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故宮博物院今年底至明年將合作或各自舉辦多個活動,共同慶祝北京故宮博物院成立90周年。
據悉,目前雙方已確定合作舉辦“第5屆兩岸故宮學術研討會”,并已初步同意將各自舉辦“郎世寧特展”。而作為臺北故宮博物院單獨舉辦的第一個慶祝特展,“世界文明百品展─大英博物館珍藏展”將于今年12月以180多組件文物開展。
2013年11月8日至10日,兩岸故宮第四屆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辦,會議圍繞“乾隆皇帝藝術品位”主題展開深入探討。2009年至2011年,兩岸故宮博物院配合相關主題連續召開3次學術研討會,推動了兩岸故宮與海外學者的學術、文化、藝術的交流與合作。
作為明清兩朝24個皇帝皇宮的北京紫禁城,建成于1420年。隨著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末代皇帝溥儀于1924年被逐出宮,故宮博物院于1925年在紫禁城基礎上成立。
意大利人郎世寧1715年來華傳教后,即被康熙皇帝召入宮中,開始了長達50多年的宮廷畫家生涯。
在近日舉行的新春媒體茶會上,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介紹了去年的重大展覽活動及今年計劃。去年,臺北故宮參觀總人數達450萬多人次,在嘉義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博物館建筑工程動工,先后舉辦“嶺南畫派特展”、“清高宗的藝術品位特展”、“蒙娜麗莎500年:達文西傳奇”等重要展覽,文創商品“朕知道了”紙膠帶風靡熱賣。兩岸故宮博物院院長年內也實現了互訪。
今年,臺北故宮博物院將推出“錯覺藝術大師——艾雪的魔幻世界畫展”、“明清文房珍玩常設展”、“院藏宋遼金元玉器”、“院藏明清花器展”等,并組織文物赴日本“神品至寶展”。
■相關報道
單霽翔:兩岸故宮同根同源藏品各自精彩
“是不是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文物比北京的好?我認為是臺北故宮宣傳得好。因為沒有足夠的展覽空間來展出,所以我們宣傳力度不夠。現在有了更大的展覽場所,我們也敢說了。”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2月21日表示。他來到中國記協“新聞茶座”,以“如何建設‘平安故宮’”為主題與記者們交流。
在回答臺灣記者關于兩岸故宮文物交流問題時,他表示,兩岸故宮同根同源,將于2015年共同慶祝90周年院慶,已初步同意將各自舉辦“郎世寧特展”。對于臺北故宮文物不能來大陸展出問題,他表示,這不是兩個博物院層面上能解決的問題,需社會各方面關注和努力。
單霽翔說的更大展覽場所,是指“平安故宮”工程,正在修繕中的午門和雁翅樓地區將形成的占地2800多平方米大型現代化博物館展區,2015年作為展廳投入使用后,將讓更多深藏閨中的文物有機會“露臉”。
事實上,北京故宮的國寶級文物絕不在少數,如《清明上河圖》、《韓熙載夜宴圖》、《五牛圖》、《伯遠帖》、《中秋帖》、成化斗彩三秋杯、乾隆各色釉大瓶、明代銅鎏金釋迦牟尼坐像等,“臺北有文物沒故宮,北京有故宮沒文物”的說法顯然是誤解。
雖然在文物藏品方面兩館不相上下,但單霽翔坦承文創產品開發方面確實要向臺北故宮學習。“我們現在開發出6000多種文化產品,下一步要在質量上提升”。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去年來北京,就曾在“故宮商店”買了寫著“朕就是這樣的漢子”的文化衫。“今年我們在故宮商店里只售賣故宮的文化產品,不會再有大路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