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林
我生于1949年2月,長在重慶。時紅歷未始,屬中華民國三十八年,按年齡計算亦可謂大陸之民國人。
民國之于重慶,是抗戰時期的陪都,按當時的說法是永遠作為陪都,但后來民國政府退守臺灣,此話不再有人提起。不過,重慶作為二戰時期世界反法西斯遠東中心和抗日戰爭正面戰場司令部的地位,卻是永遠不可改變的歷史。為成就這樣的歷史地位,重慶人曾付出過慘烈的代價,抗戰期間的“重慶大轟炸”,就是震驚寰宇的戰爭慘案,曾在東京審判席上作為中國起訴日本戰犯極其重要的證據。
重慶之于民國,因首都西遷的緣故,留下了大量歷史遺存,其中最重要的當然是民國建筑。因為建筑作為城市形象的物質文化遺產,不僅是眼見為實而且當流傳久遠。重慶城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城市建筑值得驕傲的東西,除了少量新建筑如人民大禮堂之外,只有吊腳樓和民國建筑。吊腳樓為川東民居,傳為重慶始祖巴人所創,多見于巴人后裔土家族所在的山區。吊腳樓依山而建,懸巖而立,層層疊疊,櫛比鱗次,于山城霧氣與暮靄之中,尤令人嘆為觀止。重慶的霧都美名與萬家燈火,我想多半因為山地建筑連天接地的緣故。只是現在水霧少了,暮色沒了,吊腳樓也幾乎見不到了。而今的霧氣與污染有關,萬家燈火則變成了燈飾工程。中國的發展真是沒法說,城市要現代化,市民要奔小康,吊腳樓這種農業社會的民居樣式肯定只有退回大山之中,專家再喜歡也沒用,更何況政府要拆遷出土地才好賣錢。
至于說到民國建筑,則另當別論。在中國藝術史上,若要論繪畫、雕塑、建筑這三大塊,真正做到中西結合、古今融匯的藝術成果,恐怕當首推民國建筑。以西方承重墻體系改變中國柱梁體系,簡化大屋頂與挑檐斗拱,其精煉實用而又不失傳統風貌的形象,確實保留著中國精神和中國氣派。只可惜沾了“民國”名份,而“民國”在大陸又總是和反動、黑暗之類的詞兒掛鉤,于是不再提及,當然更說不上保護、繼承及發展。重慶民國建筑眾多,雖因戰時緣故,大型的、群落的不多,但各種樣式、各種風格也算是一應俱全。這些遺存經紅歷六十年風雨特別是文革后至今城市大發展、大拆遷,早已所剩無幾。比如陪都總統府的拆除,雖文史專家力阻,也絲毫不起作用。再比如筆者參與的重慶洪崖洞風貌區規劃,其中一幢民國小樓,為抗戰期間美國援華會舊址。要知道在美國對日宣戰之前,所有援華行動都是以民間名義進行的,所以這地方陳納德來過,海明威來過,很多重要人物都來過。但地產老板風聞專家說要保留,居然連更連晚將其撤毀。說到這里,真讓人羞愧??箲饡r陳納德在美國組織飛虎隊,為中國抗戰之都運送物資,一條駱峰航線上犧牲了一千多個美國及中國的飛行員,而重慶城居然沒一處紀念地、沒一座紀念碑。在重慶鵝嶺公園內,尚且為同樣戰死的兩名蘇聯飛行員豎了一座。如此親疏,重慶人于歷史如何交待,中國的事情真是沒法說。
如今開始談論民國及民國建筑,大概是因為海峽兩岸關系發生變化的緣故。克羅奇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的話,大約改成“一切歷史都是功利史”,即符合中國國情。其實民國也好,陪都也好,對重慶人來說既是情結,又是心病。時時提及,但從未坦然面對過,生怕觸了什么政治紅線,弄到丟官解甲的地步。所以每涉于此,皆小打小鬧,弄不出什么名堂。連上海石庫門新天地那樣的東西都不敢搞,還談什么打造陪都文化——在重慶,很多時候是以“抗戰文化”代言“陪都文化”,其中忌諱人人心知肚明,也不知為何禁忌竟那么多。但反過來想一想,這也正好說明陪都重慶本乃抗戰之都。民國畢竟是一段歷史,而且延續至今,在臺灣并未中斷。不管是什么人,恐怕都難以遮蔽。更何況智者早已有言:往事并不如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