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藝術家回到了生命與藝術經驗的原點,重新開始心象的書寫
9月21日,北京索卡藝術中心舉辦彭賢祥與曾雍寧兩位臺灣藝術家的雙個展,命名為“回到起點”。學術主持夏可君認為,“把彭賢祥與曾雍寧兩位藝術家的作品并置展覽,使臺灣藝術的基本生命情態得以呈現:圓環與破方之間的形式性張力,過去與未來之間心念的糾結,青春朝氣的燦爛與鄉土回眸的悲情,繁復外展與簡約內縮之間的形式不同,無論是視覺感受還是生存關懷上,兩位藝術家有著鮮明的差異,但都回到了原點,回到了生命與藝術經驗的原點,重新開始心象的書寫”。曾雍寧的以原子筆的書寫性展開一個個不同色彩的圓環,這些圓環,如同細胞的生命體,在生長與繁殖,也有著臺灣海洋性氣候的想象,是對光天云氣的變幻與自然色彩豐富變化的捕獲,還有著臺灣地方性裝飾性圖案的變形。在書寫技術上,有著原子筆在書寫時帶來的那種輕快,以及之前學習水墨所帶來的那種流動性的層次罩染,把傳統工筆畫三礬九染的那種制作方式與理念轉換為原子筆不同色彩的套疊,帶來視覺上的幻覺與迷醉。這個世界有著孩子氣的童貞,有著對未來美好事物的渴望,如同花朵在盛開在生長。
而彭賢祥的作品則帶來一直深沉的懷舊感,這是對海洋與厚土的回歸以及回歸不可能的悲情,但藝術家知道,現代性的憂郁僅僅是斷簡與殘篇式的,因此彭賢祥干脆就用大度山的山土層層裹住一本本的書,然后強制自己僅僅以古典青綠山水的色系來作畫,并且畫面上的景色看起來相似,但每一幅卻又根本不同,與無法回歸的海洋的夢想一道,在顏色的掩蓋下,也是另一種燦爛的悲情之書寫,是對無力把握命運的現代性個體破碎的見證,讓破碎的瞬間變得華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