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2001年,尹朝陽幾乎同時開始了《烏托邦》與《天安門》的創作。對他來說,政治歷史主題實際上是對糾結在內心深處的英雄主義情結的自我剖析。早在1999年的《星空》中,那個在星光閃耀的夜幕下舉著火把孤獨地行進的小孩就是這種的英雄情結的青春幻影。其后,尹朝陽又以被棄置的紅旗,轟然倒地的戰馬等形象表達這種哀婉的英雄主義情愫。但是,直到著手《烏托邦》和《天安門》的時候,長期隱伏在內心深處卻又不斷被現實情景撞擊得隱隱著痛的巨大心結才真正敞開。當這些規模龐大的政治歷史主題系列徹底展開的時候,在對內心深處的英雄情懷真誠、冷酷的剖析中,尹朝陽充分展示了心靈破碎、人格分裂的一代人內心深處真實、沉痛和令人震撼的精神幻象。
《烏托邦》是以毛時代規模宏大、人物眾多、激情高昂的大型雕塑為原型,真實地展現了尹朝陽對這個寄托著英雄主義理想并對他個人影響至深的時代種種互相矛盾的情感態度。2003年的兩幅《烏托邦》通過整體氛圍的渲染與局部敏感的層次變化營構出清冷冰涼的夢幻氛圍來表達自己心中凝重、深情的緬懷。2005年的作品最能體現尹朝陽深刻的歷史意識和復雜的歷史情感。《烏托邦之一》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畫面上,慘淡的白晝在快速消褪,暮色漸漸濃厚;雕塑遠端激情昂揚的人群在暗淡的余暉中激情揮舞,被刺眼的刷痕強化速度感的手臂似乎在急切追逐那行將消逝的光明;近端濃重的暮色中,人群的動作與表情都已凝固,滿是茫然、惶惑的神色;影影憧憧的人群中點點亮光詭異地閃爍。畫面詭異不祥的氣氛深刻揭示藝術家內心復雜的情感糾葛。這個糾結著冷酷嘲弄與激情緬懷、深深恐懼與無窮敬意的巨大幻影體現了我們的時代關于那個激情年代最強烈、最深刻、最復雜的情感態度。
《天安門》是一個更為龐大的作品群,有幾個不同的基本形式。最早的作品中只有天安門的形象,是在里希特等人的影響下以厚重的肌理制作的,天安門在斑駁、凝滯的肌理中若隱若現。復雜的肌理與濃重的紅色表達出一種凝重、悲愴的緬懷之情。另一幅名為《眩》的作品則是以細致的明度變化表現出天安門廣場在慘淡清冷的光暈下蒼白、虛淡、空寂的虛幻景象。作品清冷冰涼的視覺和深邃壓抑的情感與同期的《烏托邦》有著共同的特征。
到2003年初,《天安門》系列出現了一個顯著的變化——廣場中出現密密麻麻的人群。熙熙攘攘的人群本是天安門廣場的尋常景象,但是,在尹朝陽的作品里,這螻蟻般密密麻麻、茫然無序的人群卻有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既可能是對毛時代激情被操縱的人群的釋讀,也可能是對當代人心無所依的盲目狀態的揭示。人群濃重的批判、揭露意味表明藝術家內心體驗的變化。圍繞這種比早期的英雄情結冷酷得多的精神體驗,尹朝陽展開了種種激情的想像:晴朗的天空下、暗沉的夜色中、落日余暉里、華燈照耀時…… 所有的場景里都充斥著驚恐、荒誕與令人觸目驚心的詭異。這些激情的幻象實際上表現了藝術家窺探到隱藏在日常生活表象背后詭譎的政治面目時內心經受的強烈震撼。
也是在2003年,尹朝陽開始表現在節日禮花照耀下的天安門,這樣的作品被稱為《歡樂頌》。最初的《歡樂頌》有著人山人海的宏大場面和燈火輝煌的熱烈氣氛,但是,在被極力渲染的歡樂祥和的氣氛中卻隱含著令人惴惴不安的怪異感覺。沒過多久,出現在《歡樂頌》里的情景越來越顯現出令人恐懼的詭異——銷煙在人群中不安的升騰,沉悶爆裂的煙花連接成不祥的濃云盤旋在城樓上空,暗沉的夜色、恐怖的火光與濃煙取代了明亮與輝煌;螻蟻般的人群稀稀疏疏、拖曳著長長的陰影…… 歡樂的慶典最終被置換成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幻象。在恐怖、詭異的幻想中,藝術家的悲劇體驗達到頂峰。與早期《天安門》悲壯的英雄主義情懷相比,此時的情感體驗似乎轉入到另一種冷酷而又激烈的極端。
