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國的音樂產業,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唱片店里林林總總的唱片。于是,當宋柯發出“唱片已死”的感嘆時,也就有很多人隨之為中國的音樂產業默起了哀。而中國的音樂產業果就等同于中國的實體唱片產業嗎?答案顯然不是如此。只不過在一段時間內,中國的實體唱片產業,確實因為壟斷性的銷售數據,以及歌手缺此不可的平臺、媒介效應,確實成為了音樂產業內絕對的經濟核心支柱,才使得其它載體和平臺,因為弱小而被人忽略。
時至今日,在中國音樂產業內,不說尚還存在諸多不確定性的數字音樂發展,單就進行時的狀態,實體唱片業就已經沒有底氣再執業界牛耳。取而代之的是誰?自然是從小現場到萬體館,從一線城市到三線城市,從國外巨星到選秀新人等等的演唱會。
實際上,即使在數字音樂還沒有出現的時代,在歐美音樂產業比較成熟的地區,演唱會就一直和實體唱片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兩者各有各的平臺、各有各的玩法,又通過歌手發行新專輯時的配套巡演,產生商業上的互補作用。而對于視現場為生命的歐美搖滾音樂人來講,演唱會更是他們的練兵場,“在路上”寫歌唱歌,在舞臺表現出錄音室很難傳遞出來的Band Sound氛圍,都讓演唱會早就成為歐美音樂人創作的一部分,以及歐美音樂產業重要組成的一部分。
而中國的音樂產業,受制于早期發展時的一些經濟限制、場地限制,也讓國內的歌迷,無法進行持續性的音樂消費,從而直到上世紀末,都還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現場音樂文化。歌迷對于音樂的涉獵,主要還是只能借助于電臺、唱片等傳統媒介和載體。即使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起,港臺歌手已經開始大量地北上內地,紛紛舉行個人的演唱會。但一方面這些演唱會的形式單一,另一方面也因為過多的商業參與,也讓這些演唱會僅僅只是成為港臺歌星北上淘金的平臺,有金但卻缺樂也缺文化。
隨著進入新世紀后全國各城市小酒巴里的小現場,對于現場音樂文化的普及,再加上隨此之后各大音樂節的推波且瀾。尤其重要的是,在這個數字化資訊爆炸的多元時代,隨著音樂的分類越來越細致、甚至精密,導致樂迷欣常口味的分流,也使得整個音樂市場開始細化,并讓演出市場自然而然形成一個多元化的格局。找一線港臺歌手甚至是歐美巨星來辦演唱會的傳統模式,固然還是演出市場的主力軍,但在這種靠砸錢就能辦得下來的演唱會之外,如何通過策劃、定位這些更聰明、更具技術含量,能夠通過相對小的投入,或者將投入集中在音響效果、聆聽體驗,而非明星身價,從而獲得更大的利潤空間,并創造一定的文化效應。毫不夸張的說,唱片的昨天和今天,也就是演唱市場的今天和明天。品牌化、差異化、概念化和細節化,也是未來演出市場各大演出品牌角逐中勝出的關鍵。
而經過短短幾年的實踐,至少“豐華秋實”在國內演出市場新格局的創立過程中,已經憑借著品牌化的經營、文藝化的定位,為自己占據了一個最好的地形。還記得在2010年,當“怒放搖滾演唱會”的概念浮出水面時,有許多人都對這種類似于復制“搖滾中國樂勢力”的拼盤演唱會不太看好。但從2010年到2012年,從北京到上海,從成都到深圳,“怒放搖滾演唱會”不僅一場又一場地辦了下來,而且還取得了相當不錯的現場反饋。有許多記憶需要回憶,而回憶音樂最好的最好方式,就是去現場重溫那段過去。看起來很簡單的道理,卻被許多人因為“以為”、“認為”的僵化思維所否定了。而“怒放搖滾演唱會”恰恰以最簡單的方式,將懷舊化為行動,并辦好了大事。其實對于需要他的歌迷來講,何嘗不也是一件實事?!
而今年,除了“怒放搖滾演唱會”之外,另一場讓歌迷感動并追看的演唱會,無疑就是樸樹與張懸組合的“樹與花”。一個來自北京,一個來自臺灣;一個有點神經質,另一個也有點神經質,卻因為“樹與花”這個概念走到一起,并在現場擦出火花。是不是覺得有點眼熟?這不就是當年“麥田音樂”廠牌“紅白藍”概念在演出市場的一種再現嗎?樸樹因為“紅白藍”而成功,所以樸樹和張懸因為“樹與花”而成功,也就順理成章了。
主打70后的“高曉松·此間的少年演唱會”,更是一次針對特殊年齡的人群,量身定造的一次演唱會。當年唱校園民謠的那些流浪歌手和詩人,如今已經變了長相,但那份音樂記憶里的情懷卻依舊保留。而這次演唱會雖然不像巨星演唱會那么轟轟烈烈,卻同樣不缺蕩氣回腸。從勢利的角度來講,這也算是通勾起一個時代的記憶來賺錢的贏利方式,前提當然還是正確的針對性和恰到好處的人物選擇。
汪峰的“存在”演唱會既可以說是他新專輯的配套巡演,從而開創國內搖滾歌手發新專輯的同時舉行大型個唱的先河,其實也在無形中繼崔健之后,形成以歌手為單位的又一個搖滾音樂人個唱品牌。無論是從汪峰作品里的社會功能,還是中國搖滾樂發展所需要的搖滾明星這個層面,都具有積極的意義。而順“中國好聲音”之勢,為楊坤打造的“32場”演唱會,也顯示出背后團隊對于時尚的判斷和捕捉力,借“中國好聲音”省去許多宣傳上的投入,更實現了花小錢辦大事的效果。這,對于演出品牌來講,無疑是能否生存和再發展的關鍵。
從“怒放搖滾”和“樹與花”所引發的懷舊情節,明年還將繼續。中國不缺好音樂,也不缺好歌迷,但有時候往往缺的還是能把對的音樂送到對的人的賣家。人文也好,品質也罷,有時候不僅只是說說而已,而更需要有更多的人去具體的做。口號挽救不了中國流行音樂,但通過細分市場繼而突出人文,卻能夠讓中國流行音樂產業能夠多一條腿站立。
文/愛地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