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現代社會中,中國傳統繪畫應該如何發展才能更適應時代、適應社會?
馮遠:中華文化五千年歷史是無可置疑的,但它在成為巨大精神物質財富的同時,對現代社會的發展也起到了紐帶作用。中國畫需要不斷發展,每一個藝術家作為歷史長河中的一員只能在他力所能及的條件下完成一小部分任務。如果藝術作品能像傅抱石、宋文治、亞明以及錢松喦那樣具有獨特,或者在理論建樹上有它的貢獻,這都是了不起的。歷史長河需要無數個成功的藝術家連接起來。
環顧西方藝術兩百年來的發展,它的整個變化光怪陸離、跌宕起伏遠遠超過了中國美術史平穩的發展。但即使這樣,我仍然認為傳統藝術在今天有三個作用:
一是我們需要有一批藝術家深入研究傳統藝術,研究各個時期的藝術繪畫,并且用扎實的功夫將其傳承。
二是用傳統中國畫的部分技巧創新與發展以現實主義精神為主的主流藝術。用傳統的繪畫與平面線條、平面結構透視這種筆墨的方式來表達現實主義的題材,主題內容和對象是變化的,但筆墨技法有跡可尋。這也正是我所走的路。在我的藝術創作中,吸收了西洋的線條,改變了人物造型,用大寫意的山水和花鳥的技法嘗試表達人物的豐富性,形成山水的新面貌。
三是提取傳統的藝術精華,重新解構,按照現代藝術或者吸收西方現代藝術的理念進行重組。
在這三條發展方向中,我們更注重繪畫的形式、語言、風格等技巧的創新,包括材料的創新。因為我相信材料的變革必將引發藝術審美的變革。就像當年的洞窟壁畫變成絹帛畫,后來又變成宣紙,以及到今天各種巖彩畫、重彩畫等等。所以今天如果能研發一張紙既能表現水墨寫意的意境,又有油畫布的堅韌、滋潤,這就是一種材料變革,也必將引發一場革新。
三種風格分別代表三個中國畫的發展方向。我們在縱向了解中國文化的時候,曾經以中國文化的穩定和推陳出新,從內部走出一條創新發展之路,但是我們也同樣可以有效、有選擇的吸取外國藝術來加大中國畫的變革力度,真正形成百花齊放的面貌,并經歷歷史的淘汰,讓真正有價值的藝術存留下來,成為中國畫現代傳統的一部分。
記者:您認為中國畫目前存在什么問題?可以用什么辦法緩解中國畫目前的問題?
馮遠:中國畫數量遠遠高于質量。這個時代有些浮躁,這不僅來自藝術家,也有社會原因,更來自我們加快文化建設的各種功力的心態,這就造成我們大量與政績有關的活動,這本身也沒有什么錯,但是作為現象,如果能夠減少活動,增加一些定力,來認真對待每一件作品是必須要做的。需知這些作品在社會上流傳要遠遠超出我們的自然生命。今天我們應付了社會、應付了市場、應付了他人,多少年以后,這些作品仍始終會在流通領域。我們不缺數量,我們缺的是質量,缺乏足夠虔誠的心態下完成的作品。而質量是在普遍水準提高的基礎上才能產生的那些大師級的作品。
所以,從從個人來講,藝術家要有一些定力,從社會角度來看,我們要強烈呼吁,加強批評的聲音,這是一種制約與監督。另外,減少活動的量,加強作品的質量,是藝術家要加以警醒和必須掌握的,否則我們不僅浪費了納稅人的錢,也可能侵犯了企業家的贊助,侵犯了藝術家作品的質量,也損害了我們的生命。這是要不得的。
同時藝術家要讀書,要讀四書五經、經史子集,要關心國家大事,了解社會熱點,藝術家不能僅陶醉于筆墨色彩之中,不能僅滿足自得其樂之中,尤其不能有自我夸張膨脹。很多藝術家很有才氣,但他們忙于應酬,幾年以后這種專業技巧就會被個掏空,知識結構會變得蒼白,對社會的認識會平面化,就很容易陷入畫匠和熟練工之流。
此外,社會處于轉型期,必然存在許多弊端,但是古今中外,也沒有完全完美的社會,沒有一個絕對好的發展時期,都是在良莠不齊中曲折發展,也因為這一點,歷史中留下的大師總是少數,每個藝術家只能在個人可能的范圍內發揮作用。
記者:您對目前年輕藝術家有什么建議?
馮遠:首先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人之向善,如果藝術家沒有一顆追求真善美的心,又怎能創作出打動觀眾的作品呢?其次,需要經歷一些磨難和歷練,古訓有云“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所以自覺尋找磨練自己的機會,來考驗自己并實證自己的能力和內心的強大。當我們有了一顆良善的心,有了精湛的技藝以及對世事的洞察和高超的審美眼光,就能創作出好的作品。
記者:你取得藝術成功的訣竅是什么?
馮遠:只能說我走了一條自己的路。其實沒有什么訣竅,只是非常勤奮,我犧牲了大量的娛樂休閑時間,抓緊畫畫而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