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微圖
2006-2009年繪畫與雕塑
策展人:托泥
展覽時間:2009 11.20 - 12.30
展覽地點:龍藝榜畫廊
策展人來信
瑞昭,你好!
近聞你的創作又遇到了新的障礙,這并不讓我感到意外。從事藝術這個職業,很多時候都是在挫折中度過。你的困境說明幾年來你沒有使自己的繪畫流于程式化,仍然以真誠態度對待每一幅作品,這是非常令我欣慰的。
你酷好釣魚,你告訴我:魚和神化中的龍有關,它們在深不可測的水中游動,沉默不語。你把空閑時間都投入到對釣魚技藝的潛心鉆研,琢磨古怪的問題諸如如何放生、如何從魚鱗考究魚的壽命等等。因此,我才提議《釣魚筆記》這個創作項目,希望能包容你幾年來的創作實驗與精神成長。你畫的少年在夜晚的水中獨自與魚相伴、夕陽晚歸時手執魚桿、或者在屋內發呆…在他們身上,多少可以看到你的影子。你的釣魚經歷(比如對魚塘邊垂釣者的世態炎涼的觀察、在野豬島夜遇大野豬等)給你的畫平添了玄妙與神秘的氣息。我同意你的觀點:藝術家的創作成熟的進程如同鐘擺,振幅越大(實驗的跨度越大),待穩定之后則更加有力量。《釣魚筆記》讓我想起你在藝術實驗中思想沖撞的日日夜夜:在畫室里,你從景德鎮運回的大木箱還包裹著稻草,你小心翼翼地從中取出雕塑的毛坯;那天晚上,你穿著大褂,在爭論的高潮要把自己剛畫的畫撕掉;墻壁上是你用毛筆涂抹的“自由、力量”的文字…
釣魚是多么奇特的活動。它是釣魚人耐力綿長的智慧與偶然性的相遇,結果無法預期,也許枯坐一生也徒勞無功,也許靈感和驚喜在絕望時才會躍水而出;釣魚目的性明確,但又不能拘泥于功利,高超的釣者如姜子牙立鉤渭水、寓意高遠…對你而言,釣魚是介于生命的行動與無為之間,蘊涵著創作的狀態:猶疑、冥想、隱忍。通過《釣魚筆記》,我看到你在通過思考“釣魚之道”,質詢藝術家創作的本質性問題。為什么創作?為什么在沉迷于一些不切實際的、神秘的事物?釣魚成為藝術創作乃至人生意義的隱喻。在這個時代,先哲已遠、一把把思想的鑰匙生銹,《釣魚筆記》反映了一個青年藝術家在此刻所面臨的精神困惑。
你對自己的畫始終不滿意,在畫布上反復修改,偏執地在色彩、筆觸、人物姿態表情之間追尋精神的尊嚴,情緒時好時壞。對這些困擾你不必過于焦慮。一個人腦子里有很多東西才會自相矛盾、猶豫不定,這是精神成長的必須。只有沉浸得越深,才會有驚喜的發現。釣魚的玄機其實在過程中,不是拎著幾桶魚回家才算勝利。我現在意識到:陷于自己設置的陷阱是你打開自我的密匙。每個藝術家如同一個垂釣者,在喧鬧的世俗生活的涌進中,他堅持停留在生活的河岸邊,不被波浪裹攜而去,在孤獨中自我懷疑。重要的是你仍然一如既往地堅信:在這個花樣翻新的時代,繪畫追尋著超越思想觀念的“神跡”,永遠是不可替代的、神圣的勞作。因此你需要極端的智慧、堅韌,微笑著咀嚼垂釣的枯澀。
看來我們一起去越南不能成行了。雖然我還一直心向往之。在燈下草草給你寫信,想著此時的你也許在景德鎮的星光下寫字、琢磨古代木器的建筑結構與樣式,或夜讀《聊齋》,在自己的內心狂亂的荒野中作精神的垂釣…希望你保持這種可貴的生猛;想想再過十年,我們的敏銳的精神世界也許衰退,希望你在河邊的思緒永遠是鮮活而自在無羈的。
祝好!
托泥 即日
姜子牙釣魚注釋:姜尚(姜子牙)因命守時,立鉤釣渭水之魚,不用香餌之食,離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負命者上鉤來!”(《武王伐紂平話》卷下)
游春
在一起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