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發”到“運作”之變
談及“星星美展”的成因,“最初是由黃銳、馬德升發起,1978年底開始正式籌劃,之后加入鐘阿城、李永存、曲磊磊等。我參加較晚,后來也算一員。”王克平回憶說,在展覽之前,黃銳、馬德升找到時任北京市美術家協會主席劉迅,申請展覽。劉迅在看完作品后,“當即表示同意給我們安排展覽,只是北京市美協的展廳已經排滿,要我們等到明年。政治氣候反復無常,大家商議不能再等,實在不成就露天展出。”最終他們將地點選在了中國美術館東側小花園。
當時的展覽并沒有人專門組織,“更多的是自發的”,因為缺少場地、資金等條件,所以藝術家大都自己組織展覽,邀請使館工作人員或藏家來倉管展覽,地點一般選擇在藝術家居住的地方,同時也可以逃避當時有關部門的查處,倉鑫介紹說,“1994年的時候張洹、馬六明等計劃做一個為期三天的展覽,每人每天做一個行為,這種展覽在當時很普遍,第一天是張洹,第二天是馬六明。因為第一天張洹做行為的時候跟當地的聯防隊、派出所發生沖突,最后事件越鬧越大,最終直接導致了當時藝術家搬離東村。
在星星美展期間,法國人安娜看上了嚴力的作品,想買,當時參展的一群人都不知道該怎么辦,因為誰也不知道作品還可以賣錢,“最后我想要臺相機,就跟安娜說用相機換畫,最后成交”,“那是一個不知錢為何物的年代,藝術是純粹的。”嚴力說。
“如果三十年前我們有這樣的機會,我們的境遇也可能會改變。”三十年后,嚴力在新星星藝術節新聞發布會上這樣說。
相比星星美展不被官方許可、無場地、自發組織、無宣傳等情況,如今的新星星藝術節已經發生了很多變化:“參加不需要推薦,不分門派,是一個零門檻的進入”,新星星藝術節董事長曾瓊介紹說,活動由新星星藝術節組委會出資組織,采用“海選”+“終極PK”的方式, 2012年的評委由向京、田霏宇、何多苓、毛焰、張曉剛、顧錚、王小慧等藝術界、文化節名人組成,最終以五項大獎的形式最終呈現,并且作品將在全國數個城市進行巡展。
如今的藝術也不再是藝術家個人單打獨斗的時代,更強調資源的整合。相比前兩屆,2012年度的新星星藝術節的名稱前面加上了“1912”,首次引人文化休閑消費街區品牌“1912”作為總冠名,據藝術場董事長曾瓊介紹說:“1912這個品牌的基因和內涵,與新星星藝術節非常契合。”
同時,在2012年藝術節的合作伙伴中,我們看到有南京市文聯、南京青奧組委會、南京廣播電視集團、南京1912集團、江蘇一德集團、三川當代美術館、藝術場等機構。同時定位于藝術品交易的新星星藝術商城也于2011年開始上線,是對藝術節的補充,“可以繼續推出更多的藝術家,同時藝術家也需要有作品銷售才能堅持和繼續他們的創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