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1963年10月生于江蘇,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現工作、生活于北京。張元曾被美國《時代周刊》推選為“21世紀世界百名青年領袖”之一,并于2001年被聯合國授予文化和平獎,是中國第六代電影導演的領軍人物。張元的處女作《媽媽》表現出對社會邊緣人群和弱勢群體的關注,以現實主義和關注個人命運為主的風格成為了中國第六代電影導演的開山之作。
張元無疑屬于“第六代”導演中的佼佼者之一。他對社會有種獨立的觀察能力,他對社會的觀察有著自己獨特的視角——放在了不被大眾所關注的青年文化和社會邊緣人群中, 并且帶著對主流價值觀的挑戰和批判性,對那些社會嬗變中的青年人的生命體驗予以抒寫與表達,試圖發現、挖掘和呈現被意識形態遮蔽的那部分的精神現實。在張元的作品中,一直有著對新的生成的思慮,《媽媽》、《北京雜種》都是見證。在這次為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所做的計劃中,有一個足以引起他自己興奮的問題:即我們周遭的邊緣的青年人在怎樣思考世界、思考自己的問題;怎樣在發展的洪流中安身立命;怎樣在現實中構思與世界的關系。
《有種》的構思起源于張元93年的一部影片—《北京雜種》。當時張元剛畢業不久,在古老的皇城北京他看到了這個城市中年輕人肆意宣泄的力量。如今,將近20年過去了,當初的一代人已經年華已去,張元又再次把目光投向這座躁動的城市,去發掘那些八十年代出生的人的生活狀態和生活方式。這一次,張元采取了海選的方式,在微博上發了一個報名啟示,召集那些“有一個躁動的心,不安于現狀”的年輕人前來試鏡,分享他們自己的故事與經歷。在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舉行的三天海選中,張元和他的團隊面對了兩百多個八十年代出生的年輕人,并進行了訪談。他們中有搖滾樂手、藝術家、演員、股票操盤手、保鏢、社會工作者、大學生、無業者,等等,所有來訪者的故事都給予張元驚喜和震撼。張元和他的團隊深入到每一個家庭里、工作室、酒吧去拍攝,在圖片和影像中去挖掘那些具有真實質感的生活。這些被拍攝的對象也將參與到張元接下來的影片拍攝中。這次,張元全程記錄了他富有創意的選角過程,先以人物的故事性和圖片的拍攝來確定人選,之后再運用這些人物的故事和他們的形象進行完整的電影創作。
3月18日,導演張元將對話藝術家劉小東,就展覽反映出的社會現象進行深入的探討。3月14日至4月11日,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還將定期放映張元的電影作品。
?
關于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是一座非營利的綜合藝術中心,由收藏家尤倫斯夫婦出資建造,2007年11月正式開幕。藝術中心推出包括知名和年輕藝術家的展覽,致力于打造一個通過教育、研究項目分享當代藝術體驗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