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藝術市場分析研究專家趙力
左起:張平、趙力、于天宏
中國當代藝術的漲和跌無不受到經濟強勢的西方世界的影響,在這樣的情景下,中國當代藝術的創作也正在被這種中心定價原則所趨同化。中國當代藝術的出路在哪里?——原創性、多樣性和差異性。
無論是中國當代藝術的早期收藏還是近年來的市場高漲,無不受到經濟強勢的西方世界的影響。這種影響直接體現在了藝術品價格的制定上,即以西方國家為中心的定價原則,這種原則甚至牽引了中國藝術家的創作,在文化學上一些批評家稱這種現象為“后殖民主義”,經濟學家叫“中心定價原則”。在這期專題中,我們請來了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張平、資深藝術市場分析研究專家趙力及《藝術財經》雜志出版人、著名傳媒人于天宏,讓他們從經濟學和藝術雙重角度入手,共同來分析一下“中心定價原則”對中國藝術市場和中國藝術家的創作及發展的影響。
中心定價原則左右中國藝術市場
趙力:我們知道蘇富比和佳士得這兩大世界級拍賣公司對奢侈品的高端定價有著很強的控制力。而如今中國當代藝術受到世界的全面關注,國際上一些的企業型投資基金的收藏體系已經點名要收藏中國當代藝術,因此,中國當代藝術也要考慮如何進入這種中心定價原則。
張平:中心回報率對區域性藝術品的牽引作用越來越強。一方面,如“金磚四國”的崛起,其財富階層對藝術品的購買能力在加強。歐美國家注意到這個現象后,就希望能把這些國家的藝術品價格拉高,然后讓這些國家的人民自己接盤。所體現的,首先就是中國藝術品創高價,然后是印度、俄羅斯等地,這是一個趨勢。
于天宏:以前國內的拍賣市場跟國際市場是不接軌的,甚至是互相不關注的。而現在,蘇富比和佳士得兩大拍賣公司,都開設了中國藝術專場,與國內市場建立起了聯系。現在蘇富比和佳士得兩大拍賣公司的拍賣就如同紐約、倫敦的股市一樣,基本掌控了整個藝術拍賣市場的節奏和大盤方向,包括領漲或領跌這樣的一個控制體系也已經建立起來了。
張平:這種定價標準影響了國內藝術群體,既中心定價引導外圍創作。這帶來一個問題就是,由于跟隨中心定價這個原則而扼殺了中國創作中本來所具有的多樣性。在全球化的互相參照下,使中國的藝術市場不但在向國際定價靠攏,連質地也在接近,即“物有所值”。這就是全球化所帶來的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