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是博物館的重要參與主體。在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即將到來之際,博物館如何親近青少年、如何同青少年教育結合,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
作為學校、家庭教育的輔助與延伸,博物館集合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等多種功能,是社會教育的一個重要場所,也是青少年認識世界的一部鮮活的“百科全書”。然而長久以來,我們的博物館重視場館建設、忽視功能定位,重展覽、輕教育,博物館和青少年教育處于脫節狀態。
截至2013年底,全國博物館達到3866個。但有人統計,我國青少年學生年均進館僅為0.15次,每年進過一次博物館的,每10個青少年里還不到2個。這和歐美發達國家青少年每人每年至少進入博物館二三次,相差甚遠。
在國外,博物館是國家的重要教育資源,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在國外流傳這樣一句話:“如果把藏品當作是博物館的心臟,那么教育就是博物館的靈魂。”美國各級博物館都將“教育”與“為公眾服務”列為博物館的核心要素,有80%以上的博物館設立了針對幼兒到少年年齡段的教育項目。有人感慨,國外孩子的素質就是在一個個博物館里浸泡出來的。反觀國內,我們的博物館還沒有充分發揮教育的功能。博物館的價值不只體現在其豐富的藏品上,更應該體現在其教育功能上,這是我們急需轉變的觀念。
在策展上,我們很多博物館基本陳列展線長、規模大、內容雜。參觀時間長、展覽手段單一、解說內容枯燥,自然吸引不了青少年,也難以達到教育的目的。博物館不能成為展覽館,應引起青少年主動參觀、學習的興趣。這就需要博物館改進展陳方式,將復雜問題簡單化、將歷史問題通俗化、將深奧問題直觀化。根據青少年的求知欲強、動手能力強的特點,博物館還可以增加互動展示,打造博物館內兒童服務區、體驗室,便于青少年觀察、觸摸、體驗。
除了吸引青少年參觀博物館,還可以嘗試將博物館延伸到課堂,與相關部門形成聯動機制。不少大城市的學校已經開始探索將到博物館參觀列入教學計劃、作為學生課堂。近日,國家文物局也和教育部門聯合,開展“完善博物館青少年教育功能試點”,推動建立中小學生參觀博物館的長效機制,研發博物館青少年教育課程項目。針對農村青少年走進博物館機會少、接觸博物館資源少的現實,我們還需開發數字博物館、開展網絡課堂,讓更多的青少年通過互聯網共享博物館資源。
此外,博物館衍生品的開發,也是博物館教育的另一生動載體。好的博物館衍生品,帶有博物館特色、承載了文化的符號和記憶。青少年通過博物館衍生品感受傳統和現代的融合、感受藝術與工業的結合,也是一個潛移默化的受教育過程。當“博物館”被裝進書包、帶回家中,博物館的傳播效應也將更大化。
有人說,一座博物館就是一部物化的發展史。博物館保存著豐富文化遺產,它是青少年文化啟蒙、知識熏陶、觀察自然與社會的窗口,它幫助我們每一個人認識過去的歷史、了解身處的環境、構建美好的明天。把博物館打造成大課堂、把博物館裝進書包,讓博物館資源發揮更多層次的作用,我們要做的還有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