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試教育是一種以應付升學考試為目的,不注重學生全面素質培養的教學模式。教育專家認為,應試教育使學生片面追求考試的成績,增加了學生的學業負擔,抹煞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有的學生甚至因壓力過重導致精神問題,阻礙了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今天,教育界已經普遍認識到應試教育的嚴重弊端,而美術界卻又出現了疲于“趕考”的“應試畫家”。
近年來,由官方或半官方名義舉辦的各種美術展覽愈來愈多。這一方面為畫家提供了更大的交流平臺和展示機會,另一方面,由于展覽評選和評價機制的不完善,如作品選送和篩選過程中存在各種漏洞,評選程序和方式不夠科學,評審委員的組成缺乏應有的學術審核(一般由各藝術單位的主要領導或主要領導推薦的專家組成),評獎觀念滯后,入圍和獲獎名額分配不合理等,以及一些畫家過于功利的心態,也給當前美術發展帶來了諸多負面效應。在一些畫家看來,藝術創作的目的就是參加官方主辦的各種展覽和獲得獎項,最終的目標就是為了獲取美術圈里的“通行證”、順利晉升職稱或迅速提升知名度,進而讓作品賣個好價錢。不知不覺中,這些畫家從單純的藝術追求轉向了謀求一份又一份漂亮的美術答卷,成了“應試畫家”。
“應試畫家”在久經沙場的歷練中積累了豐富的“應考”經驗。他們以展覽大賽章程為“考試大綱”,苦心揣摩其中的“奧秘”;以由少數服從多數所產生的評委會集體意識的審美導向和審美局限為“評卷標準”,嚴格遵循;以歷屆《獲獎作品集》為“應考范本”,從中找到與自己“對口”的作品類型,研究其在眾多參評作品中最具視覺沖擊力的“成功”經驗,或分析這類作品技法套路的特點,以變相模仿某種技法或將多種技法進行拼湊的方式,去套用區別于被模仿作品又適合展覽“路子”的題材和內容,經過一段時間的閉門造車,具有個人繪畫“風格”的作品就誕生了。這樣的作品盡管像“摹仿秀”節目一樣滑稽可笑,卻切中了大多數評審員的“口味”和展覽的“風向標”,反而頻頻入圍和獲獎。據說,杭州某高考輔導班曾流行一種畫蘋果的套路,號稱“十三筆”,暗部用什么色、亮部用什么色、明暗交界線用什么色、投影用什么色都有固定的套路和排列的順序,據說學起來既容易又能拿高分。“應試畫家”的高招與考生畫蘋果的絕招顯然不謀而合。技術上的簡單化和輕而易舉的獲得成功,誘使更多的急功近利者競相效仿。于是,各種投機取巧的創作套路應運而生,臨摹照片者有之,死磨硬摳者有之,套用歷屆獲獎作品繪畫風格和形式者有之,運用“剪刀加漿糊”東拼西湊者有之,施展獨門絕技者有之……技術的炫耀、功夫的比拼、奇拳怪招的亮相、視覺沖擊的競技……流行的、表面的、空虛的、偽裝的……這一切魚龍混雜、真偽難辨。“應試畫家”只崇拜屢屢獲獎的“名家”、“大腕”,只關注展覽大賽中的獲獎作品,面對西方藝術名作和中國傳統藝術經典卻無人問津,面對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卻無動于衷。“應試畫家”通常不關心獲獎作品的學術高低,也看不到優秀作品的內在優勢,僅僅盲目模仿獲獎作品風格化的表面樣式。某某先生的中國畫作品頻頻獲獎,接下來就有了大幅面、滿構圖的精雕細刻;某某老師油畫作品頻頻獲獎,接下來就有了武大郎式又矮又傻的形象充斥畫界;某某畫家版畫作品頻頻獲獎,接下來就有了……“應試畫家”在評委會集體意識的導演中忙碌地奔波,常常名利雙收。然而,這樣的創作目的和創作方法使畫家喪失了藝術的靈魂和繪畫的個性。“應試畫家”的繪畫感覺都被往屆獲獎作品的印象殘余所俘虜,成千上萬的作品相互雷同,不過是早已熟悉的那二三十副面孔而已。
這個龐大的“應試畫家”群體,以共同的“學術”志向和行為目標在美術領域營造了一個與學術相悖的“學術”環境,并形成了一股“學術”勢力。這股“學術”勢力反過來不僅使“應試畫家”堅信了自己的“學術”方向,而且動搖了更多成長中的青年畫家,使“應試畫家”的隊伍更加龐大。當一些“應試畫家”的“學術”聲望不斷提升,并具備了學術展覽的評審權,這股“學術”勢力便可以在當代美術的舞臺上呼風喚雨了。面對如此強大的“學術”勢力,一些才華橫溢的年輕藝術家雖有獨辟蹊徑的勇氣和能力,卻也只能四處碰壁,迫于生計,暫時也不得不加入“應試畫家”的“學術”行列,但是等他們到了可以無需為生計而憂的年齡,恐怕早已失去當年對藝術的那分激情和敏銳,也成為蕓蕓眾生中平庸的一員了。
“應試畫家”的學術悲劇何時才能真正引起美術界的重視呢?(文/宋永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