不能將《歡樂頌》的極端冷酷的情緒特征歸結為簡單的厭惡與怨憤。在多年冷酷的審視與剖析中,寄托著自己英雄情結的時代已經在內心坍塌,對無聊現實的強烈逆反喚醒的青春氣的英雄情結已經消散,情感空間被冰冷的理智主導的陰沉、痛苦情緒所充斥…… 這些都是毋庸置疑的事實。但是,《歡樂頌》詭異、恐怖的幻象如其說表現了藝術家對一個時代的批判與厭惡,不如說表達了藝術家在寄托了自己叛逆無聊現實的豪情的英雄情結幻滅后近乎絕望的心境。如果說尹朝陽的每一幅與內心英雄情懷相糾結的作品都體現了某種令人心悸的情感體驗,那么在他整個系列作品中展示的英雄主義情結的無情幻滅過程,和伴隨在這個過程中的流連、彷徨、沉痛與絕望相互糾纏的復雜心境才是最能體現整個作品系列的精神價值的最完整、最深刻、最為震撼人心的精神陳述。
五
2002年,尹朝陽以毛1952年視察黃河的照片為原型創作了《遠方》。作品原封不動地引用了毛的形象,不過,尹朝陽在毛身前添加了一個身著軍綠上衣,剪著小平頭的年輕人,他沒有絲毫局促,像毛一樣專注地望著,腿部的陰影將他們聯接在一起,像心意相連的父子。這個年輕人就是尹朝陽。他就是以這種糅合著景仰與親情的方式開始了對毛這個神一樣、謎一樣吸引著自己的巨大心像的心理追溯歷程。
在《遠方》之后,尹朝陽依據毛在廬山的一幅照片繼續創作了一批自己在毛身邊放松地坐、自在地唱、和遠遠地看著毛的作品。照片中烘托毛心潮起伏的云層經過處理后微妙地渲染了尹朝陽內心情緒的微妙變化。《逝》反映了更明確的情緒變化——毛消失了,只剩下沒有散去的迷煙和怔怔呆立的年輕人。這個奇異的幻象不僅表現了一種傷感與迷戀,毛的形象消失實際上暗示了那股濃濃親情的消褪。
《看見毛主席的那天電閃雷鳴,風云激蕩》和《無題》顯示了親情消褪后新的情感特征——敬畏取代了最初的景仰與親情,神一樣散發著奪目光芒的毛并不單純是對“光輝形象”的圖解,也是對毛超人能量的感知與畏懼。這個時期創作的幾幅《我》更深刻地體現了尹朝陽內心復雜矛盾的情感狀態。這是一組奇怪的作品,他將斯諾1938年拍攝的頭戴八角帽的毛置換成自己的形象,神色凝重、陰郁。這樣的表情實際上顯示了尹朝陽在這個時期對毛復雜人格的揣測和陰郁、曖昧的情感態度。
到2003年的《相對》之后,對毛人格的負面因素的揭示開始成為作品的主導。《相對》通過毛與劉少奇雕像的對峙,借助于這段歷史公案表達出對毛批判性的態度;《無題》通過仰視的角度、頂天立地的構圖和在特定光線下毛怪異恐怖的表情展現毛巨大、令人恐懼的形象;《仰望》通過逆光效果逆光描繪出毛顯得有些愚蠢的表情。其后的一些作品利用瓷塑臃腫的造型意味和光斑閃爍的質地顯示處于神壇上的毛種種虛弱、孤獨、憨癡與無奈的人性特征。在神性的光輝中展現與神格相悖的負面人格體現了藝術家力圖還原毛被神學政治扭曲的人格真相時矯枉過正的態度。在2004年的《詩意》中,尹朝陽表現出的對毛卓越的藝術才華的極大敬意應該是這種矯枉過正的情感態度的一種下意識補償。
2006年是尹朝陽《毛澤東》系列的高峰期,對毛的情感態度在劇烈地變化。這一年,既有《眩》這種表現毛正在施展恐怖的毀滅力量的妖妄形象,也有《殘陽如血》那樣將毛詩人的豪情與政治的血腥合而為一的作品;既有表現毛充滿失敗氣息和陰郁的心理特質的《泳》,又有表現出對毛在內心消逝的流連之情的《標準像》。不過,尹朝陽2006年《毛澤東》最重要的主題卻是毛的垂暮時刻。作為整個系列作品的尾聲,無論是對形容已經老邁昏聵卻顯露出未泯童心的抽煙者的刻畫上,還是對在強烈暗示歸屬臨近的綴滿星星的夜幕前微皺著眉頭、心事重重的老人的塑造中,都體現出那種消散已久的溫情的某種回歸。
