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5日星期天開幕
月亮河當代藝術館啟動的第一屆月亮河雕塑藝術節,在5月25日開幕,是月亮河當代藝術館訂定二項的常態性大展之一,另一項是在秋季推出的亞洲藝術節,今年將作為當代藝術館的開館展。
以《源》作為第一屆月亮河雕塑藝術節的主題,宣示這是未來形成雕塑公園的起源,也宣示位于古代京杭大運河源頭的月亮河當代藝術館,對這片具有歷史意義的土地,肩負著發揚中華文化淵遠流長的歷史使命感。中國人的“飲水思源”概念,包含的意義深遠,這個“源”,是萬物一切的生與起,月亮河當代藝術館在古代運河的源頭誕生,以戶外的藝術大道和藝術廣場為域,起動了當代藝術館正式登臺亮相,以《源》作為展題也是用意深遠的。一個藝術館存在,不只是一個建筑物,不只是一些展覽活動,作為一個當代藝術館,它既是歷史縮影的切片,它也是當代文化的表演舞臺,它更是面向世界無限開放的平臺。
自古雕塑就是建筑藝術延伸為公共空間最有力的表述,雕塑是介入人文空間與公共空間可以嚴肅而認真探討的對象,它兼具備了實用的、美學的、觀念的或紀念性的呈現。戶外雕塑藝術不光是處在一個公共空間里以藝術為代言的角色,同時它提供的場域,成為了人與人,人與環境互動的實體媒介,帶來了一種文化的象征性的意義,而這個媒介真真實實的可以帶來一種精致的、人文的空間與思維??臻g本身的利用與建立,永遠是與人緊貼在一起的,在中國現代建筑公共空間越趨發展,公民社會越趨成熟的今日,由城市為基地展開對于雕塑與空間的探討,仍會持續成為最被關注的議題。
隋建國的最新力作《弦》,由七根直徑38厘米,每根12米高的鋼管,以弓弦的彎度安置在廣場上,并以逐步高升的位置,面向廣場入口。弓弦的彎度,隱喻上弦月、下弦月,貫穿地面的直立鋼管,象征月亮河所處地京杭大運河的南北通道樞紐的獨特性。地面上能見到噴飾美麗的經典五色加黑白極色的柱面,既古雅又時尚;而埋入地面的部分,象征大運河淵源流長的歷史時空,隱而未現卻真實存在。《弦》延續隋建國近年來對環境與空間的思考與探索,在雕塑的三維空間之外又加上時間之維,邁向創作新高度的作品,作品所呈現的不僅是真實的再現,也不是簡單以觀念取代實體的方式,是更深更廣的思考與表述。這件作品一方面延續他對歷史的態度,是他經典五色毛裝的延續,另一方面也是他對當下
中國崛起的一種反思,巧用了作為中國新城市景觀的筋骨鋼為媒材,在能見與未見之間,在陰陽黑白兩極之間,在柱子高度變化所隱喻的漸變音律之間,為大運河的生命的延續與月亮河藝術館的誕生,樹立起了一座充滿哲思的地標。
此次戶外定制的多數作品是以新世紀動漫(Animamix)美學為主線,意欲突出一種歡樂的、輕松的、詼諧的、諷刺的和年輕多彩的調性,包含了濃重的大眾文化元素。這些建構于游嬉與享樂之中的大眾文化,感官娛樂的消費文化,表達出來的造型顯示出高度的異化與個性化的表現,凸顯月亮河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以發展高端原創基地為目標的定調。此次展覽是在新世紀動漫美學的主張下,指向公共空間的設計與藝術的交融、包容與對話,闡述新世紀美學的形態,年輕活力、豐富多樣,無論對美麗、青春的崇拜心理,童話語言的表述,對媚俗的挑動或現實的譏諷,都散發著新時代氣息。
配合月亮河藝術大道的落成與開放,這次的雕塑展作為公共空間的藝術品,不光是走出了藝術館,而且可以說將公共展覽空間,同時連結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環境,真正將藝術生活化、社群化,在月亮河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內更凸顯了雕塑品在空間和周圍環境之間所產生的人文思考和意義,讓藝術與生活重疊,建立一種人文生態,逐漸構成一個真正具備由美學高度來有機引領潮流的空間,一個包含了觀者與藝術品對話的空間。事實上,公共空間的出現,并不等于完整城市空間的形成,公共空間需要放在一個可以被稱為公民廣場的空間內,在那里體現了人們自由平等的聚會。由此看來,當人們聚集在公共的領域中的時候,只是潛在的存在,而不是恒久的存在,在人們自由的行動或言論聚集的地方,公共空間也因交流與相互之間的激蕩而活化起來,一個是硬的空間,另一個是軟的空間。月亮河雕塑藝術節強調藝術是為了提供人們更美好的生活,藝術是為了彰顯人們內在的體驗,而形成的一個活體的開放空間,一個可以自由對話的交流空間,在這樣的空間里,新世紀的美學觀可以完善地被體現出來。
月亮河當代藝術館計劃未來持續透過國內外的大型展覽,強化當代藝術的亞洲影響力,國際的能見度,尤其每一年五月推出的雕塑節,圓滿的利用月亮河特殊的地理環境,特別是大型的戶外雕塑,為即將形成的藝術園區架構提出最有力的說明,使精心策劃以月亮河藝術館為核心所打造的月亮河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更進一步發展為以月亮河當代藝術館為靈魂的月亮河美麗人生的家園,逐步實現一個結合家居、旅游、休閑、運動、度假和文化生活緊密結合的全新創意生活領地,引領未來藝術館多角度發展的一種新概念。
展覽專輯在開幕后即將出版,由今日美術館所屬的出版社負責發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