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歸根到底是要解決義務教育發展中的差距懸殊問題,要盡量縮小城鄉之間、地區之間、校際之間、群體之間的義務教育發展差距。目前,這些差距的表現主要有三:1、中西部地區的部分農村學校辦學條件較差,全國基礎教育質量不平衡。2、城市乃至鄉鎮中小學趨于兩極分化,導致“擇校生”現象愈演愈烈。3、進城務工農民子女義務教育保障不足。
如何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主要途徑是加大教育投入,尤其加大對欠發達地區的教育投入、加大對薄弱學校的教育投入,根據均衡發展目標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就全國范圍而言,主要應加大對中西部廣大農村地區特別是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中小學基礎教育的投入,改善其辦學條件,提高這些學校的師資水平和管理水平。
完成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這一光榮而又艱巨任務的第一責任人是各級政府,政府的責任主要是籌措到足夠的教育經費,并督促檢查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充分用好這些教育經費,使經費發揮最大使用效益。
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主要實施者是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其責任應主要是“建立健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保障機制。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均衡配置教師、設備、圖書、校舍等資源。”此外,改造薄弱學校、保障弱勢群體子女享受同等義務教育待遇,也是教育行政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還有,推進義教均衡發展中必然出現一些難點問題,如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與高中教育銜接問題,也都是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中的難點問題,教育行政部門只能一馬當先、主動作為。
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主戰場在學校,學校管理者和教師亦是這場戰斗的主力軍。薄弱學校奮起直追,先進學校幫扶薄弱學校,區域內中小學校長合理流動,發達地區學校與貧困地區學校結對發展,最后都要依靠學校管理隊伍和教師隊伍來完成。廣大教師(學校管理者也是教師隊伍中的一部分)崇高的使命感、高尚的師德、高度的責任感和對學生一視同仁的愛心,更是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最后沖刺力。
均衡發展要注意幾個關系
我國處于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將長期存在并同時決定著包括基礎教育在內的教育不平衡。故未來的10年內,實現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也只能是相對(過去)而言的、適度的、大體的,“基本均衡”應是2020年前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狀態目標。在達成“基本均衡”的狀態目標進程中應注意處理好如下三個關系。
1、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三者之間的關系。概括地講,政府主要責任是籌措足夠的經費給教育部門;教育行政部門的責任是組織實施,把政府給的經費變成優質教育資源和普遍良好的辦學條件;學校是執行者,具體落實教育行政部門制定的措施和下達的任務,把優質教育資源轉化成上乘的教學質量,培養出全部合格的學生。雖然三者在社會身份上是領導和被領導的關系,但就共同完成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這一任務而言,實質也是一種分工合作的關系。政府在上面管宏觀,教育行政部門居中管中觀,學校為基層管微觀。上對下有自然的“查”和“促”功能,下對上也有自然的“要”(爭取支持)和“報”的義務?!吧稀币⒁獠辉浇?、不亂作為;“下”切忌被動坐等、小團體主義。上下級政府、上下級教育行政部門之間,亦同樣有分工合作關系。
2、均衡發展與尊重教育規律的關系。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不能違背辦學規律、教學規律、人才成長規律。因材施教,方能讓稟賦各異的每個學生都得到較好發展。因地制宜,切忌千校一面。校長能力不同,教師才藝各異,十根手指有長短,關鍵在分工合理。用人所長,讓每位校長每位老師都站在最適合自己的崗位上,義教均衡發展何愁不能實現!重點學校可以取消,但特色學校不能不辦;重點班不能要,但實驗班不能不設?,F實中的復雜性在于,特色校成了變相的重點校;實驗班成了變相的重點班。如何名歸實致?是教育的研究者、管理者、實踐者共同面臨的課題。
3、均衡發展與鼓勵先進的關系。均衡發展不是“劫富濟貧”,而是“扶貧濟困”;不是削高填低,而是讓先進的更先進,后進的趕先進。講均衡發展不能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不能犧牲公平求均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