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件價值均超1億歐元,將在上海世博會上與觀眾見面的法國6件國寶級名畫和1件國寶級雕塑,26日已由專機護送到達上海。28日在世博法國國家館開箱亮相。這7件作品分別為米勒的《晚鐘》、馬奈的《陽臺》、凡·高的《阿爾的舞廳》、塞尚的《咖啡壺邊的婦女》、博納爾的《化裝間》、高更的《餐點》(又名《香蕉》)以及羅丹的雕塑《青銅時代》。
7件珍品由法國奧賽博物館提供。奧賽博物館的前身是巴黎為舉辦1898年世博會而修建的火車站,后改建為博物館,以收藏19世紀法國美術黃金時代的作品為主,被譽為印象派藝術殿堂,與蓬皮杜文化中心和羅浮宮博物館并稱為巴黎三大藝術中心。據了解,7件珍藏同時出境展出從未有過。而能與之相比的是,戴高樂將軍于1963年特批達·芬奇的名作《蒙娜麗莎》送展美國。所以,這在世博史上又將創下一個第一。法國國寶未展先熱,記者特此請教了一些專家,對展品作一簡單介紹。
《晚鐘》米勒
弗朗索瓦·米勒(1814—1875),法國近代享有盛譽的大畫家,出生于農民家庭,從小與美麗的大自然親密接觸,所以他的畫作大多描寫鄉村的美景和貧苦農民的艱苦生活,色調柔和,氣韻靜穆,極富人間情味,也極富感染力。米勒一生貧苦,死后三十年方被世人所矚目。其中《晚鐘》是米勒一生最成功的作品。據說《晚鐘》最初只賣了1000法郎。1875年,米勒因咯血病去世。不久,法國花80萬法郎購回《晚鐘》并永久珍藏。
《晚鐘》描繪的是這樣一幅圖景:傍晚,在萬縷淡淡的霞光中,一對貧苦的農民夫婦正低頭虔誠地做著祈禱。遠處,無垠的田野的邊緣,隱約可見一座灰蒙蒙的教堂,仿佛可聽到從教堂傳來的鐘聲。《晚鐘》色調柔和,畫面感朦朧但主題鮮明。均勻有度的用料使整個畫面的氛圍顯得靜穆安詳,又不失莊重,與畫中人真誠寧靜的心境極和諧融洽。米勒讓這一對勤勞善良的夫婦在晚鐘聲中暫時忘掉了生活的清苦,時有惆悵的心得到了安慰。這外在粗陋、樸實,甚至木訥、癡呆,而內心純凈虔誠、溫順善良的農民形象,不僅體現了米勒對農民的深深理解和深厚的感情,也體現了19世紀后半葉藝術家強烈的民主意識。
《咖啡壺邊的婦女》 塞尚
保羅·塞尚(1839—1906)后印象畫派的代表人物。畫中這位并不知名的婦人很可能是塞尚家族位于埃克斯附近居所(Jas de Bouffan)的一名傭人。采用非知名人物原型也表明了畫家的原意并非創作一幅心理層面的畫像,而是研究不同人和物之間的關系及結構。本作品中的各個元素,無論是婦人、桌子或是咖啡壺,都以簡化的方式呈現,縱橫線條結構嚴謹,尤其是一些畫筆的痕跡依然清晰可見。這種幾何方式以及畫家對傳統透視法的隨性表現方式,如圖中右下方的椅子,都宣告了空間及形狀結構的破壞,很快立體畫派便將這一做法進一步發揚。
《餐點》(又名《香蕉》) 高更
保羅·高更(1848—1903),法國印象派杰出畫家。高更的這幅作品,遠遠超出了它本身的價值,因為這件作品曾是一件重大歷史事件的主角之一。1894年6月2日為了救助朱利安·唐基(Julien Tanguy)的遺孀,高更的這幅作品與其他一些印象派及后印象派藝術家的作品曾一起出售。畫面前方,通過對桌上物品大量的色彩運用以及紫色陰影營造出強烈的感官印象,對人物的處理以及畫面右上角的明亮處讓人想起1860年左右在巴黎興起的銅版畫,同時,對畫面前方白色桌布褶皺的描繪手法也會讓人想起馬奈和塞尚。
《青銅時代》羅丹
羅丹(1840—1917),法國杰出雕塑家。《青銅時代》雕塑和真人一樣大,高1.74米,模特是個身材超棒的年輕士兵。羅丹的裸體男人被賦予普通的人性,它表現出人的憂慮、羞怯和敬畏感。羅丹最初把它命名為“被征服者”。《青銅時代》表現人類從原始社會過渡到青銅時代,它象征著“人類黎明”或“人類的覺醒”。與此同時,它也使雕塑家開始思考作品的表現問題——極端近似意味著毫無新意,且不利于表現深層的思想感情。
《陽臺》馬奈
愛德華·馬奈(1832-1883),法國著名畫家,對歐洲繪畫的發展有重要貢獻,盡管他從來沒有參加過印象派畫家的聯合展覽,仍被認為是印象主義畫派的奠基人,很早就被后來的印象派畫家們視為大師。繪于1868-1869年間的《陽臺》可以看出馬奈是從傳統中去尋求靈感。每個人物都源于作者的思想之中,他們之間沒有任何的眼神交匯或者肢體語言,這與傳統的體現資產階級生活的畫面大相徑庭。其實,這是馬奈的探索。他畫的頭部看起來是扁平的,他并不想通過明暗的交互作用畫出軀體的立體感,背景中的那位淑女連個像樣的鼻子都沒有。然而站在前面觀看時,他的畫比任何一位前輩名家的作品都更接近現實。馬奈要探索的正是這種效果。
《阿爾的舞廳》 凡·高
凡·高(1853—1890)后印象派代表畫家。《阿爾的舞廳》是凡·高在1888年秋天與高更合作完成的畫作。兩位畫家風格交融的特點在作品中表現得相當明顯。畫上體現的是兩位畫家經常光顧的一家舞廳。廳頂的黃色燈光以成對的方式,給出一種炫目的錯覺,廳內人群之擁擠則通過那些形態飽滿并以深色弧線勾勒出外廓的色塊來體現,由此凸顯出一種富有韻律的起伏感。這在整體上將節慶之日的熱鬧場面和稍顯壓抑的氣氛之間形成對比。另外,作品也融合了日式風格:重新采用水平線條,并且畫作第一層次曲線與反曲線相互交錯,線圖式外觀突出。圖案色彩純粹且反差強烈,讓空間具有飽和感,并給人以恐懼感。而畫中右側的女性形象更是加劇了這種感覺,她仿佛一下子抓住了觀眾的視線并傳遞著一種不安的情緒。透過這潛藏的不安,我們可以讀出兩位畫家之間的緊張關系,凡·高“南國畫室”(L’Atelier du Midi)夢想的破滅以及兩人最終的分道揚鑣。
《化裝間》博納爾
皮埃爾·博納爾(1867—1947),出生于法國,常被稱為“遲到的印象派”。因他對色彩有著細膩、敏銳的感受力和極有說服性的描繪,故有“色彩魔術師”之稱。
這幅油畫創作于1908年,在1989年被國家收藏并進入奧賽博物館。作品表現的實際是一幅家庭畫像,畫面上四個人物形象所處的地點是巴黎歌劇院的一個包廂,最里面隱蔽的那個男的,就是定制此畫的約瑟夫,最前面露了半個臉的男的是他弟弟加斯東,以及他們各自的妻子瑪蒂爾德和蘇珊。(記者馬信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