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交響有“三難”
合唱演員484人,樂隊隊員126人,歌唱家8人,指揮1人,共計619人同臺演出馬勒《第八交響曲》——10月6日,第十四屆北京國際音樂節開幕式演出的壯觀場面讓很多人難忘。雖說參演人數和馬勒當年首演這部作品時近千人還有一定距離,但是為這一盛事服務的音樂節工作人員和藝術家們加在一起,絕對超過了一千人。在其幕后進行的策劃、組織、實施工作,復雜而繁瑣,甚至一度難題當前,好在有驚無險。
“第一女高音”臨陣換將
北京國際音樂節節目總監涂松說,做演出最怕不可抗因素,比如藝術家突然生病,但有時就是“怕啥來啥”。就在馬勒《第八交響曲》演出前10天,原定的第一女高音克莉絲汀-布魯爾病倒了,無法來北京。
得知這一消息,音樂節組委會的人“都快瘋了”。“要在短短10天之內去找合適的救場隊員,完全就靠運氣了。因為藝術家們的檔期通常早就排定了,就像原定的女高音,早在今年5月份就和我們簽訂了演出合約。”涂松說,“所以我們就得去找有檔期,而且符合我們既定的藝術標準的人,這并不容易。”
所幸,最終他們找到了來自俄羅斯的女高音歌唱家伊蓮娜-潘克拉托娃。“她正好在10月6日那天有檔期,而在此之前和之后的演出都排得滿滿的。”涂松說。臨陣換人,而且是國外藝術家,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外籍演員的簽證問題了。“按常規,這么短的時間內根本辦不了簽證,我們可是想盡各種辦法,走了特殊通道才讓她順利入境并來到北京的。”
“合唱航母”唱16個聲部
619人!演出當晚的舞臺堪稱人山人海。在這個龐大的陣仗中,近500人的合唱隊員是主力。中國愛樂樂團、上海歌劇院合唱團、國家交響樂團合唱團、中國歌劇舞劇院合唱團、臺北聯合合唱團、中央音樂學院音教系合唱團及附屬童聲合唱團,把保利劇院的舞臺后方擠得滿滿當當。中國愛樂樂團舞美設計邵大釗介紹說,最高一排的合唱隊距離地面達6米,舞臺縱深達20多米。雖說在布局安排時已盡量讓合唱隊員彼此間的距離寬松一些,但他們翻動樂譜時還是盡量夾著臂膀,以免碰到旁邊的人。
調教這六支合唱團也非易事。涂松介紹說,他們先是各自分頭排練,音樂節組委會委派專業人士在各個“分會場”進行“督查”。10月2日,大家正式進入合練階段。“這個超級龐大的‘合唱航母’不是唱齊那么簡單,而是要分為第一合唱團、第二合唱團,每個合唱團又分別有8個聲部。他們要用德語和拉丁語演唱,語言之外還要理解作品深厚的內涵,這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極大的挑戰。”
當晚演出結束時,觀眾除了對指揮大師迪圖瓦報以熱烈掌聲,對合唱總監——來自英國BBC交響樂團合唱團的指揮史蒂夫-杰克遜也喝彩不斷。“能把六支合唱團很好地‘捏合’在一起,真不容易。”一位觀眾由衷地贊嘆。而史蒂夫-杰克遜本人也感慨萬千,他興奮地說:“我從來沒有經歷過如此規模的馬勒《第八交響曲》的排練,而且合唱團員完全是出自非拉丁語系的國家,真是太奇妙了!”
