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在改革開放30年間有很多創新發展之處,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成就,是建立了完備的書法教育體系。
自古以來,書法學習一直采用臨帖自學、師徒傳承等方式進行。新中國成立后,在中小學曾開設“寫字課”,但那僅僅是作為一種漢字教育的補充。直到1963年,浙江美院首創書法篆刻專業,潘天壽、陸維釗擔任導師,金鑒才、李文采成為有史以來首批書法本科生,書法作為一門專門學科才開始進入現代教育體系。
以1977年上海《書法》雜志問世為標志,中國書法開始了新時期蓬勃發展的歷史階段。而在書法教育史上值得大書一筆的事件是:1979年,由陸維釗、沙孟海、諸樂三掛帥,劉江、章祖安任助教,浙江美院招收了朱關田、王冬齡、邱振中、祝遂之、陳振濂5名書法研究生,他們由此成為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屆書法研究生。陸維釗是中國高等書法教育的重要奠基者,1960年潘天壽將他從杭州大學調到浙江美院擔任專職書法教師并負責籌建書法篆刻科。陸維釗當時曾謙讓:“我不是第一流書法家,恐怕不妥。”潘天壽回答道:“也決不是第三流書法家,不要客氣了。”陸維釗引為知己之音,欣然就任。在招收5位研究生之后不久,他卻病倒了。1980年1月他臨終前,把朱關田、王冬齡等5位書法研究生叫到病床前,上了最后一課。同時,將5位研究生的培養工作托付給沙孟海。可以說,正是潘天壽、陸維釗、沙孟海3位書法大家,為中國的現代書法高等教育體系奠定了重要基礎。
1993年底,國務院學術委員會正式批準首都師范大學設立美術書法藝術教育方向博士點,歐陽中石擔任書法藝術教育博士生導師。1995年,歐陽中石主持招收了鄭曉華、葉培貴、解小青3名書法教育博士生,開中國書法博士教育先河。
緊接著,1996年文化部批準中國美院章祖安為書法博士生導師,同年中國美院招收白砥、許洪流、郭魯風(韓國)3名書法博士生。從此,南北呼應,齊頭并進,兩個書法博士教學點成為中國高等書法教育的重要前沿陣地。
進入新時期以來,全國已有北京師范大學、中央美院、中國美院、中國人民大學、山東大學、首都師范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南京藝術學院、吉林大學、西南師范大學、天津大學、暨南大學、福建師范大學等30多所高校分別開設書法藝術專科、本科、碩士、博士乃至博士后教育,幾乎所有高校都開設了書法的選修或輔修課程,形成了一個立體型的、完備的書法高等教育體系。2001年,中國美院設立了書法系,稍后又設立以王冬齡為主任的中國現代書法研究中心,首次明確了現代書法學科的研究方向,在加強書法的國際交流方面設立了一個平臺。王冬齡在招收國內博士生的同時,還招收了不少外籍書法研究生。古老的書法藝術,以嶄新的現代學科建設為支點,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態勢。以歐陽中石為領軍人物的首都師范大學書法專業為例,在新時期培養了5名博士后、28名博士、67名碩士、1000多名本科生,這些書法人才,在促進中國書法的理論、創作、教育的發展方面,其作用是難以估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