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書,以其筆畫精到、結構得當、法度嚴謹的重要特征,而被公認為是學習書法的基礎和進入書法殿堂的首要門徑。但因其藝術性的局限,也是最難寫出神采,并難以取得突破性成功的一種書體。歷史上,自唐以后,以楷書為后來稱道者寥若晨星,可數者僅有歐、虞、褚、薛、顏、柳、蘇、趙、文、王等人。至近現代以來,在注重書法藝術的形式表現與個性追求的時代大背景下,以楷書名世者屈指可數。而當代書法家中,能以楷書享譽書壇者更是少之又少。為我們所熟知的也僅有田英章、田蘊章、盧中南、閻銳敏、張仲亭等幾人而已。其中,閻銳敏在楷書革新上做出的努力及其成功個案,值得關注。
閻銳敏曾是20世紀八九十年代叱咤硬筆書壇的風云人物,活躍在毛筆和硬筆書法界,楷、行、草、隸、篆皆擅,而尤以楷書名世。多年來,他編寫出版了數十種軟硬筆書法字帖、錄像帶等教材,為社會各界培養了數以萬計的書法人才,被評為全國十佳書法教育家之一。他還應邀為北大方正書寫了硬筆楷書和硬筆行書字庫,從而填補了國內硬筆楷書字庫的空白。
在藝術上,閻銳敏雖然也是以楷書名世,但他對魏碑、晉人寫經、二王、宋元明清甚至現當代一路都曾下過苦功。他的眼界很寬,無論傳統的還是現代的,只要優秀的、經典的、喜歡的,都會去學習借鑒、吸收消化。他的思想有非常強的包容性,不僅表現在書法上,在生活中諸多方面也是如此,他對科技領域新鮮事物的廣博興趣,對烹飪、家具等領域的廣泛涉獵,無不滋潤、影響著他的個人性情、人格氣質和筆墨情趣、價值觀念的形成,繼而豐富著他的創新意識。他不像同時代一些書法家羞于啟齒曾經作為硬筆書法家的歷史,而是把“硬筆”的桎梏當做一種優勢和營養注入傳統書法創作中,成為少數在軟硬筆書寫結合上取得成功的書法家之一。他的成功在于把硬筆的書寫性和線條及結體的俊秀、勁健、方折、骨氣等融會貫通,使書寫更加自由舒放。當然還得力于他對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及《陰符經》中“用筆空靈”、“離紙一寸”筆法的悉心參悟,故而用筆結體則敢于在嚴謹規范中越雷池而開創自我面貌。他的楷書從其線條、結字、體勢上看,取魏碑之古樸,棄其凝重;取隸書之舒展,棄其刻板;取行書之靈動,棄其輕飄;取顏體之寬博,棄其雄厚;取歐體之險峻,棄其瘦硬;取虞世南之溫潤,棄其陰柔;取趙孟頫之瀟灑,棄其滑媚;等等,不一而足。他“以行書寫楷書”的筆法嘗試,極大地提高豐富了楷書線條的表現力和信息含量,給人帶來一種視覺審美的愉悅。綜觀其楷書,高秉古脈,儀態大方,端莊疏朗,豐秀相宜,勁而不僵,古而不滑,韻味十足,俊美無比。
閻銳敏的楷書經過幾十年的探索發展,基本形成了個性突出的“閻體楷書”。讓人在眾多楷字中一眼便能分辨出哪是他的字,哪是歐陽詢、顏真卿的字,這不能不說是閻銳敏創新所取得的成功。他以最大的勇氣在古人楷書法則中探尋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表述范式,樹立了自己的一面旗幟,闖出了自己的一片新天地,無疑,對當今楷書的學習、繼承與創新具有啟示意義。(本文附圖為閻銳敏書法)
道德經五十六章
寄懷楚水吳山外 得意唐詩晉帖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