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有機會去美國訪問,由頭是休斯頓攝影節今年舉辦的中國主題展,這又是一次在國外溫習中國文化的課程,只不過這次是更冷僻的中國攝影史。
國內越來越多攝影節,和眼下流行的“雙年展”、“三年展”一樣,它們都是建設熱潮中匆忙引進的新事物,但和雙年展不一樣的是,攝影節似乎有很好的本土適應能力,一個很重要的標志是,主管項目的各級地方官員似乎都樂于支持這個國際性項目。
一方面,攝影的民眾基礎非常強大,甚至不少官員也在這個人群中,他們和家人的閑暇時光是拽著相機度過的,另一方面,攝影節的“節”字非常幫忙,它注定要把這項原本志向是高雅藝術活動的Encounter引向我們的廟會傳統。因此,攝影節既顯示了地方的開明形象,同時又能搞活經濟,招商引資,促進旅游,一舉多得,因此也就有了在中華大地蔓延的趨勢。
據說某地方的攝影節打開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運進城里的是照片,運出城外的是德國臘腸。在筆者看到的各項中國當代藝術活動中,攝影節是最富創意的一種,從官員到藝術家到本地民眾,全民參與狂歡,其中也包括不少應邀前來的國際人士,他們對此地影像能量的突然爆發深感意外,不少人還是第一次來到中國,他們無法想象這個國家的攝影人群如此之龐大,攝影師們與外界接觸的巨大熱情也讓他們動容。
鮑德溫和溫迪
2002年開始,美國人弗里德里克·鮑德溫(Frederic Baldewin)和溫迪·沃翠絲(Wendy Watriss)分別訪問了平遙和連州——兩個標志性的中國攝影節。對于主辦方而言,這兩位嘉賓的身份格外顯赫——這對夫婦于1984年創辦了休斯敦國際攝影節(FOTOFEST),兩年之后,他們又創辦了首屆休斯敦攝影雙年展,同期舉辦專家見面會。此后的20多年里,以雙年展為核心,Fotofest涉及了影展、工作坊、技術推廣、圖片拍賣和各類研討活動,發展成為全世界最受關注的攝影節之一。
和平遙、連州所不同的是,這是一個由純粹由私人創辦并主持的文化活動,它的成長發展和全部活動的核心價值,都體現了兩位創辦人的樸素而堅定的理念:為那些天才的表達提供一個平臺,一個向獨立的眼光、獨立的思想和獨立的生活方式表達敬意的展示空間,藝術家是那些想他們自己所想的人們,藝術家的對立面就是控制,休斯敦攝影節深思熟慮地站在了所有集權控制的對立面。基于這種理念,攝影節在休斯敦已經發展成了一個跨界的學術活動,既是藝術的、文化的,同時又是教育的和深具政治反響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