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照中國美術近代史上的普遍說法,潘天壽是中國文人繪畫的最后一個大師,那么,中國藝術(這里主要指美術)在剛剛過去的短短二十年的時間之中,以極快的速度從“古代”、“近古”走到了“現代”,在這樣一個濃縮的發展過程中,雖然也積淀了一定的“傳統”,但在更大的成分上可以說,中國當代美術是“沒有歷史”的。它在發展過程中沒有積淀下厚實的文化資源,直到今天,從藝術創作、批評到觀眾接受各個環節都存在著漏洞和遺憾。這使得今天的當代藝術陷入極大的危機之中。河清作為一個美術史論研究者,在留法多年的生活經歷中領悟到中國當代藝術的危機還有更深刻的政治、社會層面的根源,這促使他把關注的眼光投向美國在二戰后文化冷戰之中的文藝政策。《藝術的陰謀》就是他在這方面思考的又一本力作。
????河清在這本書中以美國在戰后以中央情報局為核心的文藝宣傳政策、方式、手段作為文字敘述的一根主線,通過眾多的實例分析,旨在揭示這樣一個鮮明的觀點:“國際當代藝術”既非“國際”亦非“當代”的藝術,是戰后美國人在“自由女神”的旗幟下,強行在世界上確立的“美國式藝術”。這部近30萬字的著作堪稱近幾年來國內當代藝術研究領域一部批判觀點鮮明的代表之作。河清以一種批判的反觀態度探詢了新的當代藝術取向,企圖力挽中國當代藝術危機的局面。
????時至今日,當代藝術對于許多人來說已經不是一個陌生的概念,卻絕對是一個陌生的領域。作為二十世紀藝術的重要內容,以非繪畫、雕塑為特征的當代藝術,從一開始就飽受爭議。在剛剛過去的北京雙年展學術研討會上,筆者在同眾多的中國大陸地區以外的藝術史學者、藝術家交流過程中知道:在海外,多媒體、裝置、行為等當代藝術的觀眾人群,遠沒有我們想像的那么火爆,而以陳列古代藝術文明為特色的大英博物館、法國的盧浮宮等場所卻永遠是門庭若市,可以說,在危機四伏的世界當代藝術同樣面臨“沒有歷史”的尷尬。
????河清通過對“美國繪畫”的橫空出世,并逐漸影響到歐洲和蘇聯、亞非拉,具體探討了“國際當代藝術”中的“中國制造”現象。他指出:美國在二戰之后動用強大的文化宣傳和藝術市場的力量,把原先非藝術的日常物品和行為確認為藝術,以“反藝術”、“反繪畫”的名義,宣告歐洲古典藝術“過時”,而把二十世紀60年代產生于美國的“波普”、“行為”、“裝置”、“概念”等宣告為“當代藝術”,由此強行把世界藝術中心從巴黎遷往紐約這一過程。在這一過程背后,是美國人標舉“時代性”掩蓋“美國性”,將“美國藝術”等同于“當代藝術”;同時標舉“世界性”掩蓋“美國性”,將“美國藝術”等同于“國際藝術”,以消解其他國族文化藝術存在的合法性的陰謀所在。而其最終的陰謀則是使代表美國文化的“自由女神”矗立到世界各地,取代不同的文化形式。
????河清所提出的理論與觀點和他前幾年的一本著作《現代與后現代》(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觀點一脈相承。通過他激情飛揚的文字可以看到,他希望通過對西方、國內當代藝術的實證發掘,激發國內藝術人和廣大讀者的思考并改變認識思維,建立健全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從《現代與后現代》到《藝術的陰謀》等一系列著作,無疑起到了這一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