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藝術形式中,行為藝術對生活的介入無疑是最直接的。行為藝術家以他們敏銳的觸覺和獨特的表現方式,技巧地對社會、制度乃至道德倫理進行深入的剖釋、揭示,從人文藝術的高度直接介入現實生活,往往會與大眾思維產生強烈的意識摩擦。這些摩擦也許會令人不安,或產生歧義,甚至教人不知所云。但正是那些獨特的思維和出乎意料的介入角度,教觀眾錯愕、震撼之余,讓人在不同的層面和角度對自己和社會進行反思和觀照。行為藝術家們用自己的身體觀察自身,用自身的實踐觀察生活,用自身的生活觀察透視生命乃至眾生的癥結所在。
暌違4年,第三屆“以身觀身——中國行為藝術文獻展”在7月25日于澳門藝術博物館登場。作為中國行為藝術最為重要的一個文獻展,本次展覽共吸引了84位來自兩岸四地及海外華人藝術家共179件作品參與評選,最終從中挑選4件優異作品及52件入選作品。這批作品充分反映了中國行為藝術近年的發展狀況。而策展人吳方洲則希望,澳門通過舉辦這個文獻展,打造中國行為藝術的前沿陣地。
優異獎藝術家自述參展作品
廖祈羽《好看小姐》
其他參展作品:《超營養早餐》
廖祈羽:《好看小姐》里邊分成了五個影片,其中有一個是她自己在里邊,她是戴著眼睛,她在讀書,其實是看不到的。另外還有她和其他人的一個互動,包含她和其她女孩的打乒乓球、桌球,還有跳繩,還有一個里面的另外一個人拿著煙去戳破氣球。那個過程中因為你在一個看不見的狀態,所以身體會無形中形成一種很緊張的狀態。因為我們平常是看得到的人,你會覺得那個“緊張”雖然表面上看起來甜美,但其實是脫離現實。那個緊張是進一步在詮釋一個好像我們日常生活中人與人之間一種緊張的關系或者是一種緊張的氣氛。
比如在跳繩的時候她看起來很歡樂,但因為看不到,所以在過程中,大家是很緊繃的。因為在那個時刻你要去猜測一個別人的狀態或者一個動作的變化;另一方面他有好像產生一種沖突,那個沖突是那個緊張跟甜美畫面的沖突,另外一方面因為你看不到,所以好像又會產生一種放棄的念頭:就這樣做吧。其實又釋放了一種壓力的狀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