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曾經留下詩仙、詩圣的足跡;這里,曾因旗亭畫壁、曲江流飲傳下千古美名;這里,從秦至唐都是文人墨客吟詠酬唱之地。就在這里,就在長安,第二屆中國詩歌節,終于在人們的殷切期盼中開啟華幕。
由文化部、中國作家協會、陜西省人民政府主辦,西安市人民政府承辦的第二屆中國詩歌節,是繼中國藝術節后文化部主辦的又一國家級藝術盛會。從5月23日至28日,詩歌論壇、群眾詩歌文化活動、優秀劇目展演等6大類60余項活動,在古都西安以及分會場延安和臨潼陸續舉行。150余位各地著名詩人、學者的云集,數百萬群眾的朗誦,讓古都西安真正成了詩歌的海洋。
從馬鞍山到西安
早在2005年10月,首屆中國詩歌節曾在安徽省馬鞍山市舉行。因為李白長眠在這兒,從1987年開始,該市每年都舉辦自己的詩歌節。據文化部藝術司副司長劉中軍介紹,首屆詩歌節結束后,許多城市都積極進行了申辦,文化部最終選擇了西安,一是由于唐詩代表了中國詩歌的鼎盛時期,影響極其深遠,二是西安市表現出的誠意打動了主辦方。
從格調高雅、品味不俗的開幕式文藝演出《盛世中華》,到主題為“當代詩歌的時代精神與大眾審美”的詩歌論壇;從“曲江流飲”、“雁塔題名”重現古城,到《李白》、《杜甫》跨越時空的再度“相會”;從“長安雅集”大型書畫展覽,到萬名學生在大雁塔北廣場的集體詩歌朗誦,第二屆詩歌節讓所有人眼前一亮。在采訪中,關于詩歌節,“隆重”“輝煌”“震撼”是記者聽到最多的字眼。
閉幕式上,西安市文化局局長嚴彬感慨地說,所有參與詩歌節籌備和舉辦的工作人員,現在終于可以松一口氣了——從得知申辦成功的那一刻起,他們的心就沒有放下來過。
名家薈萃 重現盛唐詩景
在第二屆詩歌節的邀請名單上,舉目便是謝冕、屠岸、鄭愁予、汪國真這樣耳熟能詳的名字,甚至還有一位海外來客:來自美國的女詩人Jane Hirshfield。這些人中,既有新詩詩人、舊體詩詩人,又有詩歌評論家、理論家,既有德高望重的詩壇名家,也有初出茅廬的網絡新秀。來自各個地區、各個民族,有著不同年齡層次和不同風格流派的詩人們匯聚在昔日的長安城,一同帶領詩歌回“家”。
在西北大學和陜西師范大學分別舉辦的兩場詩歌論壇上,詩人們以“當代詩歌的時代精神與大眾審美”為主題,在講壇上慷慨陳辭,引得在座的詩人和學子激情澎湃、掌聲雷動;在曲江池遺址畔舉行的“曲江流飲”活動上,詩人們閑庭信步,就著半分酒意即席詠出首首佳作;在鐫滿唐詩的唐城墻遺址公園回音壁間,詩人們欣賞著孩童們稚嫩而清脆的童聲朗誦,禁不住感慨:詩歌的再度繁盛已然不遠……
詩歌盛會 掀起全民熱潮
“詩歌藝術的盛會,人民群眾的節日”——這是中國詩歌節一貫的辦節宗旨,此次詩歌節更以“群眾的參與性”和“活動的豐富性”為突出特點。
自3月起,本次詩歌節的主要群眾文化活動“詩滿長安”就已正式啟動。從3月29日上巳節至5月28日詩歌節閉幕,群眾詩社、合唱團、學校等文化團體便開展各種唱詩、誦詩的文化活動20余場,范圍遍布西安市十三個區縣的公園、廣場、校園等場所。除此之外,其他群眾性的文化活動也開展得有聲有色,包括唐遺址公園千人吟誦唐詩、未央區大型群眾文化誦詩,以及在臨潼、延安等地舉行的數十場分會場活動。學生、軍人、農民、殘疾人,都踴躍參與到詩歌節的活動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西安市教育系統全力動員,號召全市學校緊緊圍繞“盛世中國·詩意長安”和“陽光下成長”的主題,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藝術活動,舉辦了形式多樣的詩歌朗誦比賽,形成了“校校有活動,班班齊參與”的濃厚氛圍。
5月25日,更有來自西安多所學校的萬名中小學生組成矩陣,在巍巍雁塔旁,在噴泉與音樂的合奏下,分《秦詩秦賦》、《漢魏遺韻》、《漢唐雄風》、《古國眷戀》、《獵獵紅旗》、《世紀強音》、《盛世30年》、《暢想未來》等八大篇章誦詩,學子們時而身穿漢服,時而身著盔甲,從《詩經》名篇到李杜佳作,恢宏的誦詩氣勢、別出心裁的舞蹈和配樂,帶領親臨現場的詩人和觀眾們穿越時空,回歸詩境。
此外,詩歌節期間的多場書畫展,包括北京人藝的《李白》、浙江小百花越劇團的《陸游與唐婉》在內的20場全國精品舞臺劇目展演,也都讓古城的人們大飽了一回眼福。
據悉,本屆詩歌節還將給西安留下一份特別的禮物——在詩歌節尾聲階段,位于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的第二屆詩歌節“詩之源”藝術廣場工程將在西安啟動。詩歌山、新詩碑林等雕塑藝術群落也將在大明宮“詩之源”藝術廣場漸次落成,這些藝術作品將成為第二屆中國詩歌節的永久留念。
“國內的詩歌節我參加過許多,但掀起這種全民性詩歌熱潮的,還真是頭一遭。”詩人屠岸在接受采訪時告訴記者,“有這么多孩子在熱愛詩歌、朗誦詩歌,我深深地感覺到,中國詩歌的振興指日可待。”
來自西安的萬名中小學校師生齊聚雁塔北廣場共同詠誦千古佳句。
不光是背誦,更有深情的流露。
孩子們扮上古裝的新奇表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