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樹林 少女 剪紙
日前上海大學影視系的幾位大學生來到我的拾藝堂工作室,讓我談談有關剪紙花樣經等民間藝術。其實,花樣就是剪紙,到了上海以后上海人喜歡稱“花樣”,這與上海開埠之后,許多民間藝人從各地流浪逃難到上海有關。許多北方剪窗花的剪紙藝人,在北方以剪窗花、繡花樣等為謀生,而南方的上海貼窗花的很少,因而有改行為燈彩制花,有些專門設計皮影,有部分了解上海婦女喜歡在布鞋、服飾上繡花,而圖案選擇很少,想繡的沒有粉本,所以這部分剪窗花的為適應婦女要求,改行剪繡花樣的“樣子”,又稱粉本,以維持生計。這些剪紙藝人穿街走巷,上海婦女需要新繡花圖案,會招呼這些藝人“剪張花樣”,慢慢地成為“花樣靈哦”習慣成稱剪紙為花樣,在上海30歲以上的說剪紙可能不太明白,說是剪花樣或刻花樣馬上就會知道,花樣就是上海的剪紙,一直流傳至今。
剪花樣的也屬于江湖藝人,上海最初的剪花樣藝人各區縣都有分布,大都是在鬧市區寺廟等地方剪些花樣,他們背一方箱或用紙包夾來尋找一塊地方出售,由于需求人多,幾位手藝高的設專門的地攤出售,有些被開店的人相中,請他們在店里開專門的花樣柜,花樣鋪批發、零售還可以帶徒弟,剪各種花樣圖案和描在拷貝紙的繡花圖樣,供人們選擇。最初的富華花樣店就開在城隍廟的綠波廊邊上,花樣的從業人員都是江蘇、安徽、浙江等人士,最多時達五百多人。他們主要聚集城隍廟、八仙橋(大世界)、提籃橋、玉佛寺、龍華寺的區域。再有一個奇特現象是由于受傳子不傳女之傳統,上海剪花樣的人員中百分之九十均為男性。
花樣的發展離不開中國吉祥文化的傳統,老一輩剪紙藝人他不識字,可他們卻都有一部自己的花樣經,又稱“口彩”、“賣口”,以適合于各類人群的對花樣的需求,為了滿足各個階層的需要,剪花樣還要了解買花樣的要求,不斷補充自己的“花樣經”、人稱“翻花樣”或“新花樣經”,做到一張花樣一個故事,一曲文化情結。這些“花樣經”口訣才是這些老藝人立足社會之本,也是花樣中最難以學到的背景文化,過去學徒技法可以學到,但這些“花樣經”是學不到的,所以,真正要學剪花樣,一定要深入到花樣經的吉祥文化中,才能領悟文化的內涵。
對于現在怎樣學會剪花樣其實也是很簡單的,可以這樣認為,中國的民間藝術大多是學會很快,創作卻很難。學習無非是分為五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練習技巧剪紙的基本功;第二階段是模本,臨摹階段,用老師的剪紙作品作為練習;第三階段屬于再創作,如刻紙將連環畫或者國畫圖案等有剪紙的語言表現出來;第四階段創作剪自己喜歡的花鳥魚蟲人物等進行構思,這個階段需要生活的積累才能做到;第五階段是剪紙中最為出神的階段就是即興創作,客人需要什么在很短的時間里就可以剪出來的,這需要平時不斷的積累才能達到,也是目前剪紙藝術中最為突出的形式。現在全中國可以剪紙的有幾十萬人,而真正從事研究創作的只有幾百人,甚至于只有區區幾十人,而上海屈指可數的幾人中也大多是以臨摹復制為主的。目前的剪花樣藝術的生存狀況,在許多旅游景點上可以看到許多的剪紙藝人有模有樣地用一把剪刀在剪紙,當客人真正需要剪一張喜歡的圖案剪紙作品時,卻總是回避,那是他所剪的只是在做做樣子而已。還有就是我們許多的剪紙大師每次對外宣傳總是將脫手剪紙作為一種炫耀,了解剪紙歷史的都知道中國的剪紙藝術之所以能普及,從開始那一天就是信天游式的手法在創作,上海花樣經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值得一提的是,現在出版的剪紙書籍,如果注意一下就會發現一個奇怪現象:老師的作品集與學生的作品集對照后卻大同小異,只是重新復制一次而已,文字更是搬來搬去沒什么改變。最可悲的是,剪紙的版權意識很差,將別人的成果占為己有時有發生,這些林林總總嚴重地在阻擋著中國剪紙事業的發展。
以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來說,剪紙的人在上海可以找到很多,但是真正研究上海花樣剪紙歷史淵源發展的卻很少。我也只是一種喜歡,不知不覺地進入了研究整理上海花樣經的調查,在這二十多年里可以說我失去了許多,憑自己的剪紙書畫手藝賺錢是沒有問題的,可如果這樣,上海花樣剪紙的花樣經就可能在我這一代人中真正的消失了,有時候也有點后悔,可看到自己的作品一張張地創作出來,興奮之情早已把那些困難拋到腦外。在許多人的思維里,“傳承”就是家里對子女的事,其實這種觀念是不對的。在過去,如果子女傳承說明子女在讀書或其他領域沒有發展只能跟著學習,因此,許多的手藝大都不是祖傳下來,而是師傅尋找到一個有悟性聰明的學生傳下來的,而不是徒弟找師傅能有用的。所以當我在五角場鎮領導的關心下建立工作室以后,我首先想到的是先在社區里進行普及,從這些喜歡剪花樣的青少年中尋找可以傳承的學生和徒弟。
每一種文化,是一個民族世代積累的智慧結晶,而任何一個民族的傳統知識體系、傳統文化的傳承、弘揚、皆離不開具體的傳人來進行薪火相傳。它既離不開大眾,也離不開一個民間民俗文化守望者。真正保護、保留優秀的民俗民間文化藝術,需要大量的工作要落實,要記錄,要有傳承,不是一天、二天、一年、二年的事,而是一項幾代人的事,需要許許多多的文化自覺的人共同傳承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