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社會 活在當下
安迪·沃霍爾開啟的藝術風格被藝術史稱為波普藝術,在臺灣也被稱為普普藝術。全因他見證了美國工業發展取得巨大成功的盛況:商家開始講究營銷策略,醒目的商業廣告隨處可見,流水線生產的各式工業產品在超市里碼放得一絲不茍,品牌的力量令人稱奇。
“人在紐約”展區展示的便是一種適應和認知的過程。剛到紐約的安迪才21歲,經常去一家明星光顧頻繁的咖啡館serendipity,那里的老板也賞識他,因此他的第一次插畫展覽就在那里舉辦,每一件作品以25美元售出。當然之后他的天賦被越來越多的商家看重,他的插畫出現在《Glamour》、《Vogue》雜志上,他也開始為皮革公司提供創意設計和商業建議,為百貨公司的櫥窗提供裝飾畫。在這一展區內,觀眾看到的就是安迪在1950年代繪制的商業插畫。有些古怪俏皮又充滿溫情的圖案,帶有他特色的墨漬線條營造出模糊的印刷效果,粗糙的稚拙感加上華麗的色彩,這些都是他作品的迷人之處。他也已經開始運用一些自制印章來進行手工上色,這反應出他對技術帶來的復制效率產生了興趣。
當時他的插畫事業如火如荼,27歲時年收入就超過了10萬美元,但他還是想成為一名藝術家。于是在適應社會的過程中學習到的商業模式和工業復制被他帶到了純藝術創作中。他與最專業的版畫師合作,在自己的工作室(他后來稱為工廠)中運用寶麗來相機、絲網版畫技術開始了系列實踐。“工業時代”這一展區就展出了這一時期的一些經典代表作,例如《金寶湯罐》(Campbell' s Soup Can,1961),《布里洛肥皂箱》(Brillo 1964) 等等。當代館的策展人馬立小姐介紹,《李施德林瓶》(Listerine Bottle,1963)可能是安迪用絲網技術創作的第一件重要作品。
他對于顏色的選擇和手工復制的質感追求沒有改變,對于作品背后隱藏的理念也不斷地明確。1962年他的個人畫展被世人懷疑,不同口味的湯罐頭繪畫被當成玩笑。但實際上,他的波普背后有一種民主的理念:工業社會給人們帶來便利,每個人在超市里有著同樣的選擇權,安迪對此說到:“總統喝可口可樂,Liz Taylor 也是,想象一下,你也可以喝可口可樂,并且花再多錢也買不到更好的可口可樂,所以為什么可口可樂不能成為藝術品?”這是一門反應消費革命對大眾影響的當下藝術,也是一門追求平等的理想藝術。雖然被后人借鑒后,波普被更多地賦予了政治隱喻,比如在中國,1980到1990年代的波普畫風。但安迪的初衷是在講述生活中的平凡之物。今天的當代藝術也依然在刮這股“日常風”,講述的依然是當下消費型社會中的種種。
從自卑到直面觀眾
1963年安迪購買攝像機之后,首度嘗試了錄像的創作。不少作品旨在好奇,例如經典之作《帝國大廈》(1964)記錄了8個小時帝國大廈的模樣,還有人的睡眠、化妝等再尋常不過的生活場景。前所未有的反叛方式對后來的錄像藝術家也產生了持續影響。他發現人們在鏡頭前顯得不自然,于是他記錄這種人的反應,讓生活中的瑣碎和尋常變得充滿樂趣。
藝術家觀看世界的角度不斷變化,從名人效應、市場營銷的影響力到傳媒對于信息的加工與公眾的接受習慣等問題都開始反應到創作當中。1962年瑪莉蓮·夢露去世,藝術家制作了24幅不同色彩構成的夢露肖像版畫(Marilyn Monroe,1967年)。在展區內可以看到其中的五幅,色彩的變化讓人物形象從天真無邪到詭異嫵媚,隱射著媒體對于人的隨意描繪。對于自小迷戀名流、都市生活的藝術家來說,這一“應景”的創作舉動讓他得以在幻想領域與這位早逝的明星有了某種連接,也表達了對于偶像早逝的哀傷。
面對殘酷的事實和媒體的渲染,讓藝術家有了關于新生、死亡為主題的系列創作。 例如將一張嬰兒在醫院出生的黑白照片的對比度不斷加深,營造出恐怖的氣氛,照片內容沒有改變,新生的喜悅因為色彩的扭曲變為死亡與不安。同時他也看到,每個人都有成為超級巨星的潛質,他預言在未來,每個人只要有15分鐘的曝光機會,都有可能成為名人。這一預言在今天鋪天蓋地的真人秀和草根英雄時代已然得以驗證。在“閃亮星光”這一展區觀眾就能看到藝術家卓越的社交能力,這一時期,為名流制作的肖像是他的主要創作。展區中,我們可以看到《伊麗莎白·泰勒》(Silver Liz,1963年)以及《杰奎琳》(Jackie,1964年)。
安迪也學會運用商業模式來包裝和推廣自己,他把平時的行頭設定成安迪套裝,定制的假發、墨鏡、黑色外套,淡定又略顯怪異的舉止使他更受世人矚目。展區“人生苦短”展出了1980年代他與知名年輕藝術家的合作,還有創作電視節目《安迪·沃霍爾電視秀》及《安迪·沃霍爾的十五分鐘》、為搖滾樂隊“地下絲絨”擔任制作,參與時裝秀及社交場合,可說是熱衷于“跨界”創作的先驅。
就這樣,他自己也成了名人,成為了被看的對象。在這一反應他事業頂峰的展區內,我們可以看到他最后一個系列的自畫像。再比較一下他1950年代用銅版和墨水創作的自畫像,你會發現,尺寸在不斷擴張(1953年的27.9×21.6cm 到 1986 年的203.2×193cm);內容也從掩面自卑、害羞局促演變為了直面觀眾的正面;若隱若現的墨漬線條變為具有壓迫感的濃烈色彩。自畫像的演變見證了他不同時期的創作特點,反映了他信念不斷增強的心路歷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