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5月,中國書法家協會宣告成立,現代意義的書法展覽從各省市至全國此起彼伏展現在人們面前。書法30年,影響巨大,成就斐然,直接指導和引領中國書法藝術的發展方向,值得認真總結。
一、書法展覽的由來與發展
1.書法展覽的歷史
在我國悠久的文明史上,書法既是人們文化交流的工具,又逐漸成為陶冶情操、寄托思想、提高審美意識的藝術途徑。但由于過去傳播手段落后,除人們觀賞原作之外,僅靠摹本與拓片流傳,并無公開展覽之舉,傳閱范圍非常狹窄,對人們的熏陶和影響亦極其有限。至現代,隨西洋美術展覽的傳入,中國畫包括少量的書法作品展覽相繼在京滬等大城市出現,成為觀賞書法作品真跡的新途徑。回顧歷史,較具規模的書法展,應屬1936年故宮博物院在倫敦舉辦的“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蘇黃米蔡的墨跡,朱熹尺牘,文征明、董其昌以及乾隆皇帝的作品,都在此展會上亮相。當代書法作品展覽,較具規模的主要有1957年由北京中國書法研究會章士釗、陳云誥先生組織的“中國書法東京展”等。上世紀六十年代后,全國各地聯合舉辦書法展覽漸成風尚。至1980年,全國各地聯合舉辦的“第一屆全國書法篆刻展覽”成為創舉,從此拉開了當代全國性書法展覽的大幕。
2.中國書協與全國書展
1981年,中國書法家協會誕生,隨后各地書協相繼成立。從此,書法的“新生代”責無旁貸地成為書法展覽活動的繼承者、組織者和領導者。首先,中國書協將最有影響的全國書展列為書協最重大的工作事項,于1984年建國35周年之際,在北京舉辦了第二屆全國書法篆刻展覽。該次展覽采用各省(市)、自治區書協按分配名額推薦稿件,書協組成評委會進行評選,選出參展作品。1987年,中國書協舉辦了第三屆全國書展,此展開幕式在鄭州舉行,帶有巡展的意義。1989年,在迎接建國40周年時,在北京舉辦了第四屆全國書法篆刻展覽。此展在征稿和評審的方式上進行了重大改革,開始了作者自由投稿,并首次進行了書法評獎,突破了書法難以評獎的思維定式,為日后評獎開了先河。第五屆全國書展于1992年在沈陽舉辦,中國書協繼續對書展活動進行改革,征集作品改為全部自由投稿,評獎不再分一、二、三等,50件獲獎作品均稱獲得“全國獎”。既解脫了分等的困擾,也陡評獎名稱更加響亮。1995年,在北京舉辦了第六屆全國展,1999年慶祝建國50周年在石家莊市舉辦了第七屆全國展,2004—西安舉辦了第八屆全國展,2008在廣州舉辦了第九屆全國展。中國書協成立30年,直接主辦的全國性書展達8次,平均3—4年舉辦一次,成為最重要的全國性系列大展,帶動了其他書法展覽活動的展開。中國書協主力、的全國性書艮,堅持了正確的導向:強調繼承與創新一體化,重視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出新;堅持各書體、各流派的百花齊放,以無愧于歷史賦予中國書協的重大使命,無愧于文學藝術繁榮昌盛的偉大時代。
隨著書法展覽的創新和發展,書展成為我國改革開放后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中國書協與日本等國聯合主辦的交流書展名目繁多,其中成為系列頗有影響的當屬“中日友好自詠詩書交流展”。此展1990年創辦,每年舉辦一次,至今已辦20次,第21屆即將開幕。作品均為自書自詩,不但交流書藝,而且有助書家掌握詩詞格律,以提高文學修養。該展開辦以來,堅持在中日兩國輪流巡展,并廣泛吸收作者參展,影響和意義日益深遠,成為中國書協除全國書展之外的一項重要的系列展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