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2011年是藝術衍生品發展元年。實際上,藝術衍生品從上世紀90年代引入中國以來,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重視。而這兩年鋪天蓋地的藝術衍生品商店卻從側面反映出一個信息:藝術衍生品在中國發展,有戲!
據有效數字統計,2003年,全球藝術類授權商品市場市值達到189億美元;2005年,在全球藝術授權產業最發達的美國,其生產總值達到180億美元。而中國藝術衍生品在其中的份額卻十分有限。對于一個新生的市場門類,我國的藝術衍生品市場顯然還不夠成熟。
董藝指出:“在藝術品消費需求不斷增長的基礎上才能夠對藝術衍生品提出消費需求,而這恰恰是藝術衍生品發展的前提。從這個角度來講,中國對藝術品消費的觀念才剛剛興起。另外,中國藝術衍生品的創新能力以及藝術衍生品的多樣化和豐富性也有待于提高。”
不過,有時候,一件事情的終點恰恰是另一件事情的起點。雖然中國對藝術品消費的觀念才剛剛興起,但是從近兩年來市場的發展狀況來看,中國藝術衍生品越來越被人們重視,市場發展空間不容小覷。董藝說到:“藝術衍生品在中國發展也具有很大的優勢,一是中國整個市場的潛在消費能力,近幾年,全世界所有主流的奢侈品都會到中國來,其中看中的就是中國的消費能力,這一點毋庸置疑,也是中國藝術衍生品市場的最大優勢。另一方面,就是中國有巨多的藝術創作工作者。雖然作品中有一些觀念還有待國際化,但是從每年藝術院校畢業的學生和藝術家專業技能的提升程度上看,這既是現在的問題,但也是將來的優勢。”
中國藝術衍生品市場發展重點在于引導
需求產生消費。中國藝術衍生品市場的優勢更多是潛在的市場,若想看到成效,更多是“將來式”。而中國藝術衍生品市場在前幾年一直得不到有效發展的原因之一就是藝術衍生品消費觀念沒有得到廣泛推廣。這一點也恰恰是中國藝術衍生品市場發展道路中最重要的一點。
董藝認為:“第一,對于一個需求的產生本身有一個市場發展的自然規律。當你的家庭收入到一定水平的時候,你就會對牛奶、家用電器產生相應的需求。應該說隨著消費、收入水平的提高,對消費觀念會有一個自然的、必然的認識過程。
第二,對藝術衍生品來說需求是要引導的,比如大家對牛奶的態度,中國人不是一開始就喝牛奶的,中國人是喝豆漿的,但是牛奶為什么被大眾接受?因為大家不斷地從宣傳中知道牛奶是有益健康的。隨著不斷地引導,中國牛奶的消費量就會不斷地提升。藝術衍生品也是同樣的道理。現在大家對藝術衍生品還存在著很多的誤區。甚至于很多人愿意花上百萬、上千萬買高價房,但是家里邊墻上全是空空的。這其中,他對美的要求就沒有完全被激發和引導出來。不是買不起,而是不懂得一個人的品位在于你家里邊的裝飾,而不是拿了多少錢的包在手上。
藝術衍生品消費的觀念引導不是一個機構所能到的,其實更多文化的消費一個綜合的概念。不是單純的打廣告,搞講座就可以解決的。這是社會整體的導向,包括美學教育,告訴你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不美的,當我們有一個家,怎么裝飾自己的家等等。其中的引導方式是可以潛移默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