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家汪誠一在開幕式上致辭
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油畫學會、中國美術學院、上海美術館主辦的“洗練如生——汪誠一油畫藝術展”10月30日在上海美術館隆重開幕。此展由杭州色彩文化藝術策劃有限公司承辦,著名藝術評論家龔云表策展。
展覽現場
汪誠一先生,著名油畫家,中國美術學院教授,中國油畫學會理事。早在1955-1957年,作為新中國第一批油畫精英中的一員,他參加了由前蘇聯著名油畫家馬克西莫夫在中央美術學院舉辦的油畫訓練班(馬訓班)。在新中國美術史上,“馬訓班”是一個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的事件?!榜R訓班”的成員,是新中國培養的首批優秀油畫家,如中國美協名譽主席靳尚誼、中國油畫學會主席詹建俊、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馮法祀、中國美術學院教授王流秋等,包括汪誠一在內,在中國現代油畫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汪誠一在“馬訓班”的畢業創作——表現中國第一支青年墾荒隊在北大荒艱苦創業的《信》,則已成為新中國油畫的不朽經典作品之一,得到人們的高度贊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并被載入新中國的美術史冊。
展覽現場
從1949年進入杭州國立藝專(中國美術學院前身)學習算起,汪誠一的藝術創作已走過62個年頭,在這漫長的藝術生涯中,他創作了許多堪稱典范的大型現實主義油畫作品,最有代表性的有他的成名作《信》和具有悲劇色彩的《國際歌》、紀念碑性的《千古奇冤》、《神州沃土》等。三年前,汪誠一還與他的夫人、著名油畫家宋賢珍合作,共同創作了高1.8米、長3.6米的重大歷史題材作品《山雨欲來——周恩來與蔣介石杭州談判》。在這些突顯時代精神的宏大敘事的作品中,寄托了汪誠一對社會的深度思考和現實主義的審美理想。八十年代以后,他的繪畫語言開始有了大的改變、并自覺地將中國傳統的審美觀念與西方油畫語言相融合,完成了在油畫創作中一次又一次的創新與追求。
展覽現場
回顧汪誠一六十多年來的藝術創作歲月,他始終處于一種鮮活的、充滿動態的創作狀態之中,是一個不斷挑戰自我,不斷創新求變的歷程。在熱火朝天的革命時代,他以高漲的創作熱情,在現實主義油畫語言中難能可貴地堅持畫家主體的情感體驗,在畫面上注重用詩的精神來凈化現實,對感情的力度的關注大于對寫實油畫技法的表現,顯現出獨特的藝術個性。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汪誠一創新思變,他的油畫作品在精神指向上朝寫意性、抒情性和中國傳統審美意象靠攏,建構起屬于自己的繪畫語言風格。在《三頭牦?!?、《浪山節》等作品中,那極具寫意的用筆,夸張的色塊,蘊滿了生活的激情,人物牛畜還原成一塊塊滾動的色彩,油畫得到任情任性的施展。在《童年》、《漁火》等作品中,則寄托了一種思鄉的遠望。而在此后的《白鴿》、《暖風》、《潮》等作品中,從原先較為強烈的色彩和動勢轉向清逸、平和、淡雅,繪畫語言更為簡潔,表現手法更為樸實,營造出一種寧靜、恬淡的意境,猶如一首首感人至深的抒情短詩,給人以無盡的遐想。
追循汪誠一不斷變化的藝術創新之路,有一條十分清晰的發展脈絡,這就是統領他藝術風格的詩性繪畫語言的建構。對他來說,藝術創作始終是一個抒發胸臆、鋪陳想象力的過程。他在畫面上所營構的和諧的色彩和委婉的筆致,不僅僅是外部世界中的和諧和委婉,更是精神和情感層面上的心象的真實。汪誠一的油畫作品猶如交響樂中“如歌的行板”,傳遞出幽雅、恬淡、沉靜、雋永的生命節律,如在空中輕輕回旋的歌聲,纏綿于畫面的物象之中,彌久不散。這是汪誠一用他獨特的色彩關系、筆觸鋪陳、空間結構營建的詩的語言,從中幻化出獨具魅力的詩的意蘊,呈現出富有詩歌內涵的審美意境,一個詩的世界。汪誠一對于油畫的理解,除了畫面中的結構與形式因素,更進而達到了諸多視覺審美元素的完美組合,猶如詩人將各自獨立的文字神奇地組合成優美的詩句,呈現出清澈明凈的心象與意境。
汪誠一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