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畢加索是災難嗎
48幅油畫、7幅版畫、7座雕塑,涵蓋了畢加索從14至90歲的62件作品,從童年、藍色、粉紅、立體主義、新古典主義、超現實主義到蛻變、田園8個創作時期。畢加索7位女人中的6位,以及3個兒女都出現在這些作品中。此外還有50幅反映畢加索生活與工作的照片,從虛實兩種語境展示了大師的藝術歷程。
上海舉辦的“2011年畢加索中國大展”堪稱國內有史以來“最高級別的世界藝術大師個展”。可兩個多月過去,華麗登場的大展時近落幕卻顯得有些冷清。據主辦方透露,此次大展人氣欠佳,票房收入不到預期的一半,恐有賠本的危險,原因是--“觀眾看不懂”。
“這藍色三尖角是一只裝著水的杯子,這條棕色圖案代表煙斗……”作品《玻璃杯和煙斗》前,一位來自美術院校的大學生講解員侃侃而談。幾位山西口音的大叔大嬸滿臉狐疑:“沒看出來呀?你怎么知道藍色就代表水,棕色代表煙斗?”類似情景每天都在展覽現場上演。面對大師作品,“畫的是什么”、“表達什么意思”是語音導覽器和人工講解員,甚至每天下午的專家講座都在努力回答的問題。展廳出口處,一些觀眾抱怨:“看不懂,又不讓照相,這錢白花了……”
“攝影藝術把繪畫從文字中解放出來,包括故事,甚至包括主題……畫家不應該利用失而復得的自由去做點別的事嗎?”畢加索必須另辟蹊徑。他像孩子般不知疲倦地發掘各種新奇、另類的方式,為古老的藝術與傳統的情感尋求全新的表達。一切既定的規則、傳統的觀念甚至世俗的倫理道德,都成為他挑戰、拆毀和重建的對象。對此次畫展來說,解說員和專家首要該做的不是拼命向觀眾灌輸藝術史料、美術常識、畫家生平和作品背景,而應想辦法將觀眾從這些信息的桎梏與干擾中解放出來,引導他們直觀地面對作品,自由地表達感受。這種感受可以是喜歡,也可以是厭惡;可以是認同,也可以是抨擊。畢加索在作品中所尋求的從來就不是理解與認同,而是自由的表達。
觀展是一種審美活動,而非學術研究,首先訴諸的是感官與情緒,其次才是思想與認知。真正的災難不是“看不懂”,而是“不交流”、“沒感受”。背景資料、藝術知識的了解,可以提供一些參考,但絕非指導和答案。不是說看畫展就不需要做“功課”,而是說當下國人最急需的不是惡補藝術知識,而是培養健康的審美習慣--拋開固有觀念的束縛,放棄對創作意圖的猜測,在自然、開放的狀態下與作品真誠對話。健康的審美應如陳丹青在此次大展最后一堂專家講座中呼吁的那樣:“像小孩,像鄉下人一樣質樸地面對一件作品……我們要的不是懂而是啟示。”
此次畢加索大展票房慘淡、人氣寥落的原因,除了國人對畢加索和西方現代藝術缺乏了解外,很大程度上歸咎于所有人都糾結在“懂”與“不懂”上,似乎“看懂”才是終極目標,“看不懂”就是災難。如果策展方、專家通過媒體向觀眾傳遞這樣一種信息:對畢加索的作品,你不一定非得看懂,重要的是去感受,恐怕會有更多觀眾有興趣和信心走進這次難得的藝術盛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