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單霽翔在主題為“深化文體改革,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記者會上。
全國政協委員、新上任的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今天在全國政協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故宮將進一步擴大開放面積,為所有來故宮參觀的觀眾做好服務。但究竟如何開放還需要進行具體的考慮,比如怎樣應對日益增長的人流壓力。
失竊門、錯字門、會所門、哥窯門、拍賣門……去年,“十重門”曾令故宮博物院陷入輿論漩渦,面臨前所未有的公信力挑戰。今年1月11日,原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接任故宮博物院院長,“十重門”后的故宮如何重獲社會信任,成為擺在這位新任院長面前的嚴肅考卷。
在全國政協今天舉行的記者會上,單霽翔對記者關心的話題進行了回應。單霽翔說,故宮博物院有著87年歷史,故宮更是有著近600年歷史的文化遺產,對于故宮的發展應該從長遠的角度來考慮,而不能用短期的目標來衡量。“每走一步要走得實實在在,要走得扎扎實實。”
按照故宮總體規劃大綱,故宮完全修繕后的開放范圍將擴大,目前為30%,2020年將擴大到60%。
但他同時表示,究竟如何開放還需要“智慧”來進行具體的考慮,如何應對日益增長的人流壓力就是個問題。單霽翔說,1949年故宮的參觀人數為100萬,2002年達到700萬,去年則高達1420萬。“真不敢想象按照這個增長速度到2020年將會有多少參觀者。”
“我們只有一個故宮,既要為所有來故宮參觀的觀眾做好服務,也要把故宮永恒地傳給未來世代,這是一個很大的矛盾。”單霽翔說。
正因為有這樣的顧慮,近年來經過修繕的一些空間還是不敢對外開放,如雨花閣、倦勤齋、三希堂等。單霽翔舉例說:“三希堂只有七八平方米,進去七八個人還可以,要是進去七八十個人,那就被踏平了,就沒有未來了。”
單霽翔所說的“智慧”包括:“我們也把倦勤齋、雨花閣、三希堂做成了數字故宮的一部分,通過大屏幕,觀眾可以自由游覽這些不能進去的殿堂和場所。”
故宮還計劃在2016年把紅墻內的辦公室搬到紫禁城紅墻以外的區域,以騰出更多的空間讓給觀眾。
“我們希望在開放和保護中找到平衡點。”單霽翔表示。
他對記者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一定要惠及民眾,一定要讓廣大民眾享受到文化保護對現實生活帶來的好處。只有廣大群眾從文化保護中得到利益才會傾心保護文化遺產,文化遺產才能給廣大民眾帶來更大的好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