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在教育部親耳聽到,我國一所著名大學對大一新生做過一個調查,發現35個人想自殺?!敝嗌倌杲逃龑<覍O云曉說。
近些年,有關大學生自殺或心理失常的事例不時見諸報端,然而,大學生的心理問題絕不僅僅是大學期間產生的,它往往是這些孩子在青少年,甚至幼年、童年期間接受到不當的教育造成的?! ?/p>
“鋼管”家庭冰冷,可“百事可樂”式教育亦不可取
“鋼管”家庭冰冷、狹小,另外一些家庭則正好相反,“百事可樂”。
棋棋就是后一種家庭長大的孩子。微卷的黑發、大大的眼睛,白凈的臉上帶著甜甜的淺笑;棋棋不僅俊俏,還很聰明,懂音樂,會美術,甚至還寫過小說。
這個蜜罐里長大的孩子,家庭富裕,衣食無憂,但是卻因打架被學校開除,因爭搶女友被同學追殺,后來父母將其軟禁在家。兩個月后,棋棋開始出現沉默不語、記憶力明顯下降、妄想等精神問題,繼而開始想法子自殺。
在作者與他對話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窺視出他人生墮落的根源:
問:“你可以把你在學校的生活告訴我嗎?不加評判,不管對與錯,只是隨便說說而已?”
答:“在學校里讀書,有的老師講課有趣,有的枯燥無味,聽都聽不懂。我們總不能像個木腦殼坐在那里吧?于是再有不喜歡聽的課時,我們就邀了不喜歡上課的同學一起到街上玩?!?/p>
問:“你現在不讀書,長大了想干什么?”
答:“不想干什么,只想玩。其他的事,沒有想?!?/p>
問:“不想讀書,只想玩,今后考不上大學怎么辦?”
答:“我的父母官不大,但關系廣,考不上,大學還是有得讀的!”
問:“如果政策緊,讀不上大學呢?”
答:“成績不好怎么啦?我父母有的是錢,可以養我一輩子!”
專家觀點:
孩子提出的要求不可一概答應
有一位教育專家如是評點當今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中還有一個誤區是重物質輕精神”。家長覺得對孩子好就是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上述教育專家在咨詢中也遇到過這樣的孩子,當問到“你父母給你提供了這么多,你是不是應該感謝他們”時,孩子的回答是:“他們愛我嗎?我感覺不到呀!”
孫云曉則認為未定型的少年兒童特別需要嚴格管教,要讓他們從小明辨是非。有些父母,只要是孩子提出的要求,一概答應,這樣孩子在對外交往的時候就容易霸道、蠻橫,一旦別人不滿足自己的要求,就會產生挫折感,會憤怒,甚至可能產生報復的念頭和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