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員群眾參與,讓大眾理解藝術
記者:在市場經濟下,動員的最好力量或許就是金錢,能否解釋一下為何以“城市動員”為出發點?
歐寧:動員這個詞是一個政治性很強的詞。我覺得目前在中國社會上流行一種懷念的色彩,我們在為物質奮斗的時候,很多時候有一種空虛感,沒有精神偶像的依賴,很多人在追念以前的集體主義時代。這個時候提出城市動員的主題,也是想知道排除商業或行政手段進行社會動員的可能性還有多少。這種動員還涉及到一種新的政治概念,就是說今天的普通老百姓可以出于自愿參與一些公共事務。中國的政治模式出現了一種新的轉變,賦予了城市動員新的含義,不像以前那樣帶著強烈的功利色彩。
這一次雙年展的對象就是普通市民,我們想通過大眾動員來培養他們參與的意識,并賦予這個來動員一些新的含義,即公民的建設。
記者:前兩屆雙年展的部分作品很難懂,今年的作品有否將專業內容和大眾互動很好地融合起來嗎?
歐寧:我們在挑選作品的時候,對參展人有一個要求,即希望表達專業的內容、深刻的思想,同時通過淺顯的方式來表達,找到和公眾溝通的辦法。我們希望所有的作品有藝術性、趣味性、參與性。這次的參展作品和上兩屆的一些圖表、論證不一樣,都是一些大型的可以使用的空間,有的作品還鼓勵互動,要求和公眾對話。
我們在網站上做出很多幫助觀眾理解作品的內容,還有導覽手冊,希望能盡最大努力做好作品和公眾的溝通,讓展覽更有親和力一些,讓老百姓覺得這是個和他們距離不是很遠的展覽。
2009深港雙城雙年展外圍展“蜉蝣劇場”:
活化城市更新中的閑置空間
作為本屆深圳·香港城市/建筑雙年展外圍展項目之一,“蜉蝣劇場”作品即日起至12月29日在深圳市公共藝術中心圓筒藝術空間展出;上周日,“城市更新中閑置空間的活化可能”研討會在深圳圓筒藝術空間舉行。歐寧(深圳·香港城市/建筑雙年展總策展人)、饒小軍(深圳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副院長、教授)、劉曉都(URBANUS“都市實踐”創建人)、李程(“悅行促進會”發起人)、張之楊(“局內設計”創辦人)、方維一(Archiplein都市建筑設計事務所創建人)、陳偉航(聯盟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創辦人)等建筑師與創意策劃人共同探討了“蜉蝣劇場”所提供的城市更新中閑置空間活化的可能性。
在城市更新過程中,一些區域的拆遷及其后續建筑過程,往往因為城市規劃、產權、地權問題,間隔較長時間,造成區域閑置。這種情況引發了新銳建筑小組Archiplein的關注與思考:此類閑置空間能否成為一種新的城市臨時公共空間,在土地供應緊張的城市中,轉化出社會或文化方面的效應?
Archiplein將思考化作行動,構建出作品“蜉蝣劇場”,并獲得2009深圳·香港城市/建筑雙年展接受,成為其延伸項目。“蜉蝣劇場”以上海城市建設中的若干典型為背景,標記了中國城市拆建中的變動瞬間,嘗試從另一個角度探討與解決城市化發展中閑置空間活化及利用問題,并希望借此引發社會對于此類型空間的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