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名稱:時間?劇場?展覽
展出時間:11月22日
展出地點:今日美術館
投票人:杜曦云、康學儒、李笑男、盛葳、王棟棟、楊揚、朱小鈞
無論從展覽方式還是觀看方式而言,美術館空間都成了十足的“劇場”,所有觀眾都坐在這個不同于常規展廳的空間里,他們觀看影像、表演、裝置、燈光,聆聽音樂和生活中的其它聲音。現場能看到錄像中關于古代社會人們的生活場景;身著白領制服的演員在喊著房價上升的數字;踩在升降器上的女高音在歌唱,還有都市中的男男女女在各自地奔跑……觀眾看到的景象常常是交叉著的、重疊著的。總之,這個“復雜的現場”似乎難以描述,因為這個“現實”只發生在展覽開幕的當天和我們的記憶中。
藝術家自述:凝視與游離,敘事與呈現,構成了我們觀看作品(電影、戲劇、展覽)不同的空間方式,他們同時被隱匿于時間的控制之中,時間既控制著我們的觀看又將我們隔絕在不同的“正確性”中,我們被固定在各自藝術方式的形態之中。《時間、劇場、展覽》將提供一種逆向的觀看,我們嘗試將產生于不同空間形式的藝術,在時間的基礎上重新布置,共享同一空間,并隨著時間的變化,一個事件在一種重疊時間的過程中是否可以被重新認識?我們也許可以用戲劇的凝視去觀看展覽?同時用看展覽的方式去體驗戲劇?它們相互交疊、并置、循環,形成了新的時間現場。
杜曦云:立足當下并回溯歷史,對中國的主導文化進行價值觀方面的終極追問,這種取向和所觸及的深度,與作者的其它作品相比,屬于正常水準;但在中國當代藝術界,至今依然難能可貴。
康學儒:他沒有人海戰術,也沒有恢弘場面,但他是一個導演,他導演著一個叫做“時間”的劇本。他不僅將古老的、擺放的藝術轉變為當代的、變動不居的表演,而且將不同的藝術形式置于同一時空之中。最重要的是他將不同的時間重疊交織于同一時空當中,正是在這一點上,汪建偉的藝術是做到了與時俱進。
李笑男:本年度最吸引眼球的作品。但這種吸引來自于影響、裝置、表演、燈光、多媒體等多種語言形式跨界交互作用所形成的多向思考可能性,而非嘩眾取寵的矯情。從觀念上看,作品試圖打破時間與空間界限,追問有關歷史與時空的終極問題的傾向,企圖用后現代的方式重新探討過往與現實,其跨領域地整合“藝術”(一個稱呼而已)的企圖則體現出藝術家的實驗性、開放性、探索性和當代性。
盛葳:汪建偉一直不斷地在質疑包括裝置、行為和影像藝術在內的“藝術形式”與“內含”的“正確性”。“時間·劇場·展覽”即是一件復合的作品,鮮明地體現出他的藝術理念。正是因為這件作品在門類、形式和觀念上的無法界定,使得它具有了強烈的創造力和前瞻性。
王棟棟:汪建偉在對歷史和現實產生懷疑的個人判斷下,將不同藝術對象的結構重組,提示出日常經驗之外的“復雜現場”,顯示了作品具有的深度實驗性。對藝術樣式邊界的探討固然是個有挑戰的事情,然而這種“確定”的界限卻融化在一種不確定的浪漫主義的想象中。因此我認為該作品不僅體現了汪建偉理性分析問題和把握藝術語言的老辣,還流露出都市景象中一種別樣的低調!
楊揚:作為入選的“一件作品”而言,汪建偉的《時間·劇場·展覽》是展覽內容最多、形式最復雜的一個。而我選擇這件作品最重要的原因是它的完整性,藝術家對如此繁雜的手段的整合與運用,體現出相當高超的控制力,使作品得以以一個統一的面貌出現。
朱小鈞:跨界代表著勇于探索的創作態度和審美方式的融合,這種創作不會讓觀眾進入一種視覺經驗的“模式”,所有的“模式”在作品面前隱匿。無論從展覽方式還是觀看方式而言,美術館空間都成了十足的“劇場”,所有觀眾都坐在這個不同于常規展廳的空間里,他們觀看影像、表演、裝置、燈光,聆聽音樂和生活中的其它聲音。現場能看到錄像中關于古代社會人們的生活場景;身著白領制服的演員在喊著房價上升的數字;踩在升降器上的女高音在歌唱,還有都市中的男男女女在各自地奔跑……觀眾看到的景象常常是交叉著的、重疊著的。總之,這個“復雜的現場”似乎難以描述,因為這個“現實”只發生在展覽開幕的當天和我們的記憶中。
“時間?劇場?展覽”現場
“時間?劇場?展覽”現場
“時間?劇場?展覽”現場
“時間?劇場?展覽”現場
“時間?劇場?展覽”現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