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名稱:鏡像——寓言與謊言
策展人:吳鴻
展覽時間:2007年4月28日---2007年5月28日參展畫家:陳蚊虹、鄧稱文、馮瀚平、馮義瑩、班學儉、劉巍巍、羅樂、史蘇堯、王三杰、王曐智、王洋、肖喆洛、尹俊、尹坤、趙亮、支少卿
主辦單位:北京9藝術空間
展覽地點:北京市朝陽區王四營甲2號觀音堂62號
吳鴻
廣義的“鏡像”理論是藝術起源的假設之一,而狹義上的“鏡像”理論則是指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發現的自我人格覺醒和確立的過程。拉康所說的鏡像階段的活動是一種識別作用,即當主體與外界接觸時,人們所認識到的形象總是客體的一個變形,是人們想象中的形相。因此,拉康從鏡像階段的理論又引出了關于個性或人格的想象、象征和現實三個層次的學說。想象的層次就是通過鏡像階段把有意識的、無意識的、知道的、想象到的都記錄下來,形成世界的圖象。象征是一種符號性的東西,是對世界的象征的知識,它類似于結構主義語言學中的“能指者”,它的各種因素只有聯系起來才有意義。想象的東西與象征的東西結合起來就是現實,因而現實并非客觀的事物,它只是通過人的主觀所形成的現象,而客觀事物在他看來只是一種“未知數”。
“現實”對于藝術家來說,永遠是他們移情的工具和對象。他們通過自己所創造的虛幻的空間傳遞出來的則是自己隱秘的內心世界。在這個世界中,“客觀”世界的法則讓位于“心理”的真實。而這種心理真實的力量是藝術在人類的認知活動中散發出永恒魅力的原因。
這個展覽所展出的作品絕大多數是一些年輕藝術家的作品,在這些作品中,年輕人豐富的想象力得到了恣意的發揮,他們通過這種想象中的世界來表達自己對于世界的看法以及自我主體意識的確立,其中也包含了青春期沉溺在自我封閉空間中的謊言故事。
而在另一些作品中,藝術家則繼承了“春秋筆法”式的隱寓和象征的傳統,通過虛構的世界,傳遞了自己對于現實世界的諷喻和批判。這種方式歷來是中國文學中“比興”傳統的延續,甚至是傳統神怪小說的主流。其目的也無非是關于現實世界的荒誕寓言。
陳蚊紅
布面油畫
40×45cm
鄧稱文
布面油畫
100×80cm
馮瀚平
布面油畫
150×120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