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畫作和畫家的各種評選,在中國一直層出不窮。
4年前,浙商大會推出過“最具藝術價值浙派畫家”和“最具投資潛力浙派畫家”評選活動。活動由專家評分和公眾投票兩部分組成,二者的比重各為50%。經過兩個月的緊張角逐之后,在杭州舉行的“2006藝術品鑒賞及投資論壇”上,兩份很受關注的榜單正式揭曉。
這種很受大眾歡迎的評選方式,卻遭到了一些專業人士的質疑。
在專業人士看來,大眾的評選缺乏專業眼光,沒有學術性。他們認為,評判者既要懂市場又要了解藝術史,判斷畫家的藝術價值,不能單憑感覺或者拍賣價格,而是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甚至有些人認為,套用“超女模式”海選畫家很低俗、很無聊,即使選上也是一種諷刺。在他們那里,最權威的評選機制,是完全由專家投票的“全國美展”。
“全國美展”一定能勝此重任嗎?
也不盡然。劉小東是“新生代”的代表畫家,他在1989年創作了油畫《青春故事》,試圖拿它參加“全國美展”。雖然他覺得自己畫得很好,卻沒有入選,他因此決定再也不參加美協的展覽。誰會料到,過了18年之后,劉小東的與《青春故事》同期創作的《笑話》,在“北京保利”以1232萬元成交。又過了一年,他的《戰地寫生·新十八羅漢像》、《溫床NO.1》分別在“HK蘇富比”和“中國嘉德”拍出5000余萬元的天價。這些數字,絕對會讓當年的“全國美展”專家評委們乍舌不已。
即便拋開市場價值、僅就“藝術價值”而論,專家評選有時也會失效。
羅中立的《父親》是個絕佳案例。1980年12月,第二屆“全國青年美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500余件展品中,《父親》非常醒目。可是由于評委們的意見難以達成一致,如何公正評價每件作品,竟成了難題。最后,評委只好把評判權交給了觀眾,讓觀眾為作品打分投票。熱情的觀眾投了《父親》800多票,票數比第二名高出700多。《父親》因此一舉奪得金獎。之后,《父親》成了中國當代美術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可見,有權舉手表決的專家也會走眼,有權投票的大眾也會眼睛雪亮。
這句話換個說法便是:專家和大眾的投票同樣都不完全可靠。
關于投票選擇的可靠性問題,美國經濟學家肯尼斯·阿羅很早就做過深入探討。1951年,阿羅在他的《社會選擇和個人價值》一書中,運用數理邏輯分析工具,得出了轟動西方經濟學界的“不可能性定理”。該定理是社會選擇理論的最著名的觀點。所謂“社會選擇”,是以社會偏好為中心的選擇;而與之相對的“個人選擇”,則是以個人偏好為中心的選擇。“阿羅不可能定理”認為: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用投票方式匯集不同個人偏好做社會選擇,其結果,不可能合乎大多數人的意愿。
既然所有投票評選的結果都不完全可靠,那么美術界的各種評選活動都毫無價值可言了嗎?
當然不是,至少投資者可以從中受益。在市場經濟中,藝術品既有消費功能、也有投資功能。如果是藝術消費者,他的選擇會以個人偏好為中心。此時用投票方法所做的評選結果,確實與個人的選擇沒什么干系。然而,當藝術品作為投資品種的時候,情形就發生了改變。藝術經濟學家馬健在他的《收藏品投資》一書中指出:作為純粹的投資者,他的理性行為并非選擇自己喜歡的收藏品,而是選擇最可能有人花更高價格從他手上把它買走的收藏品,即使它制作得拙劣呆板、平淡無奇。
任何事情都不是表面看到的那樣簡單,藝術市場更是如此。
盡管“最具藝術價值浙派畫家”和“最具投資潛力浙派畫家”評選受到質疑,但在其后,各地類似的評選活動相繼出爐,而并沒有像一些人預測的那樣曇花一現。相信,從這種平民化、大眾化的活動中,聰明人已經有所裨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