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電影屬于柏林
我們并不期待柏林電影節辦成奧斯卡那么輝煌。電影節應該有電影節的觀眾,有電影節的色彩——這里就應該是各國影人和片商的名利場,無論評個什么獎,關鍵還是看在電影院外的電影交易市場上,藝術能獲得多少人的青睞。像去年捧得柏林金熊獎的巴西影片《精銳部隊》那樣,只在巴西國內火爆了一陣,在國際交易中卻收獲寥寥,這樣的喜中有悲實在不是辦電影節的人愿意看到的。在電影節的平臺上,打開通往國際市場的路,這才是大家熱衷參加電影節的真正目的。
柏林,這個永遠和冷戰歷史聯系在一起的獨特都市,始終有一種淡漠憂傷又恢宏從容的氣質。在柏林看電影和威尼斯的精致不同,柏林的電影地圖就是一幅歷史的畫卷。這里不乏好片,姍姍來遲的競賽單元最后一部影片、芮妮·齊薇格主演的《我的唯一》,美國老牌影星湯米·李·瓊斯主演的《電光冷霧中》,美英合拍片《憤怒》以及黛米·摩爾的新作《喜悅之淚》都值得一看。全景單元的48部影片更是令人眼花繚亂,在競賽單元中被嚴重忽視的亞洲電影,更多地在全景單元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華語電影就有5部,《東北,東北》、《親密》以及我國臺灣的《陽陽》等片都榜上有名。更有意思的是備受國人矚目的中德合拍片《約翰·拉貝》也將在柏林電影節的“特別展映”單元亮相,這位“東方的辛德勒”非常符合柏林的氣質。
在這個柏林墻倒塌20周年的特殊年份,今年電影節主辦方還特意安排了名為“再見冬天”的回顧專欄,從德國以及東歐國家搜集來了大量反映這段歷史的紀錄片和電影。在柏林市中心的波茨坦廣場上,當年的柏林墻遺址和現代化的電影院僅有數十米之隔,這種現實與歷史的交匯,也只有在柏林。
柏林很難不政治,德國人天性中喜歡沉思和自省的一面,在柏林這個城市表現得尤為明顯。這里的電影似乎并不崇尚清新明朗,在膠片背后揮之不去的厚重影像,才是柏林電影節存在的意義——電影,永遠是現實的一面鏡子。
相關鏈接 競賽單元入圍名單
《謝利》(英國) 導演:史蒂芬·弗萊爾斯
《關于伊麗》(伊朗) 導演:阿斯哈·法哈蒂
《希甘特》(烏拉圭/德國) 導演:阿德里安·貝尼茲
《喜悅之淚》(美國) 導演:米切爾·利希藤斯坦
《電光冷霧中》(美國) 導演:貝特朗·塔維涅
《卡塔琳·瓦爾加》(羅馬尼亞/英國/匈牙利) 導演:彼得·斯特克蘭德
《牛奶的悲哀》(西班牙) 導演:克洛蒂亞·洛薩
《小士兵》(丹麥) 導演:安妮特·歐森
《瑞奇》(法國/意大利) 導演:弗朗索瓦·歐容
《斯圖姆》(德國/丹麥) 導演:漢斯·克里斯蒂安·施米德
《甜蜜的沖動》(波蘭) 導演:阿德茲·瓦達
《梅蘭芳》(中國) 導演:陳凱歌
《生死朗讀》(美國/德國) 導演:史蒂夫·戴德利
《阿利·阿德恩》(德國) 導演:馬倫·埃德
《憤怒》(英國/美國) 導演:薩利·波特
《信使》(美國) 導演:歐倫·莫夫曼
《倫敦的河》(阿爾及利亞/法國/英國) 導演:理查德·波查波
《長毛象》(瑞典/德國/丹麥) 導演:盧卡斯·穆迪森
《皮帕·李的私人生活》(美國) 導演:麗貝卡·米勒
《粉紅豹2》(美國) 導演:哈德羅·茲瓦特
《時間的灰燼》(德國/希臘/意大利/俄羅斯) 導演:西奧·安哲羅普洛斯
《09德國》(德國) 導演:法斯·阿金、湯姆·提克威 沃爾弗杠·貝克等13位導演
《伊甸在西方》(法國/希臘/意大利) 導演:科斯塔·加夫拉斯
《匪幫說唱傳奇》(美國) 導演:小喬治·提爾曼
《跨國銀行》(德國) 導演:湯姆·提克威
《我的唯一》(美國) 導演:理查德·隆克瑞恩
|