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至6日和2月8、9日在國家大劇院即將上演六場漢堡芭蕾舞團諾伊梅爾版的《茶花女》。據介紹,這部舞劇雖不及《天鵝湖》、《睡美人》那樣為觀眾熟知,但是在20世紀的芭蕾史上,這部作品也絕對算得上是一部少有的佳作。這部作品沒有眼花繚亂的陀螺轉,也沒有滿場飛躍的連續(xù)大跳,《茶花女》不是勝在炫技,而勝在一種細膩的舞蹈抒情。
漢堡芭蕾舞團是德國四大芭蕾舞團之一,歷史可以追溯到300多年前的1973年約翰諾伊梅爾出任漢堡芭蕾舞團團長。在他的帶領下,漢堡芭蕾舞團成為德國舞蹈界的領軍人物,并且很快獲得了國際上的認可與贊譽,被稱為“當今世界氣魄最恢弘的芭蕾舞團”之一。漢堡芭蕾舞團上一次在中國內地演出是在1999年的北展劇場,當時的劇目是《仲夏夜之夢》。但是因有些觀眾不太自覺,導致現場觀演氣氛非常不好,諾伊梅爾很生氣,一度想停止演出。此后他便表示不愿再來中國。這也正是國家大劇院舞蹈總監(jiān)趙汝蘅花大力氣邀請漢堡芭蕾舞團和諾伊梅爾來到北京的一個重要理由,讓諾伊梅爾看看現在的中國不再是他記憶中的樣子,北京也是和十年前完全不一樣的北京。我們有專業(yè)的劇場,更有專業(yè)的觀眾和評論。自2003年,漢堡芭蕾舞團演出的《茶花女》作為香港藝術節(jié)閉幕大戲之一就曾到過香港。所以說對于內地觀眾來說,《茶花女》2010年新年才來到內地,可謂是一個遲到的經典。同時它的到來也是我國觀眾藝術修養(yǎng)提高、藝術氛圍濃厚、藝術設施健全的一個最好見證。
帶著這樣一種情結,我觀看了《茶花女》上演前的彩排演出。整場演出分三個章節(jié),并且諾伊梅爾采用了與原著一樣的倒敘手法進行敘述,同時穿插了“閃回”的畫面和插敘的表現形式,這種手法盡管在文學作品中很常見,但在芭蕾舞劇的創(chuàng)作中則算得上是創(chuàng)舉了。整場演出對于人物心理的細膩刻畫及戲劇情節(jié)的巧妙描摹以,堪稱“戲劇芭蕾”的經典,許多段落的精彩設計充分運用了舞蹈及舞臺藝術的特長,令人大呼過癮、拍手叫絕。其中一段以同是“交際花”身份出現在芭蕾舞臺上的名伶曼儂,影射茶花女悲慘命運的舞段不僅舞蹈編排精彩絕倫,隱逸其中的人物內心的掙扎與微妙變化,更是以令人意想不到的手法被巧妙的展現,給人以視覺與心靈的雙重震撼。
坐在一度被認為藝術殿堂的國家大劇院,也不能不讓人關注到那些美輪美奐的舞美設計,為該劇著實加分不少,既有豪華絢麗的貴族宮廷,又有簡潔凝練的純白空間,將舞劇中真實與虛幻、現實與想象、夢境與回憶、向往與失落的巨大反差和強烈對比以十分“舞臺化”的手法展現于觀眾面前,贊嘆之余,心底最后的一絲神經也被牽入了劇情之中。此次前來觀摩排練的人很多,但是每章結束落幕之后,都能清晰的聽見演員們奮力演繹的呼吸聲。那呼吸聲透過帷幕穿透了我們心靈的深處。這些正在演出的演員們還沒來得及倒過時差,就緊張的加入了彩排中,在第二章的彩排中,一名男舞蹈演員在旋轉落地時由于疲勞不慎摔倒,在摔倒的一瞬間,他的上身和手勢依然演繹著舞蹈般的華麗,一點也不讓人覺得那是一次失誤,反而是幕精彩片段。那種對舞蹈一絲不茍的精神,頓時讓我對這個堪稱世界一流的芭蕾舞劇團又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據了解,德國漢堡芭蕾舞團擁有自己的學校和劇團,但是德國本土的舞蹈演員卻很少,他們面向各個國家招收優(yōu)秀的芭蕾舞演員,在現場我還看見了漢堡芭蕾舞團的一名中國芭蕾舞演員。并且還向我們講述了他是怎樣被選入團的,以及在德國學習和生活的一些情況等等。讓所有在聽的中國學生更加真實的接觸到了世界一流芭蕾舞團更真實的一面,從而更加堅定了他們從事芭蕾舞藝術的理想和信念。
我想這次《茶花女》在國家大劇院的演出,約翰?諾伊梅爾會很滿意,因為他會看到今天的中國觀眾對經典藝術的理解,解讀和重視的程度。遠遠超出了他的想象。在新年到來之際,諾伊梅爾攜手自己的得意之作《茶花女》來到北京,不僅給中國藝術界帶來了一份厚禮,同時也讓這部用舞蹈演繹的文學經典必將在中國得到前所未有的升華。自此,中國不會再是最后一個領略經典的地方,而是造就和發(fā)揚經典的土壤。
文/ 程海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