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領域:一旦進入,對自己的人生來說就是一個深遠的影響
99藝術網:很好奇老師平時的創作靈感是從何而來?
張小濤:靈感這些都是慢慢積累的,就拿《量量歷險記》來說,不是一開始就有創作的思路,而是邊看量量畫畫,邊跟他討論、講故事,后來就發現可以把這些做成動畫。其實我一直有這個創作的想法,醞釀了好幾年,從2009年就開始用他的繪畫來做動畫,但當時只是一個比較短的過程,沒有進行特別長的思考,也沒有想著要把他的繪畫連貫地做起來,后來我才開始把他的繪畫做成一個系統的作品。他畫了很多箱,從兩三歲到現在的繪畫我都保留了下來。我們的團隊也做了好多工作,并且在這個過程中,藝術家和孩子得到了一種交流,這種日常化的交流不是說我們要刻意去做什么,而是根據兒童的世界來想可以怎么做。
99藝術網:老師曾嘗試過的創作手法很多,從架上、裝置到藝術寫作均有涉及,后來為什么會對影片情有獨鐘呢?
張小濤:我是學油畫的,繪畫是我的老本行。2005年我開始做動畫,原因主要還是自己喜歡。我小時候特別喜歡連環畫,也一直在學習電影和攝影方面的知識。我對動畫可能是特別喜歡、特別關注,從2005年做到現在,每一、兩年的時間出一個片子,成為了我的一種工作狀態。其實就是走上那條道路了,辦新媒體藝術專業也和這一點有關。你熱愛這個專業一點,它就會反過來影響你一些,有時候就無法擺脫了,只能往前一直做下去。做動畫非常花錢,也很辛苦,國內的繆曉春老師和我都有很大的團隊,對資金的消耗、對人才知識的儲備是非常考驗人的。所以在動畫這個領域,有時候是身不由己,一旦進去了,對自己的人生來說就是一個深遠的影響。
把獨立動畫、影片當成一個系統化的工作,做成一個公共性的事業
99藝術網:您近年來的藝術語言發生了哪些變化呢?
張小濤:回到學校以后有一半時間是呆在重慶,對我的影響還是蠻大的。在這里我自己有交流平臺,但比以前安靜一些,藝術工作慢下來了,但圈子、學校還有自己生活的節奏快了。我覺得這可能也是好事,因為這讓我的思考周期變長了。
以前我89%、90%的時間都是在北京,只有10%左右回到成都上課,教學這一塊對我的影響非常大,消耗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所以我特別擔心我的創作狀態下滑,必須提醒自己保持一個高產的工作方式,讓團隊高速運轉,讓自己有一個持續性的藝術思考和創作理念。我認為藝術家一定要保持一個“在場”的狀態,對于中國現場的巨變以及心靈史要持續地去關注,也要考慮怎樣推進自己的工作。我習慣制定一個長期的工作計劃,要清楚未來一兩年該做什么,圍繞它來做規劃。
99藝術網:那么老師近期有什么新的創作計劃嗎?
張小濤:我可能主要還是想做電影,想上院線,目前我正在尋求投資方,這是我在未來三年、五年中最想做的事。我想把獨立動畫、影片當成一個系統化的工作,做成一個公共性的事業。因為在藝術家的領域里邊,獨立動畫、影片做到后面就會發現這個圈子和你的視野越來越小,所以和社會的交流其實挺重要的。
我希望未來能做出一些比較有力度的片子,主要是一些長片。因為短片我每年都做,感覺像是小品;而長片對我來說是一個結構性的工作,能夠完整地做出一個系統,讓片子具有更廣泛的意義。這是我未來的一個工作方向。
新媒體藝術:一個跨媒體的概念,一種可能,一種對未知、對實驗、對科學以及對藝術的融合
99藝術網:新媒體藝術越來越受關注,在您看來新媒體藝術未來的發展如何?
張小濤:我覺得還是比較有潛力的。新媒體藝術比較有前沿性,形式包括電影、動畫、行為、表演等;它是一個跨媒體的概念,不是新舊。同時,它也是一種可能,一種對未知、對實驗、對科學以及對藝術的融合,我們往往把這種融合稱為未來實驗室。其實我覺得獨立動畫,包括紀錄片、電影之類,就是把我們過去所有的藝術形式都調動起來。
今天的新媒體藝術比較邊緣,在當代藝術中它不是主流的。但是我認為今天做的人少,不一定就代表它沒有未來。我認為當代藝術其實是一個充滿了思考、智慧和技術一個團隊,是一種全方位的工作。我很看好新媒體藝術的發展前景。因為當代藝術越來越傾向于綜合性,是對藝術、對社會、對科技、對未來的學科之中,跨媒介、跨領域知識的綜合,所以我認為新媒體藝術的綜合能力更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