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丹山春曉》以3450萬港元揭開中國藝術品秋拍序幕,曾梵志《最后的晚餐》創1.8億港元“亞洲紀錄”,保利香港2013秋拍成交近10億港元……中國藝術品近日頻創天價。
專家認為,中國市場“復蘇”,有望再度帶動全球藝術品市場升溫,中國傳統及現代藝術品正受到國際買家青睞。然而,天價背后不乏隱憂,炒作風險猶存。
文化部市場司近日發布的報告顯示,去年中國藝術品市場交易總額1784億元,同比下降15%。然而10月伊始,秋拍季臨近,投資客蜂擁,使藝術品行情“復蘇”。
10月7日,香港蘇富比舉行歷年最大的中國書畫秋季拍賣會。張大千、傅抱石、吳冠中、齊白石、徐悲鴻等作品達359件,總估價逾2億港元。其中,張大千《丹山春曉》以3450萬港元成交,成為首件過千萬拍品。
中國當代畫作《最后的晚餐》在5日香港蘇富比拍賣中以1.8億港元天價售出,創全亞洲當代藝術品新高。
此外,近日閉幕的保利香港2013秋拍總成交9.89億港元,較春拍也顯著上漲。其中,中國藝術專場是本季拍賣會的亮點,總成交2.34億港元。吳冠中、張大千多幅作品均以過千萬港元報價成交。
數據顯示,繼2010年、2011年兩度被中國超越,美國重新成為世界第一大藝術品交易國。但是,隨著行情復蘇,日趨激烈的拍賣市場仍帶來新拷問。
“秋拍總成交較上一季整體提高,見證了中國藝術在世界收藏家心目中舉足輕重的地位?!北@馁u執行董事張益修說,中國藝術專場的好成績對市場具有里程碑意義。
然而,在經濟弱復蘇的背景下,高價背后的“水分”依然存疑。據介紹,多個秋拍現場舉牌及電話委托競爭激烈,進入千萬元后仍頻頻展開拉鋸戰。“上一輪藝術投資泡沫破滅前,炒作幾乎也是熱度不減?!北本┮患遗馁u公司人士說。
值得注意的是,本輪中國藝術品市場升溫與資本市場密切相關。中國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研究員、文化部《中國藝術品市場白皮書》主筆西沐接受采訪時就表示,“藝術品份額化”網上交易火爆,正引爆中國藝術品金融投資熱潮。
與重個人愛好、傳襲的中國傳統收藏市場不同,藝術品信托、藝術品基金已成為市場升溫的一大推手。在中國首家“文交所”天津文交所,美術品證券化產品“黃河咆嘯”和“燕塞秋”曾一度探至18.7元/份和18.5元/份。
然而交易數據顯示,“黃河咆嘯”和“燕塞秋”國慶假期前最后一個交易日報收于2.24元/份和1.53元/份,市值蒸發最多超九成。
市場人士提示,盡管本季中國藝術品行情升溫,有望對國際市場注入新活力,但藝術品“金融化”也可能放大風險,入市仍需謹慎。根據文化部市場司數據,2012年中國藝術授權品、復制品、衍生品交易額已達180億元。
中央美院藝術市場研究中心執行總監馬學東認為,引入金融資本正導致中國藝術品市場結構變化,藝術品基金、信托、評估、鑒定、咨詢均較快發展,但市場創新仍需政策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