最能體現藝術家內心強烈情感的是表現毛晚年滿面病容地在死亡邊緣掙扎的兩幅《暮》。一幅是單調的冷灰色,毛頭部已經無力抬起,臃腫、棱角模糊的臉上可以聞到死亡的氣息,臉上死灰的顏色和清晰可見的刷痕強化了生命消逝的征兆,來自底部的光使毛有些歪斜卻緊抿著的嘴、強睜著卻生氣漸消的眼神顯得有些面目猙獰可怖。這個遲暮英雄在死亡面前心有不甘卻又無力掙扎的觸目驚心的情景顯然寄托了藝術家強烈的悲憫與哀惋之情。在另一幅彩色的《暮》中,雖然面有病容,毛的神態卻有神采得多,舉止中隱隱有些往日叱詫風云的氣度。這樣的形象顯然隱含著深深的崇敬之情。在幾幅表現毛的死亡的作品中也體現出這種混合了崇敬、哀悼以及英雄遠去的悲愴的復雜感情。然而,這個時候藝術家體現出的崇敬、哀惋與悲愴的情感已經不是當初那種強烈的親情,也不是對社會公共場域中過度濫用的感情儀式的套用,而是對一個在內心的祛魅歷程被自己親手驅趕下神壇的有著非凡的能量、驚人的才華、取得過難以企及的輝煌、又因為自身人格的陰暗面而展現過令人恐懼的毀滅力量的老人在死亡邊緣令人心痛的掙扎與無奈消逝的悲劇情景中激發出的一種物傷其類的悲憫與哀悼,以及與那個巨大的心像訣別之時的最后敬意。
六
也是在2006年,尹朝陽開始了他的雕塑創作。在制作自己的雕塑作品之前,尹朝陽就表現出對雕塑語言特有的觀念與情感表達能力的敏感。從2003年到2006年,他的許多作品就是利用毛的瓷質塑像特有的臃腫和感光特點作為自己觀念與情感表達的切入點。因此,當他著手自己的雕塑創作時,首先選擇的材料就是陶瓷。
《大尊敬》利用透視變形的原理將雕塑原型的胸部和底座一起拉寬,以此呈現毛被神化后在自我人格和他人視線的多重交疊中產生的形象變化。瓷雕臃腫、圓滑和感光強烈的消費主義特征與毛被神格化的形象的強烈反差構成明顯的反諷意味,但作品對紅、藍、黑等具有鮮明的政治意味和凝重的情感特質的色彩的運用使作品具有一種沉重的激情特征,這使得形像與質地構成的反諷沒有墜入輕滑的調侃,而是具有一種冰冷的反思與凝重、熾熱的情感相互交織的復雜情緒。
《視》也運用了與《大尊敬》類似的變形原理,利用急劇的透視縮減的夸張效果將毛變成了一個腳奇大、頭奇小的怪異形象。作品的含義與《大尊敬》并無不同,但更大幅度的變形中呈現出的怪異模樣帶給人更強烈的情感刺激,使人能夠更清晰地意識到體會個人被神化、被扭曲的怪異狀態。《視》在色彩的處理、材質的選擇和變形手段的運用都更加豐富。在色彩上,既有表現毛的神性的單一黑色,也有突出毛的血腥氣味的在暗藍的底色從頭潑濺下的鮮紅色彩。最令人觸目驚心的色彩效果是直接在雕塑表面用濃厚的筆觸涂出濃稠的血漿般鮮紅厚重的油畫色。濃厚的血漿般的色彩使雕塑透出一股強烈的血腥味。
以毛揮手致意的經典形象為原型的另一組《視》體現了尹朝陽在材料的運用與形象處理的手段方面的拓展。在這組作品中,他開始運用不銹鋼、黃銅等新型材質。不銹鋼強烈的感光特性使毛的形象處于復雜的明暗變化中,使人聯想到圍繞著毛一生的風詭云譎的復雜變化。在形象處理上,在透視縮減之外開始運用擠壓、扭曲的變形方法,通過對毛揮手的經典形象的擠壓、傾倒來表現在當代社會中毛從神壇跌落與被扭曲的幻象。在中國現當代的歷史中,毛始終是一個是被劇烈扭曲的悲劇人物,在毛的時代毛被神學政治所扭曲,在消費社會毛被市儈的惡意所扭曲。在尹朝陽對種種扭曲毛的方式的呈現中隱含著一種與此截然不同的以個人真實情感與客觀判斷來的還原毛的人格化面目的潛在心理動機。在某種程度上說,這種潛在的動機正是尹朝陽整個《毛澤東》系列得以持久展開的內在動力。
《我》、《無題》等作品體現了藝術家早期對毛的一種景仰和親情的體驗。《暮》則表現了毛垂死時逐漸失去生命活力的形象,慘白的瓷質和形體似乎正在消溶的強烈視覺感受將藝術家對生命消逝的悲憫以振聾發聵的激情方式展現出來。從某方面看,這些作品表現了在新的藝術形式的刺激下藝術家內心經歷過的情感體驗復現時所能具有的激烈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