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頭會館》排練照
“我們不能因為藝術家的奉獻,就不去努力(改革)。”北京人藝院長張和平前天透露,人藝藝術家們期待已久的機制改革將從新劇《窩頭會館》開始啟動,第一步就是大幅提高演員的演出費。
在《窩頭會館》的排練廳里,曾因裝修被擱置在角落的四個大字“戲比天大”又被高高掛起。“人藝還保持著一種殿堂風范,這些演員很在乎人藝這塊招牌。”張和平說。《窩頭會館》的主演宋丹丹、何冰、楊立新、濮存昕這些活躍在影視劇一線的演員,一集電視劇的片酬能達到10萬元左右,但他們卻情愿為了一部話劇在劇院里一待半年多,不去計較得失。
不過,和演員們的奉獻精神、人藝的殿堂位置相比,演員的演出費卻顯得有些寒酸。劇院原先規定演出費最多不超過1000元,男主角何冰在《鳥人》中一場的演出費只有800元,濮存昕則是500元,其他角色就更少了,同樣一場商業話劇他們的報酬都要翻幾番。正因為如此,人藝機制改革就從演出費入手,邁出了第一個“小步”。在《窩頭會館》中演出費將提高50%,最高達到1500元。這個數目雖然還是沒法和影視劇相比,但至少讓演員們看到了劇院對藝術家的尊敬。張和平說,人藝機制改革的原則是“小步快走”,今后還將在其他方面陸續推進改革。
“人藝的輝煌是劇本的輝煌,低谷時期也是因為沒有好劇本。”張和平透露,自己在來人藝之前就確定了將來工作中的重點之一就是劇本的建設。而與他相識20多年的劉恒正是此中高手,他的劇本成活率非常高。因此,在還沒有確定寫什么戲的時候就先確定了讓劉恒來寫。從最后《窩頭會館》的劇本來看,張和平相信劉恒有可能為人藝帶來一個經典。
近些年,在劇本荒之外,人藝導演方面也有很大隱憂,許多人認為人藝演劇風格的繼承遇到了一個坎兒。此次,《窩頭會館》也承擔了培養新導演的“試驗田”功能,由有意嘗試導演的演員宋丹丹、楊立新、何冰做分場導演。由演員轉行做導演在人藝歷史上也并不鮮見,藍天野、蘇民、林兆華都是如此。張和平認為,像宋丹丹、楊立新、何冰這樣在人藝泡大的演員,對人藝風格非常熟悉,有著更深刻的理解,遠比一個中戲培養出來的導演更能導出人藝的風格。
據悉,將于9月25日上演的《窩頭會館》自8月15日開票以來已售票5300余張,總票房達到100多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