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在創建的是一個視覺藝術的生態系統,”曾任新加坡經濟發展局休閑與時尚項目總監的陳維德說,“這對整個藝術的發展很重要。”陳維德當年曾主持了吉門營房藝術區的改建項目,而他目前正以全新的身份投入到一個更宏偉的計劃中——作為在建的新加坡國家美術館館長籌備新館。國家美術館預計于2015年建成開館,其總面積約6萬平方米,總投資超過5億新幣(約合25億元人民幣)。國家美術館重點關注19世紀至今的新加坡和東南亞藝術,將擁有全世界規模最大的東南亞藝術收藏。這在新加坡是史無前例的。
政治、經濟、地理位置及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優勢,使新加坡在東南亞地區享有特殊地位。這個人口剛過500萬的國家素來以其成熟的金融服務著稱,近年來,政府對文化藝術建設的扶持與投入不遺余力,可理解為新加坡吸引外資的一種軟性策略。印尼藏家黃鴻仁表示,“對印尼藝術家來說,向外推廣是很重要的。一系列活動需要配套的基礎設施,在東南亞,新加坡是最好的。”
在位于樟宜機場旁的免稅區內,占地約3萬平方米的新加坡自由港是全球最大的免稅倉儲地,其服務對象是對藝術品和高端收藏品有特殊保管需求的機構與私人客戶,可以享受7%的免稅政策。新加坡自由港于2010年5月開港,由新加坡國家藝術理事會和國家文物局共同開發,此舉無疑提升了新加坡爭奪亞洲藝術中心的競爭力。
除了位于地下的倉庫,新加坡自由港在地面還配有24間大小不一的展室,可供藏品展示,或舉辦展覽。自由港管理有限公司總裁黃耀釧一再強調其高科技的安保措施。盡管保費高昂,黃耀釧透露,目前自由港內的場地已全被租用。
新加坡藝術市場缺乏自身內動力
根據波士頓咨詢公司的調查報告表明,2012年新加坡的百萬富翁比例居全球之首,雖然去年因算法改變排位有所下滑,但新加坡的離岸財富資產的增長幅度仍位列前茅。魯道夫說,新加坡是“亞洲領先的私人財富管理中心”,而對于如何讓這座城市發展為亞洲一流的藝術樞紐,“政府對此抱有堅實的愿景”。
不過,伴隨著香港亞洲藝術交易中心地位的崛起——每年拍賣行所成交的藝術品交易額,媲美倫敦和紐約。擁有相同稅收優惠的新加坡正試圖后來居上,但新加坡也具有天生的劣勢。
參與策劃本屆藝術登陸新加坡“東南亞平臺”的馬來西亞策展人SimonSoon指出,“東南亞藝術市場的實力取決于這樣一個事實,即大多數收藏家都來自本地。”因此,這些藏家更了解這一區域藝術發展的狀況,其收藏更具有針對性。
然而,本地藏家對東南亞藝術過于集中或高度的關注也可能使其視野狹窄,對藝術的態度保守。中國藝術家陳秋林的裝置作品《豆腐百家姓》今年入選參加“中國平臺”,千高原畫廊的總監劉杰表示,對這樣實驗性的作品,本地藏家鮮有問津,倒是來自歐洲和日本的藏家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另一方面,相較于政府的硬件投入、強勢引導和高調推廣,新加坡民間的藝術環境和驅動力并不理想。孫達拉姆·泰戈爾畫廊的老板泰戈爾稱,新加坡無法受惠于自身的歷史,“在這里,如果你要等(藝術自身)有機發展,可能會永遠等下去。”瑞士著名藏家烏里·希克也表示,新加坡沒有那么多藝術家吸引人們前來。
還有一些人認為,需求是無法制造的。經營東南亞當代藝術的畫廊主瓦倫丁·威利指出,新加坡的藝術市場疲軟,本地對藝術的興趣平平,缺乏真正的內動力。最新消息是,小山登美夫畫廊在結束日本藝術家風能奈奈的個展后,將于3月撤離新加坡。
無論如何,不管是一個自然生長的生態系統,還是一個精心包裝的營銷方案,隨著人們對東南亞藝術的關注度不斷上升,新加坡在文化藝術上所做的努力與改變有目共睹。盡管它將一直面臨著來自香港與亞洲其他地區的競爭,但這絲毫不會影響新加坡成為東南亞藝術中心的企圖。或許,真正的挑戰并非來自市場,而是其藝術的進取心、多樣性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