曹秀美“幫忙”一分鐘
當晚登臺的八位歌唱家中,韓國女高音歌唱家曹秀美的出場時間最短,僅有一分鐘,然而她卻是全場最耀眼的明星。當她頭戴小皇冠、身穿圣潔的禮服,從舞臺一側翩然而出,并似天使一般輕柔婉轉地歌唱時很多人為之陶醉。
馬勒《第八交響曲》聲樂部分有五位女性角色,其中四位都是“壞角色”,只有曹秀美擔綱的榮光圣母是“天使之音”。這一角色除了在主題內涵上舉足輕重,對演唱者的聲音表現力、演唱技巧的要求也很高。
“國外不乏有能唱好這一段的歌唱家,但是人家一般不太愿意來,因為只有一分鐘,犯不上為這一分鐘折騰一趟。”涂松說。最終,他們想到了一個聰明的辦法,那就是請曹秀美來“客串”。“今年音樂節,曹秀美有一場藝術歌曲獨唱音樂會,還將與指揮家丹尼爾-哈丁合作演出馬勒《第四交響曲》,在這兩場演出之余幫個忙,她還是很樂意的。而對我們來說,她確實也是非常理想的人選。”
現場-臺上
少帥指揮坐在地板上聽沈洋唱歌
沈洋是個能營造環繞立體聲的“人體音箱”!如果昨晚在中山公園音樂堂聽了低男中音歌唱家沈洋演唱馬勒聲樂作品,相信不少人會認同這樣的比喻。
昨晚的音樂會是第十四屆北京國際音樂節開幕以來,不太按常理出牌的一場音樂會:上半場主“唱”,由沈洋帶來馬勒聲樂套曲《少年魔號》中的四首選段;下半場主“奏”,由36歲的英國新生代指揮家丹尼爾-哈丁執棒中國愛樂樂團,演繹馬勒《第四交響曲》。如此安排,不失為音樂節在節目策劃上的不拘一格。
就像有人評價的,昨晚的演出“高低”皆為天籟。“高”為韓國女高音歌唱家曹秀美,“低”自是指沈洋。兩人帶給觀眾的感覺,一個妖嬈俏麗,一個溫暖持重,聽來風味別樣,卻也兩相宜。
在馬勒創作的四部聲樂套曲里,《少年魔號》占有獨特的地位,因為馬勒本人對這部同名詩集情有獨鐘,其中對欲望、愛情、離別、黑夜、死亡、天國的描述,都使他激動不已。同樣,昨晚觀眾也因為沈洋的出色演繹而激動不已。
27歲的沈洋面容憨憨、敦厚質樸,身高足有1.94米,看起來像個籃球運動員。當他和相對瘦小的指揮家丹尼爾-哈丁站在一起時,兩人的“型號”差異不禁讓人想起俄羅斯最有名的工藝品“套娃”,頗有意思。
沈洋魁梧的身材,為他那醇厚雄渾、洪亮中透著穩重氣息的嗓音,提供了一個優質的“共鳴箱”,讓馬勒的歌曲放射出金子般的光亮。《萊茵的傳說》、《少年鼓手》、《圣安東尼向魚傳教》與《不幸時的慰藉》,每一曲唱完,觀眾都是掌聲如雷,叫好不斷。
借著微弱的燈光,很多觀眾仔細翻看著節目冊上關于沈洋的個人簡介。因為臺上這個穿著改良中山裝的天津大男孩的歌唱,讓他們驚訝了!一位業內人士便激動難耐,“國內唱得好的男中音很少,優秀的低男中音更少,而能唱好馬勒作品的更是絕無僅有。沈洋先天的聲帶條件決定了他的音域停留在低男中音,不過他的‘低’能讓觀眾情緒高揚、愉悅感高漲。”
在熱烈的呼喚中,沈洋再度返場。“今晚是我在今年北京國際音樂節上的最后一場演出,再唱一首《送別》,向所有為音樂節辛苦工作的人致謝!”數秒停頓之后,他清唱起“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沒有伴奏,勝過伴奏,沈洋的“人聲樂器”讓觀眾沉醉。“調皮的少帥指揮”丹尼爾-哈丁索性坐在了舞臺的地板上,聚精會神地聆聽著從一個美妙的中國歌喉里飄出的中國旋律。
現場-臺下
咳嗽搗亂 “余音”繞梁
《第四交響曲》在馬勒十部交響曲中結構最簡單、編制最為精致玲瓏。相比于指揮大師迪圖瓦指揮的馬勒《第八交響曲》的“重口味”,丹尼爾-哈丁的“馬勒四”輕盈、清新、雋永,仿佛一道馬勒“小菜”,別有風味。然而,觀眾席中出現的兩次“咳嗽搗亂”,多少讓人感覺有些如鯁在喉。
一次是第三樂章臨近結束,幽靜深邃與清澈純美的樂隊音響,漸漸停留在了丹尼爾-哈丁終止的手勢中,那一刻,場內寂靜無聲、余音繞梁……突然,觀眾席后方傳來一位觀眾的咳嗽聲,一聲、兩聲、三聲……接連不斷,“咔”“咔”的聲音刺激著在座觀眾的耳朵,也讓樂曲“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意境和效果大打折扣。
再一次是第四樂章奏響時,丹尼爾-哈丁以輕柔的曲調切入,流淌的旋律漸次延綿開來……就在此時,觀眾席間又響起一位觀眾的咳嗽聲,一直持續到曹秀美的出場。從臺口側門翩然而出的曹秀美,就在這樣特殊的“聲音迎駕”中走上了舞臺。不知那一刻的她,心中作何感受?
咳嗽,本是人體的正常現象,尤其是由于身體不適而產生,也可理解。而且,相信那兩位觀眾也不是有意為之。不過,身處這樣的環境,還是應該盡力克制,就像第一位觀眾,其實離劇場出口不遠,完全可以暫時出去一下。還有,給那些感冒咳嗽的觀眾提個醒兒,進劇場時不妨帶點潤喉糖,讓自己的嗓子舒服一些,也讓其他觀眾的心舒服一些。本報記者李紅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