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飛駿
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畫站在東西方文化的交匯點上,需要重新確定自己的坐標。在西方強勢文化的浸淫下,中國畫在二十世紀一直向西方繪畫靠攏,一時間,“中西合璧”、“洋為中用”、“調和中西”等等似是而非的提法影響乃至左右了幾代人,中國畫家也一直陷入焦慮、盲目和迷茫之中。如何確立中國畫的本體位置,畫出具有民族特色、時代特色的作品,徐悲鴻、張大千、黃賓虹、齊白石、李可染等一代繪畫大師已做出了自己的探索。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新生代中國山水畫家李政恩,也是執著于中國山水精神的探道者。
我們看到,七零后新生代畫家李政恩,汲取了“85美術新潮”以來從新文人繪畫到試驗水墨的經驗教訓,更多了一份清醒和理性,站在古今東西方繪畫大師的肩上,更多了一份智慧和成熟。他已從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的雙重擠壓下,從堅守與顛覆、創新與自我否定的迷茫中走出來,重新確定了堅持民族特色為本體,堅持自主個性為主體的創作道路。他認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不是一句自我安慰的口號。中華文化作為東方文化的代表生生不息幾千年,自有其存在的理由和價值,任何時候不可能被西方文化同化和消解。山水畫作為中國畫的精華,在新的世紀必然會煥發出新的魅力。探索中國山水畫之道,破解山水精神的基因,正是我們的使命。
道,是至深至淺的中國哲學概念,用在繪畫上,我們可以理解為中國畫的本原、本體、原理和規律。孔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自古知難行易,政恩說,我不敢說接近了道,我只是探道路上的苦行者和追問者,在知與行的交替實踐的過程中,有一些心得而已。
作為同道中人,與朋友坐而論道,分享心得,可謂如浴春風。政恩不善言辭,在多年的交流中還是探得了政恩的些許想法和觀點。
先說山水畫的自然基因。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本來就是大自然的細胞,天人合一是中華民族樸素的自然觀,也是中國文化的主要源頭。中國人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社會與自然的和諧。在西方“人定勝天”競爭文化和科學主義的影響下,人與自然、人與人的矛盾日益突出,而東方“天人合一”的和合文化對解決西方文明的困境是重要的啟迪和參照。
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山水畫作為天人合一文化的藝術載體,不僅是中國人的精神家園,將在世界藝術體系中重新認識、評估它的價值,它將以中國畫中最高的藝術形式,獲得世界的認同。這也是政恩癡迷于山水畫的原因之一。
山水畫的宗教文化基因。出身于皖北書香門第的李政恩,自幼受祖父的影響,打上了儒家文化的烙印,而立之年皈依佛教,習禪悟畫。中國山水畫深受儒釋道三種宗教文化的影響,無論三種文化有什么差異,都倡導人與自然的和諧。政恩的畫滲透著有一股正氣、清氣、和氣,體現了對中國文化的理解,也是山水畫的高境界所在。
山水畫的家族基因。中國山水畫不是孤立的藝術。詩書畫印是通向國畫大師的全套必修課。山水畫強調以詩為魂,以書為骨。政恩的山水畫畫中有詩,詩意盎然,偶爾還會題上自己原創的格律詩,相映成趣;以書法的骨意入畫,點畫之間有金石之痕。國畫大師中,詩書畫印俱佳者如黃賓虹者,可謂鳳毛麟角。潘天壽講不要求詩書畫三絕,但要追求詩書畫印四全。在七零后畫家中,詩書畫印都有所涉獵者,少之甚少。當代書畫大家孫其峰先生有八字箴言曰:得過且過,貪得無厭。政恩就是在生活上清心寡欲,得過且過,學藝上兼收并蓄,貪得無厭的人。
山水畫的筆墨基因。筆墨是中國畫區別于西畫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中國畫的最有意味的形式所在。筆墨不僅是中國畫獨特的媒介,更是有效傳達中華文化、民族精神的最出神入化的語言形式。以書法見長的政恩擅長中鋒用筆,筆下的線條具有力度、彈性與厚度。輔助于側鋒,使線條形態多變,線性表現力凸顯,畫面節奏感增強。線條看似簡單,亦分陰陽、五色,政恩的線條經得起審視,筆筆精到、筆路清晰、爭讓有度,隨意而不草率,流暢而不油滑,深得“干裂秋風,潤含春雨”之妙。筆我合一,筆墨合一,下筆筆筆是墨,墨墨含筆。政恩擅用潤墨,但只求意味,不求渾厚,層層附加,意蘊華滋。
山水畫的性格基因。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每個畫家只有依據自己的性格,自然生發出審美取向,進而形成個性化的風格,才能步入自由自在的境界。政恩性格內斂、溫和,為人和氣、誠摯,做事專注、細心,似與中國山水精神暗合的。每個人根據自己的性格選擇喜歡的大師前賢作為學習超越的對象。政恩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取舍諸位大師的長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和面貌。政恩邊臨諸家,鐘愛龔賢,但不拘泥于龔賢,他略取“黑龔”的布局經營,但在山石上做了漸江的減法,且在格調上舍去了漸江的蕭索、冷峭,整體布局氣勢可觀,氣韻生動,嚴謹整飭,繁中有減。借鑒龔賢的積墨,取潤墨之鮮潤,減一分黑龔之厚黑凝重,增一分倪瓚式空靈高逸。分寸尺度,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山水畫的時代基因。筆墨當隨時代,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藝術。繪畫的變遷,也是時代現實之于心靈的映照。江山千古不易,太陽底下無新事,體現筆墨的當代性不是在山坡上加片梯田,山腳下畫個別墅那么表皮,也不是實驗水墨徹底顛覆傳統那么簡單。在不失國畫主體性的前提下,政恩也在努力探索以彩墨來拓寬中國畫的表現形式,他創作的彩墨江南、皖南民居在當今畫壇可謂獨樹一幟。談起山水畫的創新,政恩的說法自信而謙遜:我主張以傳承為主,積量變為質變,創新不能拔苗助長,只能水到渠成。黃賓虹一掃畫壇衰微萎靡的狀態,于晚年變法完成了古典向現代山水的轉型,齊白石則根植鄉土民間,于衰年變法形成了大俗大雅的風格。我們只有全面地深入傳統,才能發展傳統,超越傳統,創作出具有時代性和世界性的作品。山水畫是一生的修為,我的路還很長,且問耕耘,莫問收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