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8日下午六點,阿努帕·潘達教授的第三場學術講座在中央美術圖書館報告廳繼續進行。此次講座主題從前兩場的浮雕、雕塑轉到了笈多王朝時期的阿旃陀和巴格石窟壁畫。它相當于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但對中國佛教藝術的影響集中反映在唐朝佛教藝術之中。阿努帕·潘達教授為大家帶來很多珍貴的壁畫圖像,并進行了細致講解。
與莫高窟相比,阿旃陀石窟規模并不大,但它是印度開鑿的第一個佛教石窟,它的建造時期為公元前2世紀直公元7世紀,位于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奧蘭加巴德城北部,整體呈馬蹄狀,有三十處開窟。在介紹壁畫之前,阿努帕·潘達教授先為大家介紹了一下石窟建筑。按照建筑風格來說,阿旃陀石窟的建筑可分為佛殿和僧房兩大類。佛殿是供公共集會和禮拜使用的,不用于居住。一般在大殿入口處會有一個呈牛眼狀的支提窗,佛殿后方一般會是一個佛塔和一些佛教故事。
阿旃陀石窟的壁畫和天頂畫題材豐富,技藝精湛。這些壁畫并沒有被完全保存下來,有些褪色遺失了。它們并不像人們想象中那樣是濕壁畫,而是堪培拉蛋彩畫。底子是由涂在巖石上的兩層灰泥構成,先涂一層粗灰泥,再涂一層細灰泥,最后再涂一層薄石灰使墻面平整。灰泥由有機材料構成,一般是一些植物纖維、沙子和礫石組成。作畫使用的顏料是赤鐵礦、黃赭石、綠土、煤炭以及伊朗進口的鈷藍料等。關于作畫的理論,印度《愛經》的注釋里曾經提到對繪畫的要求有:形的區別、量、情、優美、似和色彩區別等六知。非常有趣的是這與中國謝赫的六法有異曲同工之妙。阿旃陀壁畫的主題主要取材于本生和佛傳故事。在阿旃陀一號石窟大門兩側的一對菩薩壁畫是非常有名的,展現了肉與靈美感的完美結合。錐形的頭飾和鴨蛋形的臉形成了完美的平衡,而且蓮花狀眼睛微閉,鼻梁高挺,嘴唇豐厚。采用一種凹凸畫的畫法使面部特征十分柔和。阿努帕·潘達教授提到這幅圖像令人沉醉正如蒙娜麗莎一般,因為她的表情也像蒙娜麗莎一樣讓人琢磨不定,你可以把微閉的雙眼理解為一種善良的眼光,同時也可以視作是一種冥想和內心關照的體現。
接下來,阿努帕·潘達教授又為大家介紹了舍衛城神變題材等一系列非常有趣的壁畫以及阿旃陀石窟第九窟和第十窟里較為罕見的壁畫,其中包括身著犍陀羅、馬圖拉等風格長袍的佛陀形象以及一些佛陀坐像。而在石窟天頂上多為卷草等裝飾性的壁畫,少有佛陀形象,這很可能是出于對信徒禮拜方便的考慮,信徒不能邊行走邊抬頭禮佛。而大量同心圓形的裝飾常能令人想起佛陀頭光的樣子。還有一些描繪動植物以及飛天人物的天頂畫也非常常見。另外,阿努帕·潘達教授還提到一個非常有趣的魔鬼裝飾圖案。在描繪魔鬼猙獰的面容時,畫工使用點狀的線代替平滑完整的線來勾勒魔鬼的臉型和五官,正是想要提醒人們魔鬼是沒有真正確鑿形狀的,它可以幻化成小狗,也可以變成美女。點狀的線就是表明魔鬼變化多端,但有一點不變的是,魔鬼十分邪惡,所以從畫工對其眼神的刻畫中可以看到這一點。
巴格石窟位于印度中央邦達爾地區,它有九個石窟組成。主要石窟都是方形,其中包括一個僧房和帶有佛教密室的佛殿。它的開鑿時間與阿旃陀相似,相比阿旃陀石窟,巴格石窟存在滲水問題,所以損壞比較嚴重。有些保留下來的壁畫也已經轉移到了博物館中。在第四和第五窟中間前廊的一幅壁畫是頗具爭議的。它的主題是關于佛陀出家皈依的故事。
Q&A
問:我注意到在很多菩薩形象的描繪中,她們雙耳上的裝飾不是對稱統一的,一個是環狀,一個是流蘇狀,請問這是什么原因?
答:這一現象是十分普遍的,你可以在很多佛教壁畫中看到。究其原因,還是因為當時世俗世界人們非常流行的一種裝飾打扮,畫工們就把它們放進了自己的創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