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大綱
《越域》的作品主要環繞四個主題:各自反映出不同的信仰及道德層面。
第一個展館展現了宗教對區內民族國家誕生的影響,藝術品包括席帕。古普塔(Shilpa Gupta)的雕塑作品《1:14.9》(2011–12)及諾爾貝托。羅爾丹(NorbertoRoldan)的《F-16》(2012),分別探索了 ;南 亞地區的分崩離析,以及菲律賓被侵占的歷史。放置于藝術館分館的萬迪。羅塔那(Vandy Rattana)裝置錄像及攝影作品《炸彈池塘》(Bomb Ponds)(2009)則批判了美國在越戰期間對柬埔寨進行轟炸對地貌帶來的深遠影響,進一步揭示了文化與政治交匯所帶來的后果。
到了第二個展館,主題卻搖身一變為研究今日全球社會及宗教傳統之間的關系,在阮?安德魯?俊(Tuan Andrew Nguyen)的作品《敵人的敵人:獻給紀念碑的紀念碑》(Enemy’s Enemy: Monument to a Monument)(2012)中,藝術家利用傳統的木刻技術將美式足球棒改頭換面,藉此對越南憎侶勇抗宗教的舉措致敬。阿拉雅。拉斯迪阿美恩斯柯(Araya Rasdjarmrearnsook)的作品《月亮的背叛》(The Treachery of the Moon)(2012)則將了近年泰國政治沖突的畫面與大受歡迎的電視劇集選段并列。展覽透過作品進一步引導觀眾思考,宗教規范(也許是表面地)如何在毫不相干的群體中產生聯系或對立的作用。在梁致協(Vincent Leong)的攝影作品《與亞都拉攀比》(Keeping Up with the Abdullahs)(2012)中,華裔與印度家庭都穿上了象征馬來西亞官方宗教──伊斯蘭教──的服裝。
最后,大會展出了另外一系列的藝術作品,探討擁有不同宗教文化信念的個人與群體之選擇自由,如塔耶巴。貝根·里皮(Tayeba Begum Lipi)的作品《愛床》(Love Bed)(2012),以既誘人又具威脅意味的方式,令人想起在孟加拉針對政治與性別議題產生的暴力事件。
參與香港展覽的藝術家及作品包括:
Aung Myint(b. 1946,緬甸仰光),《白塔無需金子》(White Stupa Doesn’t Need Gold),2010 巴尼?阿比迪(Bani Abidi,b.1971,巴基斯坦卡拉奇),《穆罕默德?伊本?卡西木之魂》(The Ghost of Mohammed Bin Qasim),2006;《這段錄像是情景在現》(This Video Is a Reenactment),2006;《厭倦擺姿勢的男孩》(The Boy Who Got Tired of Posing),2006禮薩?阿菲西納(Reza Afisina,b. 1977,印度尼西亞萬隆),《什么 . . 。》(What . . . ),2001卡迪姆?阿里(Khadim Ali,b. 1978,巴基斯坦奎達),《無題1,魯斯坦系列》(Untitled 1, Rustam Series),2011-12;《無題2,魯斯坦系列》(Untitled 2, Rustam Series),2010;《& #26080;題3,魯斯坦系列》(Untitled 3, Rustam Series),2011-12席帕?古普塔(Shilpa Gupta,b. 1976,印度孟買),《1:14.9》,2011-12梁致協(Vincent Leong,b. 1979,馬來西亞吉隆坡),《與亞都拉攀比1》及《與亞都拉攀比2》 (Keeping Up With the Abdullahs 1 and Keeping Up With the Abdullahs 2),2012塔耶巴?貝根?里皮(Tayeba Begum Lipi,b. 1969,孟加拉國戈伊班達),《愛床》(Love Bed),2012阮?安德魯?俊(Tuan Andrew Nguyen,b. 1976,越南胡志明市), 《敵人的敵人:獻給紀念碑的紀念碑》(Enemy’s Enemy: Monument to a Monument),2012阿拉雅。拉斯迪阿美恩斯柯(Araya Rasdjarmrearnsook,b. 1957,泰國桐艾府),《月亮的背叛》 (The Treachery of the Moon),2012萬迪?羅塔那(Vandy Rattana,b. 1980,柬埔寨金邊),《炸彈池塘》(Bomb Ponds),2009諾爾貝托?羅爾丹(Norberto Roldan,b. 1953,菲律賓羅哈斯市),《F-16》,2012唐大霧(Tang Da Wu,b. 1943,新加坡),《我們的孩子》(Our Children),2012Truong Tan(b. 1963,越南河內),《我們要什么》(What Do We Want),1993-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