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昂·科索夫(Leon Kossoff)是倫敦畫派的第一代藝術家。他的作品獨具特色,即閃爍著泥性的光輝。這里所謂“泥性光輝”,指畫面顏料像泥那樣濕潤、堆砌及其閃爍著光彩的感覺。他用表現主義的手法,描繪他的家人、親密朋友以及倫敦市井生活場景。由于他孩提時代經歷的戰爭陰影,畫中的人物通常顯現出孤獨、無奈和憂郁,他的畫風粗獷,表層極其厚重,相互擠壓,并用粗色線勾勒,顯示出特殊的力度,畫面的歷史滄桑感和線條浮動感油然而生。
科索夫是大衛·邦勃格(David Bomberg)的學生。邦勃格從求學到1957年逝世一直都是英國最優秀的畫家之一,只是由于性格和畫廊追逐利潤的緣故,在倫敦名聲不揚,但他對科索夫的影響極深。他教誨學生不是將目標定在精確或完美上,而是定在一種有機結構上。在邦勃格的影響下,科索夫將邦勃格的方法與當代題材結合起來,畫了一系列以都市風景為題材的畫。畫中筆觸翻騰,統一和混亂之間恰好保持著平衡。科索夫還創作了基于基爾本地鐵車站灰色環境的系列創作,和基于哈克尼景觀的系列繪畫。畫面以不安定的手法進行處理,顏料或滴淌、或拖曳、或輕拍、或堆聚,給人的印象是,油畫表面似乎在動,有類似后期透納作品那樣的光輝,雖經厚涂,其最終表現出的微光,卻是一種未經刻意加工處理的自然顯像。
科索夫不認為現代藝術和傳統的決裂。他從上世紀50年代至今,一直保持著一個習慣,即每個星期至少一次去特拉(Trafalgar)大廳臨摹古畫。他也常去國立美術館研究和用素描臨摹倫勃朗的畫作。科索夫回憶道:“在一段很長的時間里,我天天到國家美術館去看倫勃朗的畫,而對原作進行反復畫素描。”是那些作品深深地激發了科索夫。他深信塞尚的格言:“通向自然的路經過盧浮宮,而通向自然才能回到盧浮宮。”科索夫確實受倫勃朗的影響很大:一是選擇模特和繪畫主題上,倫勃朗“不是選擇希臘維納斯,而是一個洗衣婦或者一名剛從谷倉出來雙腳沾泥的赤足者”。科索夫有著一種倫勃朗式的有偏見的選擇,他的裸體畫不是關注那些婦女的個性,而是她們在藝術空間里的存在;一方面是這四分之一側面人像所含有的倫勃朗式的活力,他從幽深處直視畫外,這感覺依然如故;還有一方面是顏料中埋藏著內在的光輝隱約閃現,通過擠壓牽拉所形成的縱橫交錯的筆觸,把多層次的細微結構一帶而出。倫勃朗的駕馭自如的繪畫技巧讓科索夫神往。這在后來的科索夫作品中,時時體現出倫勃朗的要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