程的電影“東方足跡“,還有放大至128米“鋪“滿整個墻面的《清明上河圖》,再通過自動扶梯到達各展廳。根據(jù)專家的設計,一部電梯每小時可運送800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